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打赢了方腊200万人,为何打不赢快要灭亡的辽朝?
童贯是“风流天子”宋徽宗赵佶最宠信的人之一,在徽宗朝的恶名仅次于蔡京,也是赵佶麾下出兵次数最多的人。
他本是一个太监,却当了文官才能当的“知枢密院事”,足迹踏遍大江南北。
童贯的最大功绩是镇压了方腊的起义,说到宋朝起义,人们一般会想起《水浒传》的宋江,其实宋江的规模远远不及方腊。
一、方腊起义的原因,赵佶大兴土木,大收花石。
赵佶之所以被称作风流天子,是因为他一生不仅喜欢吃喝玩乐,还热爱书法丹青、古玩花石,都是特别烧钱的东西,尤其是后者,多少钱都填不满。
1105年,赵佶命令朱勔去收花石,来建造花园,朱勔带人去东南抢花石,不仅强闯民宅,抢了花石还不给钱,而且抢了之后还毁屋破墙,让南方大量殷实人家瞬间倾家荡产。
而且朱勔运送一株竹子就要花费五十贯,一个皇家园子花石的远程运送,耗费只能用天价来形容。
终于,赵佶造成了美丽的皇家园子艮岳,也造成了东南长达二十年的阵痛。
赵佶强抢花石以及耗费,把很多中小地主和农民逼上了绝路,方腊也是被逼破产的园主之一,1120年,方腊誓师起义,振臂高呼,响者云集,几天之内就集结起了十万苦难之人。
不到三个月,方腊就攻下了包括杭州在内的六州五十二县,震惊大宋。
赵佶不得不装装样子下个罪己诏,然后就命童贯率领西北十五万大军开向浙江。
二、童贯为何碾压方腊?
方腊死守杭州时,依然有二十万人,为何打不赢童贯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这些集结起来的义军,没有经过太多正规训练,和正规军有很大差距,而且起义军往往人心不齐、缺乏知识,非常容易被各个击破和招降。
方腊最终被韩世忠擒获,押到京城开封处死。
据统计,童贯在方腊起义中,至少为赵佶清理了20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北宋平民,因此童贯可以说是赵佶的大功臣,和最亲信的太监了,为赵佶解了燃眉之急。
不过,赵佶之后,宋朝东南的起义一直没有断过,陈三枪起义更是坚持了七年。
三、童贯为何对快要灭亡的辽朝契丹望风而逃?
在河湟和西夏上,童贯也小有成绩,因此就打起了辽朝契丹的主意。
辽朝建国在宋朝之前,此时已经快灭亡了,辽天祚帝也已经被金朝的完颜阿骨打追得四处逃窜,辽朝契丹内部一片内乱,分崩离析。
然而就算在这样的背景下,童贯依然打不赢辽朝,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也让金朝鄙夷不已,觉得宋朝软弱可欺。
1122年,童贯挥师北上,大军直指契丹,他命令刘延庆和郭药师渡过白沟,饮马燕京。
郭药师打入燕京后,想不到契丹誓死血战,只带了几百人跑回来,刘延庆更是望风而逃,士兵踩踏而死不知其数,契丹追兵还再次大败宋军,大获全胜。
这一仗直接又把北宋很多年的积蓄打空,还一无所获。
还被金朝看轻,在谈判上没有任何一点优势。
为何会如此呢?
北宋并不积贫,但积弱是真的,往远了说,是宋朝严厉打击武将埋下的根子,宋朝并不缺名将,但由于赵匡胤就是武将起家,所以赵家对他们防范得非常厉害,绝对不会让武将有聚集势力的苗头、机会和可能。
比如前期在两广有功的狄青,就是被猜忌而死。
其次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宋朝有意让兵将分开,绝不会让兵将长期接触,接触一段时间,立马调开,这还怎么打?
童贯并非是将帅之才,他不过是一个受宠的阉人而已,对内镇压起义有功,那是因为义军没有加强自身的条件,这样的功劳,换成任何一个将领来都行。
而契丹和女真,都是骁勇善战之辈,童贯就完全不是敌手了。
哪怕契丹快崩溃了,宋朝和童贯都没有一战之力。
四、赵佶身边的奸贼。
蔡京、王黼、朱勔、李彦、童贯、梁师成被人称为六贼,都是赵佶宠信之人,此外他宠信的恶人还有蔡攸、高俅、杨戬和李邦彦。
其中童贯、梁师成、杨戬都是太监,高俅则是苏轼的小书童,因为球技了得,坐到了宰相,对于不满高俅的人,赵佶说,你们有他那样好的手脚吗?就是踢球很好的意思。
正所谓同频相吸,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赵佶用人,只看吃喝玩乐上有没有本事,其他一概不管,这些都导致了他当皇帝时,是北宋最黑暗的时期,也让宋朝武风越来越不振。
膝盖被外敌打断了,一直站不起来!不从国内找点优越感,那还有毛意思[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