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28周后的营养补充要注意哪些要点?

浩波说育儿 2025-02-19 19:10:18

你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怀孕了就多吃点,不然宝宝营养跟不上。

“补钙特别重要!

“多吃点好的,营养要全面啊!

类似这样的关心,在每一个家庭里都很常见,但是真的是多多益善吗?

有位准妈妈小林就遇到了麻烦。

她怀孕后,一心想给宝宝“多补点”,结果平时吃饭之外还不停地喝钙粉、补叶酸、吃各种营养品,甚至连维生素D都买了好几种不同品牌。

结果到医院检查时,被医生告知体内钙含量过高,可能会对胎儿发育产生影响。

其实,怀孕不仅仅是吃得多这么简单,不同阶段的身体变化、胎儿成长需求都有区别,营养补充应该更科学。

今天,我们就聊聊孕期营养到底该怎么补充,不同时期的重点在哪里。

孕早期(1-12周):叶酸、维生素B6和铁的作用

刚怀孕的时候,宝宝的存在还是一个小小的“种子”状态。

别看宝宝还很小,准妈妈的身体已经开始发生很多变化。

头晕、恶心、孕吐,这些反应让很多人觉得手足无措。

而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叶酸。

叶酸其实是医生们早就提到过的东西,它的作用是帮助胎儿神经管的正常发育。

每天吃到足够的叶酸,可以有效预防像脊柱裂这样的神经管畸形。

但问题是,我们日常饮食里的叶酸往往因为烹饪流失掉很多。

所以,即使你每天都吃绿叶蔬菜和豆类,也建议额外补充叶酸片,当然具体剂量需要遵循医生建议。

同时,很多人孕早期都会有孕吐反应,吃不下饭,这时维生素B6就非常关键了。

它有助于缓解恶心的感觉。

比如吃些香蕉或者坚果就很好,如果症状严重,也可以吃医生推荐的补充剂。

最后是铁。

在身体需要更多血液来滋养胎儿时,铁的重要性就显现了。

贫血的准妈妈可能会更容易觉得累、发虚。

平常可以多吃瘦肉、动物肝脏,特别是搭配些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吃个橙子,能更好地吸收铁。

孕中期(13-27周):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不可少

到了孕中期,宝宝的骨骼、牙齿开始迅速发育,准妈妈的肚子也越来越明显。

小林的医生告诉她,这个阶段如果钙不够,不仅可能导致宝宝的骨骼发育不足,妈妈也会因为钙流失出现腰酸背痛,甚至抽筋的问题。

牛奶和酸奶、虾皮都是很好的补钙选择,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合适的钙片来补充,但别忘了量要合适,摄入过多并不好。

有趣的是,补钙最好的搭档就是维生素D,因为它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钙。

而晒太阳是获得维生素D最简单的方式,每天晒15-20分钟就差不多了。

当然,下雨天时也可以通过食物,如蛋黄和深海鱼类,来补充。

医生也可能建议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另一个重点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建胎儿每一部分的“砖块”,这个阶段胎儿迅速成长,蛋白质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加。

可以多吃一些鱼肉、鸡蛋、豆制品等,或者炖点简单的鸡汤,符合家里长辈推崇的“好吸收”。

孕晚期(28周-分娩):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和碘的必要性

怀孕到了后期,胎儿的大脑和视力发育进入冲刺阶段了。

这时,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DHA,就非常重要了。

DHA可以通过深海鱼、坚果或者藻类补充。

很多准妈妈可能通过直接服用DHA胶囊来确保摄入量。

另外,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很多人抱怨肠胃不舒服,甚至发生严重的便秘。

膳食纤维在这个阶段就是好帮手。

吃全谷类的面包、粥,或者多吃点水果,比如梨和苹果,都能改善情况。

一些家人可能建议过于精细的饮食,其实不如适当地吃些粗粮健康。

碘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但它对宝宝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很多人可能认为碘就是食盐提供的,但其实海带、紫菜等食材也是很好的碘来源。

不过,碘的补充也要适量,避免过量影响甲状腺功能。

总结:营养补充不要过多,用科学支持健康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孕期的营养补充其实并不难,关键是掌握好“量”和“阶段重点”。

多吃并不等于吃对,盲目跟风或者过量,可能适得其反。

每个家庭都希望宝宝健康成长,但科学的营养补充才是对母婴最好的保护。

像小林那样宁可补多不补少的心态,其实可以通过与医生多沟通来转变。

怀孕是一个和宝宝“相互合作”的过程,准妈妈的健康和平衡的生活方式也是宝宝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一段成长经历,每段旅程都值得被尊重和认真对待。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准妈妈们提供参考,科学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0 阅读:15
浩波说育儿

浩波说育儿

浩波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