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早以前开始,那些打仗打得很厉害的武将,一旦功劳太大盖过了君主的风头,就很容易被君主怀疑。这种君臣关系能一直处得好的,真的没几个。武将们的心思全放在打仗上,对于朝廷里那些弯弯绕绕、怎么跟君主相处,往往就顾不上了,这也就是他们被君主猜疑的最大原因。
清朝雍正时期,岳飞的后代岳钟琪真是个传奇人物,他在战场上多次立功。但让人意外的是,雍正皇帝竟然要判他死刑。不过,后来雍正又手下留情,改成了死缓。这究竟是为啥呢?
【岳钟琪上位】
岳钟琪,他是岳飞的后人,整整隔了二十一代。从小,岳钟琪就跟别的小孩不一样。别的小孩都在外面疯玩疯跑的时候,他却喜欢一个人待着,拿石头摆来摆去,模仿打仗的样子,琢磨战斗的布局。
不过岳钟琪可不是闹着玩的,他摆阵挺有套路,还给游戏定下了好多规矩。说不定是因为家里的影响,岳钟琪渐渐地对兵法上了瘾。
康熙五十六年的时候,准噶尔和沙俄联手,竟然派兵打到了青藏那边。康熙皇帝一听说西藏的汗王全家都遭了毒手,连班禅和达赖都被抓了起来,当下就火了,立刻下令让十四阿哥胤禵赶去指挥打仗。
这场仗里,岳钟琪手段高明,一边好言好语劝降,一边对那些硬骨头的地方头目下狠手。他根本不等上面的新指示,看士兵们一个个斗志昂扬,就带着他们一路冲锋陷阵,杀得敌人闻风丧胆。这样一来,当地人哪还敢跟清军硬碰硬,全都老老实实投降了。
只用了短短两个月,岳钟琪就带着军队一路深入到藏区两千多公里远的地方,给清朝新增加了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地盘。这事儿让胤禵特别高兴,就连康熙也对他刮目相看。
康熙六十年那会儿,青海那边有些少数民族闹起了叛乱。朝廷派了岳钟琪去平定。岳钟琪挺有办法,他挑拨那些部落之间的关系,让他们自己先乱起来,然后迅速出手。结果只用了七十多天,就打下了十九个叛军的堡垒,还抓住了二十二个头头儿。清军这次打得真漂亮,大获全胜。
康熙皇帝去世后,岳钟琪的处境就变得非常微妙。康熙没公开立太子,结果导致了“九个儿子争皇位”的大乱子。岳钟琪因为一开始是站在十四阿哥胤禵那边的,这让后来当上皇帝的雍正心里头有点不太痛快。
青海那边又闹起了叛乱,雍正皇帝赶紧派了他的亲信年羹尧去摆平。岳钟琪因为对那边地形很熟,所以就带着队伍跟年羹尧一起去打叛军了。
岳钟琪因为在这儿打了好多年的仗,还管理了好久,所以这次平定叛乱时,他的点子特别管用。年羹尧靠着这些建议,短短三个月就把叛军给打败了。
年羹尧回京后,一个劲儿夸岳钟琪,这让雍正也开始对岳钟琪刮目相看。没多久,雍正就把岳钟琪提拔为太子太保,还让他兼任甘肃提督,并且亲赐了一件“五爪龙袍”。那时候,岳钟琪可真是红得发紫,要说朝廷里的武将,除了年羹尧,就数他最出彩了。
后来,年羹尧仗着自己功劳大,变得越来越骄傲,很多地方都没把雍正放在眼里,这让雍正特别反感。最后,雍正罗列了他九十二条大罪,下令处死了他。接着,雍正让岳钟琪接替了年羹尧,做了川陕总督。
不过,当雍正皇帝打算要提拔某人时,不少满清的贵族大佬们却跳出来说不行,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世代遗留下来的忌惮】
但雍正对岳钟琪的赏识,并没得到满清贵族的买账。年羹尧嘛,虽说也是个汉人,可他到底是汉八旗出身,家里长辈跟满清那边有着扯不清的利益纠葛。
岳钟琪这家伙挺特别,他是个地道的汉人,还是岳飞的后代,这事儿让不少满清贵族心里直打鼓。你想啊,岳飞当年打的金兵,不就是女真族嘛,也就是满清的老祖宗。
在岳钟琪做川陕总督那会儿,发生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有个疯子胡言乱语,说岳钟琪身为岳飞的后代,肯定会把满人赶走,给汉人把失去的地盘夺回来。
岳钟琪吓得不行,赶紧把那个人送到了皇帝面前。雍正为了稳住岳钟琪,就下令把那个人砍了头,公开示众。但雍正心里头,已经开始对岳钟琪有点不放心了。
这事儿才过去一年,岳钟琪又摊上大事了。有个叫曾静的秀才,心里头想着反清复明,他居然打着岳飞的旗号,给岳钟琪写了封信。信里头劝岳钟琪起兵,说可以以川陕为老家,一块儿把满清的统治给掀了。
岳钟琪又一次把闹事的人逮住,带到雍正面前。雍正还是跟上次那样,笑眯眯地说他从来就没怀疑过岳钟琪,接着就把曾静给处决了。事后,雍正还好好表扬了岳钟琪一番,给了他不少赏赐。
但实际上,雍正对岳钟琪的猜疑是越来越重了。要是现在大清境内没有那么多叛军闹事,就凭雍正那爱猜忌的性子,说不定就算不处决岳钟琪,也得把他扣在京城里,不让他出门。
雍正七年的时候,准噶尔那边,沙俄又偷偷摸摸地想占大清便宜。这回岳钟琪可没那么走运了,他上了叛军的当,假装投降那一套,结果前后都被敌人包围了。六万清军,打了一半都没了,还有七位满清的贵族,都战死在前线了。
岳钟琪打仗打输了,这让雍正更加怀疑他。雍正心里直犯嘀咕,岳钟琪以前不是挺能打胜仗的嘛,怎么这次碰到同样的对手,就败得这么惨?莫非岳钟琪是存心想削弱大清的军力?
雍正的心情一变,朝廷的风气立马跟着转。没多久,告发岳钟琪的奏折就像下雨一样,哗哗地堆到了雍正的桌子上。就这样,到了雍正十年,岳钟琪被逮了回来,交给了兵部去审问。
兵部的人观察了风向整整两年,觉得岳钟琪已经不受宠了,最后大家统一意见,要给岳钟琪判死刑。他们把决定上报给雍正,雍正琢磨了好久,最后还是没同意兵部的做法,把死刑改成了死缓,没立马杀掉岳钟琪。
【岳钟琪不能死】
就好比刘邦对待韩信那样,像岳钟琪这种立下大功的名将,要是他死了,军营里的人肯定会心生不满。所以,最好是把他软禁在京城,而不是随便就杀了他,这背后的道理啊,全是政治考量。
再者,岳钟琪和胤禵虽然交情挺好,但他可没像年羹尧那样拉帮结派,搞小团体。说白了,尽管有人猜忌他,但岳钟琪并没有真的做出啥反叛的事儿。无论从公心还是道理上讲,雍正都找不到理由对他下狠手。
最后,岳钟琪这家伙,身为汉人,家里背景又那么深厚,他都能对清朝忠心不二,那其他汉人就更不用说了。这影响力可大了去了,对满人和汉人之间的团结特别重要。
总的来说,岳钟琪压根儿没想过要反清朝,他不仅军事才能出众,在老百姓心里也很有分量。雍正虽然心里有点防着他,但也不敢轻易杀他,这就是当皇帝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