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陕西省宁陕县应急管理局称,发现了一名张姓男子遗体,系9月8日早上7点56分左右从宁陕县牛圈沟入口进入秦岭失联两人之一,年仅23岁,河南人,遗体被发现的位置在悬崖边,距离地面较高。另一徐姓男子目前无生命危险,正在救治中。
监控显示,戴帽子的男子姓张,身高1.8米左右,背白色背包,穿白鞋,帽子上别着风镜,外套内穿着白色球衣;留长发的男子姓徐,身高1.77左右,身材瘦削,皮肤白皙,身穿黑色衣服,背着白色背包,戴着眼镜。
有网友指出,两人衣着单薄,轻装上阵,应无法走远,且两人装备未考虑秦岭多变天气,缺乏户外经验。
广货街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两男子进入的区域属于秦岭自然保护区,原则上禁止进入,进山口有人管控,但类似的情况屡禁不止。“救援难度较大,镇上派出很多人一起去找,经过9月16日一天的救援,直到晚上10点才把遗体从山上运下来。”
秦岭一带多条徒步线路吸引不少户外徒步爱好者探索,但其复杂地形和多变气候使不少徒步爱好者遭遇险境。在户外活动中,如翻越、探险等,参与者和组织者都可能面临法律责任的问题。
参与者在户外探险活动中遇到危险时,应根据“谁发起、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探险活动的组织者应对团队的安全负责。如果造成严重后果,依法应追究相关责任。
参与者应自行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果参与者因自身行为不当导致事故,应自行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
组织者应确保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安全装备、进行安全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等。如果组织者未能履行其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户外探险活动中,驴友自身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事故的发生概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成年驴友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户外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当事故发生时,如果驴友能够证明活动组织者或其他参与者存在过错,例如提供的信息不准确、装备不齐全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警示等,那么这些相关方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未开放景区时,应当明确标注景区的实际状况,并提醒用户注意安全风险。
关注我,解析身边的法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