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不论做什么事,必须知道那件事的规律。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4-19 10:59:05

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东西或者琢磨一件事情时,该从哪儿开始琢磨比较好呢?

毛主席说过:

我们没法指望有那种总能赢的将军,这种人在历史上都很少见。我们更看重的是在打仗时能常常获胜,既勇敢又聪明的将军——就是那种既聪明又勇敢的将领。要做到既聪明又勇敢,有个方法是必须要学的,不光是学习时要这样用,实战时也得这样用。这个方法是啥呢?简单来说,就是要深入了解敌我双方的各种情况,找出他们行动的规律,然后把这些规律用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从毛泽东的这番话里,咱们找到了事情的关键:每件东西都有它自己的路子,咱们干啥事儿,得先搞懂它的路子,然后按着这路子去做。

那么,中国革命是靠啥规律,才能以弱胜强,最终取得胜利的呢?答案就是那十条军事原则。

毛泽东在1947年圣诞节那天,讲了个报告叫《看看现在的局势,咱们该咋干》。在里头,他给出了十条法子,说咱们的人民解放军怎么打败国民党的军队:

一、咱们得先从那些零散、没靠山的敌人下手,然后再去对付那些抱成团、实力强的对手。

二、咱们的策略是先拿下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地区,然后再攻打大城市。

三、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干掉敌人的战斗人员,而不是死守着某个城市或者拼命去抢地盘。

四、每次打仗,咱们得把兵力集中得足足的,把敌人团团围住,争取一下子全给他们消灭了,一个也别想跑掉。

五、做事前得准备好,别稀里糊涂就上阵,心里没底的事儿也别干。

六、要拿出那种勇猛冲锋、无所畏惧、不喊累并且能持续战斗的精神来。

七、咱们得想办法在运动战中把敌人干掉。而且,还得重视阵地战的打法,去攻占敌人的堡垒和城市。

八、说到攻打城池,对于那些敌人防守松懈的要塞和城镇,咱们得果断拿下。要是敌人防守还算可以,但周围环境对我们有利,能有机会拿下的话,那就瞅准时机动手。要是敌人防守得严严实实,那些要塞和城镇,咱们就先等等,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去攻打。

九、咱们得把敌人的武器全拿了,大部分人也得争取过来,壮大自己的队伍。

十、要抓住两仗之间的空档期,好好让部队休整和训练。

那么,不管是上班、过日子还是念书,咱们最该看重的是啥?其实啊,关键不在事情本身,而在于咱们能不能深挖事情背后的那个“门道”。要说怎么找这门道,毛主席早就给咱指了路:

大伙儿都清楚,不管干啥事儿,要是不了解那事儿的来龙去脉,它的本质,还有它跟其他事儿之间的联系,那就掌握不了那事儿的门道,就不知道咋动手,自然也就没法把事情办好。

说白了,想了解某件事的规律,就得先摸清它的具体情况、本质特点,还有它跟其他事情的联系。毛泽东曾提到的“具体情况”、“本质特点”和“相互联系”,就是认识规律的三个关键点。

“情形”呢,说的就是事情的表面样子,它是实实在在的,咱们能一眼看到。而“性质”呢,讲的是事情内在的特点,是这个事情跟别的事情不一样的关键所在,它摸不着看不到。至于“关联”,那就是说一个事情跟其他事情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往往错综复杂,咱们得精明点,把那些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联系给抓住。

0 阅读:2
赵婧瑶说历史

赵婧瑶说历史

赵婧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