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高等法院3月26日的一纸判决,改写了韩国权力格局,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二审被宣判无罪,其参选总统的最大法律障碍就此清除。
与此同时,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进入倒计时,4月14日宪法法院将对其涉嫌“内乱罪”展开公审。这场司法与政治的双重风暴,正将韩国推向1979年全斗焕军事政变以来最剧烈的政权更迭临界点。
法院判决书显示,李在明被指控的“2022年大选期间发布虚假信息”缺乏实质证据,其关于城南市开发项目的言论属于“合理质疑范畴”。
这一结果直接激活了李在明的政治生命:韩国盖洛普3月20日民调显示,其支持率高达47.6%,较执政党热门候选人韩东勋领先29个百分点。若尹锡悦遭弹劾下台,李在明有望提前启动总统竞选程序。
尹锡悦阵营的危机正在加速发酵。宪法法院9名大法官中现有2席空缺,代总理韩德洙因拖延提名程序遭在野党二次弹劾威胁。据司法界透露,针对尹锡悦绕开国会调动军队封锁立法机关、试图逮捕反对派议员等行为,宪法法院已初步认定构成“实质性违宪”。
若4月11日前通过弹劾决议,尹锡悦将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位被罢免的保守派总统。法律层面的博弈背后,韩国正陷入多重危机。庆尚南道山火持续6天致22人死亡,救灾直升机坠毁与4名消防员殉职事件暴露政府效能瘫痪。
经济数据同样惨淡:2024年第四季度GDP环比下降0.4%,半导体出口同比锐减28%。首尔大学政治系教授朴元坤指出:“每周损失高达3.2亿美元的山火,烧穿了政客们最后的面具。”
尽管李在明仍有七项未决指控缠身,包括涉嫌非法对朝汇款等案件,但司法进程难以撼动其民意基础。宪法法院前法官金钟仁分析:“即便检方提起三审,最快也要到11月宣判,而尹锡悦的政治生命仅剩不到30天。”这种时间差,使得共同民主党掌握战略主动权。
历史经验表明,韩国政坛每逢权力真空必生变局。1987年民主化运动、2016年朴槿惠弹劾案均引发社会剧烈震荡。如今,超过63%的民众支持提前大选,首尔光化门广场再现千人集会,要求“结束权力恶斗”。当司法裁决与街头民意形成共振,尹锡悦时代的终结或许已进入读秒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