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伦沃特和莫兰德还有贝兹利都得拿球打,这三个外援谁都想掌控球权,搞得场上节奏乱糟糟的,球权分配上面总是出问题。
徐杰现在打得是真不错,场均上场时间都快40分钟了,防守端积极性特别高,进攻端也敢突敢投,完全不像以前那么保守了。
杜锋对莱斯的要求其实不高,就想让他能替补打个十来分钟,给徐杰轮换一下,结果训练效果都不理想。
广东队现在的战绩确实不太好看,十四胜十一负排在第九位,离季后赛边缘就差那么一点点。
巴顿来的时候大家还挺期待的,毕竟NBA经验丰富,可惜伤病影响太大,速度和爆发力都不行了。
阿姆斯就更离谱了,来之前看集锦觉得像威姆斯和马尚的结合体,结果上场表现跟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莱斯虽说经验丰富,但年纪确实不小了,训练强度跟不上,杜锋只能继续压榨徐杰的体能。
现在的问题不只是小外援不给力,整个球队的攻防体系都需要调整,跟四强球队比起来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外援选择上可能要改变思路了,与其找全能型选手,不如找专门的得分手或者防守专家。徐杰现在打得这么好,外援的角色定位确实要重新考虑,不能老是找些跟他功能重叠的球员。频繁换外援对球队磨合肯定有影响,建立一个更科学的考察机制很有必要。
从亚洲联赛找外援可能更合适,这些球员对亚洲篮球的风格更熟悉,适应起来也快一些。
数据分析在选择外援时很重要,不能光看集锦就做决定,得有更全面的评估体系。
外援的职业态度和适应能力也得重点考察,技术再好,融入不了团队也白搭。
跟国外俱乐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也是个办法,这样选人更有保障,也能建立稳定的人才供应渠道。
建立一个完整的外援数据库,记录每个来过的外援的表现,为以后的选择提供参考。考核标准要细化,不能只看得分,要全面评估球员对球队的贡献。选择外援时要考虑到与本土球员的化学反应,毕竟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