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发现子女很讨厌自己怎么办?网友:啥原因你心里没点逼数吗

绿柳情情 2024-02-13 06:54:54

我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上海小家庭,爸爸是一名工程师,妈妈是一名护士。我从小就生活在这座繁华的城市,也从未离开过这里。

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叫李志强的老人,这才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原来生活中还存在着那么多我不了解的人生。

我今年32岁,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开展义工活动,我被分配到一个叫李志强的独居老人家中。

起初,我并不情愿,因为我认为独居老人脾气古怪,聊不来。可是这一次义工活动却改变了我的想法。

我第一次去李老家时,看到他满头白发,身体瘦弱,步履蹒跚,正在院子里扫落叶。我上前自我介绍后,他笑着说:“来得正好,帮我扫扫院子吧。”我就开始帮他打扫卫生,扫完院子后,我发现李老一个人生活在这破旧的小房子里,独自面对生老病死,不禁感到难过。从那天起,我开始频繁去看望李老。

我发现李老性格淳朴,非常健谈。他给我讲起他年轻时在工地打工的艰辛历程,还告诉我自己女儿嫁到外地后就很少回来看他。我听后十分心疼李老,便主动提出可以帮他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从此,我时常去李老家里帮忙干些杂活,想尽我所能陪伴这个孤独的老人。

一次谈话中,李老惊人地告诉我,自己儿子小时候就遭受过他的暴力。原来当年李老脾气暴躁,儿子李刚6岁时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花瓶,李老一怒之下抄起皮带就狠狠抽打了李刚好几下,直接把他抽出了血痕。

我听后震惊不已,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温和的李老,居然会在儿子幼小时期就使用暴力。李老说当时自己一时糊涂,后来非常后悔,但李刚却因此对他留下了阴影。李刚长大后对李老越来越冷漠,甚至会无缘无故发脾气。这成为李老心中永远的痛。

我感到十分心疼,试着劝慰李老别自责,但他已经泪流满面。他说儿子小时候需要父亲的引导和鼓励,可他不仅没有给予关爱,反而给李刚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童年阴影。他知道这是自己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看着李老痛苦的样子,我也红了眼眶。我安慰他,现在还不晚,还可以试着修复与李刚之间的关系。李老听后感激地握着我的手,说他会珍惜现在的时间,想办法赎罪,希望能获得李刚的谅解。

后来,李老又告诉我,他的妻子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和李刚比较,说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孝顺父母。我听李老描述后感觉他妻子的做法让李刚心生反感。

李老说,他妻子王梅性格较为刻薄,经常挑剔李刚做的一切,还没完没了地跟邻里其他孝顺子女比较,试图激将李刚,让李刚也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孝顺。但这种比较在李刚听来更像是一种侮辱,让他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我劝李老,他妻子这样的比较无异于雪上加霜,会让李刚对家人更加反感。李老说他也知道妻子的做法可能适得其反,但妻子脾气不好,他劝不动。现在李刚对妻子的比较已然厌烦,只是敷衍应对。李老说他对此也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妻子这样做。

我建议李老可以试着多和王梅沟通,让她换种方式来关心李刚,而不是只会无休无止地比较和批评。李老说他会努力争取妻子的理解与支持,也会想更好的办法修复与李刚之间疏远的关系。

这段时间的相处,让我对李老家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认为造成李刚现在反感父母的原因,是因为李老和王梅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尊重。

我分析给李老听,父母如果不能用爱心来对待孩子,只有批评和体罚,必定会让孩子心生抵触,缺乏安全感。李老年轻时使用暴力伤害李刚,让他感受到来自父亲的伤害,而母亲长期的比较又让他对家人愈发反感。

我建议李老可以试着用更多耐心和爱心来对待李刚,表达自己作为父亲的疼爱之情。李刚也已经不是小孩子,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得到尊重。

李老听后感动不已,他说会反思自己过去的 教育方法,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和关心。他也会告诉王梅,停止无谓的比较,给李刚应有的尊重。我鼓励李老,关系修复需要时间,但只要双方都抱着理解和退让的心态,一定能获得进展。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也进一步理解了李刚的想法。我告诉李老,李刚可能现在只想冷处理父母,只给钱不给爱,以表达他的情感抗议。

李老听后很伤心。我劝他,李刚也有自己的难处。

作为父亲,李老不应该只想着索取子女的爱和尊重,应该先反省自己是否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关系修复需要来自双方的努力与谅解。

经过深思熟虑,李老表示他不会放弃希望,他会继续用爱心与耐心来疼爱李刚,哪怕过程漫长,他也会一步一步恢复这段关系。

这段特殊的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人生的感悟。生活中,许多孤独的老人像李老一样,内心渴望得到子女的关爱,但苦于彼此之间难以理解。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但若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思考,多一份理解和退让,或许所有隔阂与误会都会迎刃而解。李老愿意为自己的错误赎罪,这点值得我学习。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故事,希望自己可以用爱与理解来感化更多心灵,让这个世界多一份温暖。

0 阅读:2
绿柳情情

绿柳情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