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本以为韩国发生的事情就已经离谱了,谁知道在法国也上演了一出离谱的事情,法国巴尼耶政府在短短三个月后垮台。
马克龙估计都没想到,才刚刚结束了沙特之行,就收到这样的噩耗。在5日上午法国总理巴尼耶前往总统府向马克龙递交辞呈。
然而,要知道在1年的时间里,法国换了三任总统,这足以说明政局有多么的动荡!
压垮巴尼耶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5年的财政预算案成了巴尼耶政府的“滑铁卢”,这份预算草案的初衷是解决法国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问题,旨在通过加税和削减福利开支实现每年节省数百亿欧元的目标。
然而,这个政策一经公布,便遭到了议会内外的激烈反对,预算案中最具争议的内容是削减社会保障开支,特别是养老金改革。
法国是一个福利国家,养老金制度在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乏力让这一制度的负担日益加重。
巴尼耶政府提出的提高退休年龄和减少部分福利开支的计划,虽从经济学角度有一定合理性,却严重触及了民众的核心利益,大规模抗议接连发生,反对声浪甚至传遍乡镇和农村地区。
为了快速推进改革,巴尼耶动用了宪法第49.3条的“核选项”,绕过议会投票强行通过预算案,这一激进举措不仅激怒了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还让极右翼国民联盟感到不满。
两个看似对立的阵营在此刻找到了共同的目标,迅速联手发起了针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最终,国民议会以331票赞成的不信任动议,将巴尼耶政府推下了台。
然而,要理解这次危机的深度,必须要看法国议会的现状,自马克龙赢得总统选举以来,他领导的“复兴党”在议会始终没有绝对多数席位。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总理和内阁想要推进政策,都必须争取其他党派的支持,可议会内的政治版图早已四分五裂,左翼联盟、中间派和极右翼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任何一方都很难独立主导议程,但却可以轻松阻止另一方取得进展。
这样的政治格局,犹如一个巨大的“绞肉机”,政策在议会中反复被各方拉扯,每一个条款都可能引发激烈争论,而任何一方的不满都可能让整份法案“胎死腹中”。
这次预算案风波便是典型例子。在左翼看来,预算案是对劳动阶层的压榨;而在极右翼看来,这份文件不仅没有为乡村地区和传统产业提供支持,反而倾向于满足大城市和精英阶层的需求,双方各执一词,但最终达成共识:反对巴尼耶。
其实,准确的说这场危机的直接责任落在总理巴尼耶的头上,但总统马克龙显然难辞其咎。
马克龙的策略失误
巴尼耶作为马克龙今年任命的第三位总理,本应是“打破僵局”的重要棋子,然而,巴尼耶的“速朽”暴露了马克龙执政策略的深层问题。
马克龙试图在左右翼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既要借助右翼势力的经济改革经验,又不希望完全失去左翼支持。
但在实际操作中,他并未真正调和两派的矛盾,而是将重心放在自己的政策议程上,这种“左右逢源”的姿态最终成了两面不讨好的陷阱。
此外,马克龙政府在政策制定上的“自上而下”倾向,也让民众逐渐失去信任。预算案的仓促推出和强行通过,就是典型的例子,许多法国人感到,政府缺乏与社会对话的耐心,只是一味推行自身的改革方案。
法国社会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为这场危机埋下了伏笔,自“黄背心”运动以来,法国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便逐渐上升。
高昂的生活成本、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城乡差距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法国人感到生活压力倍增。
这次预算案中削减福利的内容,成为压倒民众耐心的最后一根稻草,数百万年轻人本就面临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而养老金改革计划更让他们觉得未来更加渺茫,而老年人群体则担忧,他们辛苦一生所依赖的养老金体系正被政府侵蚀。
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活动迅速蔓延,铁路停运、机场关闭、垃圾无人清理,这些日常生活的瘫痪让整个国家陷入混乱。而议会中的反对派,也将街头的愤怒转化为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最终形成了从社会到政治的全面反弹。
传统政党的影响力日渐式微,民粹主义思潮抬头,社会撕裂加剧,面对变局,如何在改革创新和维护稳定间找到平衡,考验着每一位政治家的智慧。
对马克龙而言,当务之急是化解眼前的执政危机,重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这需要他审时度势,根据社情民意适时调整改革节奏和方式,而非一意孤行。
同时,也需要他放下身段,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让改革成为全民参与的事业,而非少数精英的独角戏,唯有如此,才能化解积累已久的社会矛盾,让法兰西这艘巨轮重新扬帆起航。
信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2-05关于任期仅3个月 法国最“短命”政府递交辞呈
凤凰卫视2024-12-05关于罕见!法国政府被议会推翻,马克龙将全国讲话,内政困局何解?丨凤凰观察
光明网2024-12-04关于政府濒临重大危机 马克龙物色新总理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