为什么日本核污水排放,现在已经没人关注了,大家都忘了吗?

事説新语 2024-10-09 15:12:34

为什么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日本核污水排放现在没动静?之前还有人每天在公布沿海地区的海水辐射数值。

现在这些账号要不停更要不注销,好像日本排放核污水这个事儿已经过去了。

可是日本政府一直都在坚定的按照原定计划向海里排放核污水啊,才这么短的时间大家就已经把这事忘了吗?

是因为事件本身不再重要,还是我们被分散了注意力?面对如此重大的环境威胁,为什么大家选择了沉默呢?

一、福岛核泄漏

日本福岛的核电站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之一。

当年3月11日的地震和随后的海啸,让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堆芯熔毁。整个地区开始紧急疏散,日本境内大面积污染。

这是继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之后,全球最大的一次核灾难。

为了控制核电站的温度,东京电力公司持续向核反应堆注水,可这就是治标不治本。

这些受污染的水在经过处理后被存储起来根本没有办法处理,只能一点一点的堆积,核污水的存储量已经达到了130万吨。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开始向太平洋排放这些核污水。

虽然日本方面声称这些污水在排放前已经经过了多次处理,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已经降到安全标准以下,这一决定还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许多国家尤其是我国迅速做出了应对措施,暂停了从日本进口水产品。

人们担心这些污水中含有的放射性元素,尤其是氚和碳14,会通过洋流扩散,影响全球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

我国沿海地区首当其冲,而太平洋沿岸的国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当时清华大学对日本的核污水扩散进行了推测,预计在250天以后到达我国沿海。

一时间全网民怨沸腾,关于不能吃海鲜的传言也是版本层出不穷。

日料店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倒闭潮,所有人视日本海鲜如洪水猛兽一般。

日本政府也没闲着,尝试借助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支持减轻国际社会的忧虑,科学界大都持有保留态度,指出排放方案伴随着众多难以预估的隐患。

即使经过处理程序,污水里依旧携带着像碳14这样半衰期长达五千多年的放射性同位素。

一旦这些放射性元素渗透进海洋生态系统,便可能被海洋生物摄取,继而沿食物链逐级传递,最终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长远风险。

在之后日本沿海地区又频频爆出大量鱼类死亡的新闻,人们对核污染关注程度不断提高。

二、事件为何逐渐被遗忘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日本排放核废水的讨论越来越少了,甚至上网上搜索一些相关新闻都已经是数月之前的旧消息。

很明显日本排废水这个热点已经过去了,公众的注意力现在更是放在美国总统大选和美联储降息这些新闻上。

从经济危机到就业问题,再到食品安全问题,公众的视线被一波接一波的社会动态所分散,核污水排放这个话题似乎失去了它的紧迫性。

在国内一开始核污水的话题在各大新闻平台和社交媒体上沸反盈天,但随着日历翻页,相关的新闻报道渐渐稀疏。

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全球各地不断涌现的新鲜事交织下,民众的注意力更多被拉向了身边切实可感的议题,比如缓解工作难找的现状、对抗物价攀升等。

尽管核污水排海长远看可能对我们的海洋生态及食物安全构成隐忧,但这并非一个能即刻在日常生活中显现的问题,公众的关注热度慢慢降温。

其实日本排放核污水,没有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长期抗议关键在于英美国家的态度。

从事情开始到现在,美国、英国等并未对此高调反对,有的甚至是默认态度,这样的国际反应使得全球对这一事件的关注热度慢慢消退。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公关措施,力图向全世界证明其排放行动遵循了国际安全准则,进一步减轻了来自全球舆论的压力。

三、公众心理的集体疲劳

当排放事故初露端倪,愤怒与焦虑像潮水般涌来,大家心头挂念的是餐桌上海鲜的安全,还有那看不见的辐射阴云,是否会笼罩在后代的健康之上。

众人纷纷挺身,声音汇聚成呼喊,盼望着能有所改变,可现在这些声音似乎淡出了耳畔。

虽然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热点转变分散了大众的注意力,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就算我喊破喉咙又有什么用呢?

日本官方与东京电力公司铁了心的要向海里排放核废水,作为普通民众来讲就算再愤怒,就算再生气也不能改变什么。

慢慢的人们也就乏了,除了接受好像也别无办法!

同时公众对这一问题的疲劳感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初期大家都对核污水排放表示了强烈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体的报道逐渐减少,社交平台上的讨论也越来越少。

再加上刚才说的无法对事件的结果进行参与,慢慢的不再关注,选择其他更有社会热度的问题也在所难免。

四、核污水排放的影响不是一般的大

核污水排放的长远影响,是所有讨论中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值得警惕的部分。

虽然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一直强调污水经过处理,不会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威胁,科学家和环保组织的担忧却依然存在。

这些污水中含有如氚、碳14等放射性物质,它们的半衰期极长。

尤其是氚的半衰期为12年,而碳14更是长达5000多年。

这意味着即使污水被稀释排放,放射性物质仍会通过洋流扩散,影响全球海洋生态。

一旦这些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食物链,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将吸收并富集这些核素,最终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类体内。

虽然目前的监测数据尚未显示出大规模污染,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出现问题。

考虑到全球有超过30亿人依赖海洋作为食物来源,任何长远的生态破坏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五、日本为什么非要把污水排进海洋

选择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其实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日本敲定排放方案前,他们也不是没想过其他的办法,像是把水灌到地下、让水变蒸汽散发掉,还有用电解的方式来处理。

但这些招儿要么花钱太多,要么技术还没到位,所以最后都没能派上用场。

相比之下让水排进海洋显得既省钱又省事儿,就这么成了最优选。

东电盘算着这整套排水工程可能会绵延三十年之久,这么一来,水里的那些残留物就成了悬在后代头上的一个未知数。

再说回福岛,经济要怎么重振也是决定排水的一大重点。核事故一闹,渔业、农业和旅游这些当地经济的台柱子都被伤得不轻。

日本政府心心念念想让福岛站起来,处理核污水实在太贵了,与其让自己的钱包难受,不如往海里一倒了事。

排海这一步棋既是出于节流的考量,也藏着让福岛经济快点回暖的心思。

解决了核电站污水处理这个大包袱,福岛灾区的重建进程也能快点提上日程。

他们却没想过就算是提上了日程,这个地方的海水肯定是被核污染辐射最重的地区,真的适合人类继续居住吗?

这种做法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尤其是韩国和我国。

虽然日本方面一直通过国际公关和媒体宣传,试图证明这一决定是安全的,但未来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其实这个事儿坏就坏在美英的态度上,或许是距离太远,美英对这个事情一直抱有消极的态度,甚至放任日本像海洋中排放核污水。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日本排放核污水最严重的时期,美国民众知道相关新闻的人数不超过20%。

也正是因为有美英在背后的默许,日本排放污水的行为才显得这么顺理成章。

结语

虽然排放行为已经持续了一年,但是对环境的影响还远远没有显现出来。

我们能做的只有在此过程中重拾关注,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更不能让人们忘了这件事情。

0 阅读:298
评论列表
  • 2024-10-09 21:30

    中国都已经恢复日本海鲜进口了还关注什么?

    用户10xxx31 回复:
    人家都排放了,你能冲进去人家国家阻止嘛!

事説新语

简介:社会万象笑料多,速来围观乐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