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科技学院:这个计划,为每一个创业梦插上“腾飞翅膀”

求学指南 2024-09-25 09:25:24

导语:

2023年2月,在学校新学期“开学第一会”上,校长彭寿清发出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提出要坚持创新思维、坚定改革方向、坚守质量标准,进一步激发学校发展新动能,形成学校办学新优势,再创学校建设发展新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站位新时代、对标新要求,学校以怎样的办学实践实现高质量发展?彭寿清校长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就是答案!本期推送学校【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专题八,展现学校“优秀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的创新举措。

2023年,在校生梁健南带着自己的创业项目——一家动漫公司入驻了学校的大学科技园。在科技园多项政策支持下,其企业快速发展,如今,他的公司业务已实现从国内至国外的跨越,踏入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在这一年,在校生刘锦豪凭借着助力乡村振兴的创业项目,成功斩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多个大赛奖项,获得了广东青创壹佰孵化器2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他成立了公司,现产品已布局各大互联网销售平台,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大关。

还有温福军、赖秋云等同学从“互联网+”“青创杯”“挑战杯·创青春”等多项创业大赛起步,到共同创办山稔之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其主体厂房一期工程顺利投产……

近年来,学校的“优秀创业人才支持计划”,让创新创业的种子在沃土中生根发芽,为一个个怀揣创业梦想的青年学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政策倾斜、平台打造、导师助力、实战实训、文化熏陶……全方位的创业支持,为优秀创业人才的培养打开了新通道。

政策支持

厚植创业沃土

“双创实践分可以置换学分啦!”2022年,学校制定并印发了《创新创业实践分值认定及成果转换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学科竞赛、自主创业等各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认定或转换可获得相应分值,并可置换未修课程的综合成绩。2023级的郭红同学今年暑假参加了“互联网+”大赛,得了校内赛的银奖,按照该管理办法,她拿到了45分的创新创业实践分。

科学增加创新创业学分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是《管理办法》制定时,校长彭寿清提出的一种探索,通过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把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成果、专利发明、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等折算为学分。这一探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从创新创业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

近年来,教育部发布多项举措,全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的主要抓手、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特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途径。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学校的政策支持不止于此。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休学保留学籍创业,调整学业进程;设立“创业之星”“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奖学金”等评比,奖励支持师生同创;提高“互联网+”等创业赛事奖励力度,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学生团队,金奖、银奖、铜奖的奖金分别提升至20万元、10万元、6万元;获得省级奖项的,金奖、银奖、铜奖的奖金分别是5万元、3万元、1万元。近两年,仅“互联网+”大赛,学校发放的奖励金就达到225000元。

自2022年以来,学校出台《创新创业奖学金评选办法》《创新创业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十余项制度,用基础性的制度变革引导师生兴奋点、兴趣点聚焦创新创业,构建了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平台支持

打造创业“孵化器”

今年5月,学生曾剑松的“云上农场项目”斩获了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随后,“云上农农网络科技服务公司”正式成立,进驻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的学校大学科技园,成为入驻科技园的第95位大学生创客。

大学科技园是学校重磅打造的创业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不仅定期举办各类创业沙龙与培训,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就能汲取到丰富的企业管理运营知识,还提供免费场地作为公司办公场所,免费提供一站式工商注册服务。入孵的项目经申请及评估,还可享受孵化基地iCenter天使投融基金首轮天使投资支持。

在这样的扶持下,曾剑松的云上农农网络科技服务公司逐渐走上蓬勃发展的轨道,电商助农销售突破900万。

像曾剑松这样的大学生创客还不少。除了梁健南、刘锦豪等在读期间就成立公司外,还有更多的创业项目和校园创客在创新创业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温福军、赖秋云等同学创办的山稔之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湛江市乡村振兴奖”;《智能垃圾回收船》项目入选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博览展;入孵项目《南竹富贵》2023年产值超700万元;《廉江红橙水果身份证》项目获融资120万元;……

“学校大学科技园初步建成了‘六三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尤俊杰介绍,“六”即集成“课程、讲坛、沙龙、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三”即建构“创新、创造、创业”相互融通的转化孵化平台;“三”即形成“校校、校地、校企”彼此协同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

目前,大学科技园已成功孵化企业近百家,现有在孵项目团队或企业共71个,2023年产值超2000万元,带动就业350人,持有有效知识产权8项。大学科技园内的学生创业团队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24项,省级立项80项。设有种子基金200万,并已向3家入驻优质企业湛江市漫奇林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寸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市芳草科技有限公司各提供了10万元融资经费支持。

导师相伴

为创业护航

“咱们的项目拿到银奖了!”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狄潇鸣兴奋地与队友们紧紧拥抱。他们的项目“节涂科技——国际领先的复合型纳米陶瓷高温隔热涂料供应商”,凭借三项核心技术的创新,在第十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省级银奖。狄潇鸣在赛后表示 ,强劲的创业导师团队相伴了赛事的始终,“项目方向的把握,总体思路的构建,技术难题的探讨,导师们都提供了关键性的建议和指导。”

2020级电子商务专业的曾剑松也在创业项目获奖后表示,获奖是团队努力的结果,是背后导师团队给予的专题培训、项目点评、质量把控等方面的支持。

为支持学生创业,学校聘请了具有企业管理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专家教授以及熟悉经济发展和创业政策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组成校内外创业导师团队,为创业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包括管理、营销、技术、法律、财务、心理、服务等方面的咨询,辅助创业者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创业项目,协调办理入孵企业高新技术及新产品认定、科技成果鉴定等手续,推荐并协助入孵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创新基金。

“学校投入了丰富的资源支持学生的创业梦想,尤其在强化创业导师团队上不遗余力。”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广东省就业创业专家库成员曾准说道。2023年,学校特邀曾准、黄小琳、吕海业等创业导师到校为创业学生开展培训,并为其颁发了特聘导师证。黄小琳副教授是广东农业农村创业学院教学部部长兼课程中心主任。吕海业是广东青创壹佰孵化器有限公司的CEO,累计指导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省级金奖11项。当前,学校聘请校外创业导师共15名,强劲的创业导师团队,为学校优秀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战实训

”劳创融合“开辟“练技场”

2023年9月,学校正式开启“劳动创新创业教育月”活动,深入探索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以校园为“练技场”,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业实践舞台。学校的“劳创融合”探索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网、学习强国、羊城晚报等权威媒体平台相继报道,展现学校劳创融合的创新实践。

“劳创融合”创造性地实施“十个集成”:集成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场地、教学班级、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方式、领导管理团队以及课程考核评价手段。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为期一个月的课程学习中重组班级,以“顶岗实习”的形式,变身课室管理员、学风督查员、卫生保洁员等参加劳动实践、创业实战。

“假如你是前往西天取经的唐僧,在只能选择两名徒弟伴随的情况下,你会挑选谁呢?”这是劳创融合理论课的首个专题课程——《团队DNA,西游解码》的精彩一幕。

“劳创融合”六大模块理论课程,打通学生企业运营理论知识的“任督二脉”。而在“劳创融合”实践课中,学生则“变身”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以“顶岗工作”的形式上课。

“我有新颖的运营模式,希望大家能支持我!”

“我擅长组织协调,能肩负起总经理的重任!”在劳创融合课的教室内,学生们正热情高涨地参与着一场模拟“公司高层”的竞选活动。竞选上的同学将以“总经理”身份,带领团队开展“企业运营和管理”。学生们将在“出力流汗”养成劳动精神的同时,提前参与社会管理、自主管理,培养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

“劳创融合”课程的师资值得一提。每个劳创融合课堂都配备理论课导师1名、实践课导师2名。该团队广泛吸纳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成本核算、物业管理等领域的行业专家参与其中,其中高级职称或硕博学位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80%以上,既有能作学术典范的教授,又有具有创业素养的双师型人才。

“劳创融合”不仅是对传统劳动教育的大胆创新,更开辟了创业人才培养的校园“练技场”,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广阔实战实训舞台。

文化浸润

滋养创业素养

走进学校博学楼、博思楼、知行楼、致知楼等教学场所,“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浓浓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感就扑面而来。在这些文化空间里,有国家领导人关于创新创业的重要语录,有中国创新创业先锋的精彩故事,有历届校友的创业经历与创业成果,也有大学科技园的扶持政策介绍。这里既是高雅的文化空间,也是创新创业的“科普园”。

普通的空间不再只是“交通空间”,而是集沟通、展示、美育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文化场所,使身处其中的师生轻易就捕捉到特定的“精气神”。

“学校厚植创新创业文化,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创新创业文化与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深度融合,全面支撑、激发和滋养学术创新、技术创新和创业思维。”校长彭寿清说道。

除了物质文化,创新创业的活动文化也十分繁荣。

“这个卖多少钱?”

“这个是手工定制的吗?”

……每当夜幕降临,大学科技园一楼的广场便变得熙熙攘攘,这里的“创意集市”成为了创业青年学子的聚集之所。广场上,琳琅满目的摊位,五彩缤纷的商品,吸引着众多学子采购。从文创产品、日用百货、艺术潮流,到DIY包包、创意手工艺品、特色农副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美术与设计学院的黄玲兴奋地分享:“学校为我们免费提供集市摊位、推车,每个人都可以申请成为‘摊主’,通过集市实现自己的校园创业梦。”2022年开始,已有上万名学生报名参加“创意集市”文化活动,体验创业之路。

特色的集市创业活动之外,创业沙龙、创业讲坛、创业青年汇等创业相关的文化活动也蓬勃发展,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高涨。它不仅赋予了学生独特的创业视角和文化烙印,更无形中塑造和滋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坚韧意志和创业激情。仅今年的“挑战杯”比赛,全校师生就有474支队伍合计2935名师生申报创业计划竞赛;在今年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申报人数更是创下历史新高。

一个个创业梦想被支持,一项项创业项目被孵化,一批批创业典型涌现,越来越多的学子勇于迈出尝试的步伐,在创业浪潮中试炼身手。“优秀创业人才支持计划”,让学生的创业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对于优秀的创业项目

对于怀揣梦想的创业学子

学校提供的资源支持究竟有多丰厚?

别急,一张手绘长图告诉你

如果你也有一个创业梦

别忘了这些资源支持就在你身边!

手绘长图丨优秀创业人才支持计划

撰文丨韦雪婷 陈泳浩

来源丨湛江科技学院

0 阅读:1

求学指南

简介:分享学校资讯,助力学生了解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