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而疯被人嘲笑,但你可知他做的官,大到你意想不到

悠悠聊历史故事 2024-11-11 12:21:04

范进中举而疯被人嘲笑,但你可知他做的官,大到你意想不到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可谓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因中举而疯癫的形象,成为了历代读书人趋炎附势、为名利所困的一个缩影。然而,许多人对范进的认识,仅停留在他"疯癫"的那一刻。殊不知,这位54岁才考中秀才,在众人嘲笑中艰难求学的老学究,后来的人生轨迹却出人意料。从一个贫寒书生到位极人臣,从被人耻笑到令人敬仰,范进的人生经历了怎样戏剧性的转变?那个被老丈人一巴掌打醒的"疯子",究竟在仕途上走到了何种高度?让我们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一探范进中举后的传奇人生。

一、范进中举前的困顿生活

在清朝康熙年间,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上,范进一家过着清贫的日子。这户人家世代以教书为生,到了范进这一代,家道已经衰落到几乎无以为继的地步。范进的父亲早逝,留下他和老母相依为命。为了维持生计,范进不得不在当地开设私塾,一边教书,一边苦读科举。

每月十五文钱的束脩,在当时已是极低的收费。即便如此,学生也寥寥无几。更令人难堪的是,这些学生大多是本地富户的孩子,他们父母经常当着范进的面数落他的教学水平。有时连月钱都拖欠不给,范进也只能忍气吞声。

家中的困窘使范进不得不依靠妻子家的接济度日。他的岳父是个屠户,为人粗鄙,却因为家境殷实,常以施舍者的姿态对待范进。每逢范进登门,岳父总要当众奚落一番。尤其是在范进准备赴考时,岳父更是冷嘲热讽,说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在科举考试中,范进的表现也着实令人唏嘘。从二十岁开始,他就踏上了科举之路。然而直到五十四岁,才勉强考中秀才。这期间,他经历了二十多次的失败。每次考试,范进都要步行几十里到考场,因为连乘轿的钱都无法负担。考场中的其他考生,大多比他年轻几十岁,这种年龄差距常常引来旁人的讥笑。

村里的读书人对范进也是不屑一顾。当地有个举人老爷,每次路过范进的私塾,总要大声感叹:"这等穷酸,也配教书育人?"范进虽然心中不忿,却也无力反驳。毕竟在科举时代,功名就是一切。没有功名,就算满腹经纶,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

生活的艰辛并未让范进放弃读书。他省吃俭用,积攒纸墨钱。夜晚时分,常常挑着油灯苦读到深夜。由于买不起新书,只能借阅他人读剩的旧书。这些书往往残缺不全,范进就用草纸抄录,慢慢积累成册。

在考中秀才后,范进的生活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虽然有了免除徭役的特权,但依然要为生计发愁。私塾的收入仍然微薄,家中时常断炊。就连参加举人考试的盘缠,都要靠四处借贷。这种窘迫的处境,一直持续到他参加乡试的前夕。

二、中举时刻的戏剧性转折

秋闱考试那年,范进已经五十七岁。考试前几日,因为没有盘缠,范进的妻子不得不典当了最后一件值钱的衣裳。考场中,范进的座位在一个角落里,周围都是年轻考生。考试期间,一位年轻考生还嘲笑范进:"这把年纪还来赶考,真是不知羞耻。"

考试结束后,范进回到家中,家徒四壁的景象依旧。由于拿不出钱粮,一家人已经饿了三天。就在这时,报喜的官差突然到访。官差手持红榜,宣读范进中举的喜讯。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范进当场就呆立在那里。

紧接着,范进开始表现异常。他先是仰天大笑,继而手舞足蹈,最后竟然爬上房顶,手舞足蹈地喊叫起来。街坊邻居纷纷围观,有人说他疯了,有人说这是喜极而癫。范进的老母见状,急得大哭,连声喊道:"我的儿啊,你可别疯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范进岳父家。这位平日对范进百般刁难的屠户老丈人,立即赶了过来。到了范进家门口,只见范进正手舞足蹈地说着胡话。老丈人二话不说,上前就给了范进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一巴掌仿佛有魔力,范进立刻清醒过来。

与此同时,街坊邻居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那些平日里对范进爱理不理的人,现在争先恐后地登门道贺。有送鸡蛋的,有送大米的,甚至连当地的富户也派人送来了贺礼。范进的岳父更是判若两人,不仅把范进请到上座,还拿出一百两银子作为贺礼。

当地官府也派人来祝贺。知县亲自修书一封,恭贺范进中举。就连之前看不起范进的那位举人老爷,也主动登门拜访,称范进为"老兄"。范进的私塾学生们,纷纷称他为"老师",再也不敢像从前那样无礼。

这一天,范进家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络绎不绝。家中的厨房重新生火,香烟袅袅。范进的老母终于吃上了一顿饱饭,激动得老泪纵横。范进的妻子也换上了体面的衣裳,在门口迎来送往。

中举不仅改变了范进家的境遇,也彻底改变了邻里对他的态度。那些曾经对他冷眼相待的人,现在都以能与他攀谈为荣。甚至有人开始打听他家的族谱,想要认个远亲。范进的名字被写进了当地的乡志,成为本地的一段佳话。

就这样,范进摆脱了贫困的生活,开始走上仕途。而这一切的转折,都源于那张中举的红榜。这份来之不易的功名,不仅为他打开了新的人生大门,也让他在本地有了立足之地。

三、踏入仕途后的特殊机遇

康熙年间,朝廷为了选拔人才,特别颁布了一项政策:凡年过五旬而中举者,可优先考选为官。这项政策的出台,恰好为范进的仕途带来了转机。当时朝廷认为,年长者阅历丰富,做事稳重,更适合担任某些特殊职务。

范进赴京会试时,正值朝廷大力推行这项政策。在京城,范进遇到了几位同样年过五旬的举人,他们结伴同行,互相照应。这些人中,有位叫张德修的举人,是江西巡抚的亲戚。张德修对范进颇为照顾,不仅为他介绍了一些京城的官场规矩,还带他拜访了几位在京任职的要员。

在张德修的引荐下,范进结识了当时的礼部侍郎李方象。李方象正好负责考选年长举人的事务。在一次茶会上,李方象与范进谈论经史,发现范进虽然年迈,但对典籍的理解却很独到。尤其是在讨论《春秋》义理时,范进的见解让李方象颇为赞赏。

这次会面后不久,李方象向吏部推荐范进,认为他虽然年长,但学识扎实,可堪重用。当时吏部正在为各地选派官员,由于范进年纪较大,被分配到了一个较为清闲但又颇具实权的职位。

在任职期间,范进遇到了一个关键机遇。当时朝廷派出钦差大臣巡视各地,其中一位钦差刚好是范进家乡的乡试主考官。这位钦差对范进的试卷印象深刻,认为他的文章朴实无华,却见解深刻。在巡视期间,钦差特地召见了范进,详细询问了地方政务。

范进的应对显示出了他多年为师的优势。他对地方情况了如指掌,说起话来条理分明,既不谄媚,也不失体统。钦差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在回京复命时,特别在奏折中提到了范进的政绩。

这份奏折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当时正值西北边疆不稳,朝廷需要派遣一批稳重老成的官员前往治理。范进的名字就出现在推荐名单中。虽然他年事已高,但朝廷认为像他这样的老举人,正适合担任这类棘手的职务。

范进的仕途就这样一步步展开。他的为官之道也颇具特色,不同于年轻官员的激进作风,而是以稳健著称。在处理政务时,他常常能够运用自己多年教书育人的经验,既讲究原则,又懂得变通。这种作风在当时的官场上,反而显得难能可贵。

就这样,范进在仕途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机会。他的经历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在官场上,年龄有时反而成了优势。朝廷重用老进士的政策,恰好为像范进这样的晚成之人,开辟了一条特殊的仕途之路。

四、曾经的"疯子"成为一方父母官

范进初任官职时,被派往西北边陲一个偏远的州县。这个地方地处干旱地带,百姓生活困苦,官吏腐败,社会治安混乱。当地豪强横行霸道,官府积案如山,民怨沸腾。范进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积压多年的案件。

在审理一起土地纠纷案时,范进发现当地一位大户李老爷霸占了数十户农民的田地。这些农民多年上告,却始终得不到处理。范进深入调查后,不顾李老爷的权势,当堂宣判要求其归还土地,并赔偿农民损失。这一判决震惊了当地官场,也让百姓看到了希望。

为了解决当地的旱情,范进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措施。他组织百姓修建水利工程,开凿水渠,引导山泉灌溉农田。在工程建设中,范进亲自到现场督工,与百姓同吃同住。他还创新性地采用了轮流灌溉制度,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公平用水。

治安问题同样棘手。当地有个叫"三虎帮"的匪患,常年劫掠商旅,官府一直无法剿灭。范进上任后,先是派人暗中摸清匪徒的底细,然后采取"以商引匪"的策略。他伪装成大商队过境,引诱匪徒现身,最终一举捣毁了匪窝,抓获主犯。

在教育方面,范进更是发挥了他从教多年的经验。他在州县设立义学,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读书。他还定期考察学童,对表现优异的予以奖励。每逢节假日,范进都会亲自到义学讲学,与学童讨论经史。

为了改善民生,范进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他设立义仓,储存粮食,以备荒年;开办药局,为贫民提供廉价药物;整顿市场,规范商贾行为,保护小商贩利益。这些措施虽然看似平常,但却实实在在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在任职期间,范进还处理了一件轰动全州的案件。当地一位富商被杀,凶手却迟迟找不到。范进经过细致调查,发现此案竟然牵涉到前任州官的亲信。他不畏权势,坚持追查到底,最终将真凶绳之以法,为死者家属讨回公道。

三年任期满后,范进政绩突出,被朝廷升任为知府。在交接仪式上,当地百姓自发组织送别,有人还特地制作了"青天老父母"的匾额相赠。那些曾经嘲笑他是"疯子"的人,如今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范进治理地方的方式,与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他深知民间疾苦,了解百姓冷暖。在处理政务时,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务实的作风,正是源于他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经验。

五、晚年功成名就后的生活转变

范进升任知府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在任所购置了一处宅院,规模虽不算大,但布局雅致。院中种植了几株梅花,还辟出一片菜地。每到春日,范进便在院中与幕僚讨论政务,或与文人雅士吟诗作对。

这时的范进已经六十有余,但仍然保持着勤勉的作风。每日五更即起,批阅公文,处理政务。午后则在书房读书写字,或者接见来访的官员和乡绅。有时,他也会召集属下官员议事,着重处理民生问题。

在知府任上,范进创立了一个特别的制度。每月初一、十五,他都会在衙门外设置"民意箱",让百姓投书陈情。对于收到的信件,他都亲自过目,并责成属官及时处理。这个做法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甚至传到了京城。

范进的名声渐渐传开,不少官员都来拜访请教。其中有位年轻的同僚特地前来,询问为官之道。范进给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从早年苦读,到中年落魄,再到晚年得志。这番谈话后来被那位年轻官员记录下来,在官场中广为流传。

家中的变化更是显著。范进的老母亲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每日有仆人伺候,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他的妻子也不用再为柴米油盐发愁,整日操持家务,安排宴请宾客。就连他的女儿也嫁给了当地一户殷实人家,过上了体面生活。

闲暇时,范进常常回忆起往事。他让人在院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中举之地"四个字,以纪念那个改变命运的时刻。每逢秋闱时节,他都会在石碑前摆上香案,感念天地恩德。

范进退休后,并未远离官场。他经常接待来访的官员,为他们出谋划策。有时也会写些奏章,为地方利益进言。他的建议往往切中要害,深得朝廷重视。就连一些在朝为官的大臣,也时常派人来向他请教。

晚年的范进开始整理自己的著作。他将多年为官的经验编成一部《为政录》,记录了许多实用的治理方法。这部著作后来成为官场新人的必读之书。此外,他还写了一部《五十年读书记》,详细记载了自己的求学经历。

范进在七十岁那年,获得朝廷特赐的"老成硕德"匾额。这块匾额被他悬挂在正厅最显眼的位置。每当有人问起匾额的来历,他就会讲述自己的故事,从一个贫寒书生到为官一方的经历。

在范进家乡,他的事迹被编入了县志。当地人还立了一座"范公祠",以纪念这位晚年得志的父母官。每年春秋两季,都有不少学子前来祭拜,祈求科举功名。范进的一生,成为了后人追求功名的一个象征。

0 阅读:24

悠悠聊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