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高速后续:雷军评论区被“讨伐”,现状应了留几手的话

法老发问 2025-04-02 16:38:39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长江日报】、【人民日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空如夢

编辑|空如夢

小米SU7最近成了网红爆款,不少年轻人都追着买,连知名油管博主“甲亢哥”都开着它在上海招摇过市。

可这车还没风光多久,就摊上大事了。

网上突然疯传一段聊天记录,有个网名叫“华”的网友爆料:

三个湖北女大学生自驾去安徽赶考,开的小米SU7在德上高速枞阳往祁门那段路上翻了车。

事故发生后,情况急转直下。

车门死活打不开,就像被焊死了一样。

三个姑娘被困在车里,逃生无门。

等救援赶到,一切都晚了,三条年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

家属发声

4月1日,小米SU7驾驶员罗某的家属及男友站出来说话了。

罗某母亲透露,女儿是武汉某大学学生,和李某、霍某约好去安徽池州考事业编。

出发前,女儿还说会坐高铁去,也给她发了坐高铁的消息。

可谁能想到,罗某开的小米SU7其实是男友买的,车主也是男友。

事故一出,男友联系罗某母亲,她才惊觉女儿根本没坐高铁,而是自己开车去的池州。

罗某母亲还提到,她从深圳回武汉时坐过这车,当时就劝女儿别盲目信智驾,技术还不成熟,得自己开。

罗某父亲罗先生则说,小米那边一直没和他们家属联系。

下午,车主也就是罗某男友发声了,他说和女友认识多年,就差个婚礼。

这小米SU7标准版是在武汉交付的,他俩都是小米粉丝,车一问世就准备抢。

他在深圳工作,不常在女友身边,买车就是为了方便她出行,哪想到会出这事。

男友说起这些,满脸自责,可人死不能复生。

那句“什么都有了,只差一个婚礼了”,让人听了心里真不是滋味。

世事难料,有些事本可以避免。

他还在社交平台晒了女友生前最后的聊天记录,看着就让人心酸。

还有亲属发声,说其中一个死者是她23岁的亲姐姐,马上大学毕业了,和两名女同学开车去安徽考公。

车突然失控撞护栏,车门锁死,电池还爆燃。

家属就想要小米官方给个说法,这要求不过分,失去孩子的痛苦谁能体会?

如今小米官方头都大了,这车刚火起来就撞上这种事。

到底是车锁设计有漏洞,还是个别车辆的质量问题?

得赶紧查清楚给家属和社会一个交代,不然这口碑算是彻底崩了。

小米官方回应

小米SU7自预售起就是网红车,比特斯拉、问界等还火,雷军也被推上神坛。

在双重流量助推下,小米SU7销量不断创造神话,是中国造车史上最快交付突破10万辆的新势力,

仅用10个月交付量就突破20万辆,3月单月销量达2.9万辆,在20多万这个价位,国产纯电轿车里没对手。

可如今,小米SU7摊上大事了。

这是它上市以来最严重的一起碰撞爆燃致人死亡事故。

小米汽车客服证实,出事车型为SU7标准版。

铜陵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迅速成立专案组介入调查,事故被认定为单方责任事故。

这一事件,让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尤其是碰撞后电池爆燃和车门锁死问题,再次成为公众焦点。

4月1日中午,小米紧急发布公告,披露事故经过,并承诺配合警方调查,协助家属处理后事。

当天午间,小米官方再次发声,称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小米对此深感痛心。

据小米公司发言人透露,事故发生前,车辆正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的速度行驶。

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自车道被路障封闭,车辆改道至逆向车道。

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立即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

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工驾驶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最终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时速约为97km/h。

小米方面表示,碰撞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与车主取得联系,得知并非车主本人驾驶。

同时,紧急启动救援机制,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警方迅速抵达现场,全面展开调查。

小米将目前所知并提交给警方的信息,进行了摘要公布,包括NOA激活、脱手预警、风险提示、接管车辆等关键时间点及车辆状态。

小米的应对举措,赢得了一些网友的认可,但也有人对公布的数据表示质疑。

尤其是NOA系统被接管后,短短两秒就发生碰撞,让人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了严重担忧。

事故发生后,小米汽车车门锁死的情况,引发了广泛关注。

澎湃新闻致电小米汽车官网客服热线,客服人员表示,若车辆断电导致车门锁死,可在车辆下方找到应急解锁装置,车辆配备了机械把手,可在断电情况下打开车门。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业内人士分析称,车门锁死无法打开,可能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车内人员因撞击而昏迷,无法物理解锁车门;二是车辆受损严重,如线束被撞断,导致解锁信号无法传输,车门解锁动作无法完成。

目前,小米尚未公布车门是否锁死及具体原因,但给出了事故的时间点,可以看出事发前车辆已多次发出预警。

该业内人士指出,从驾驶员接管车辆到发生碰撞,过程仅1 - 3秒。

事故发生后,车门锁死可能是因为车速过快,车内线束被撞断,解锁信号无法传输。

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车内人员使用破窗工具物理破窗逃生。

但车祸发生时,如果速度过快,撞击后车内人员可能丧失反应能力。

而且,新能源车功能繁多,消费者购买后不一定仔细阅读使用手册,这增加了车祸发生后逃生的难度和反应时间。

评论区沦陷

小米汽车出事后,网友们一窝蜂地涌到雷军账号的评论区,开启了“炮轰”模式。

之前还一口一个“雷总”“军哥”叫得亲热,转眼间评论区就全是质问声,这舆论风向变得比天气还快。

我查了下时间线,整个过程就像坐过山车。

3月28号,雷军发了在武大的宣传片,一下子冲上了热搜。

评论区全是夸他的,说他有霸总气质,千亿总裁当车模也毫不逊色,快五十岁的人还有股少年感,全是溢美之词。

之后,雷军一直更新小米汽车的新消息,大家对小米汽车的发展也是满怀期待。

可到了今天,情况急转直下。

一群人跑到雷总微博下面,把之前“军哥良心”的留言全给顶没了,现在满屏都是“车门打不开,到底怎么回事”之类的批评。

小米官方反应倒是挺迅速,马上发了声明,但质疑的声音一点都没减少。

这次事故,给所有靠流量起家的公司都提了个醒。

留几手说过,人被捧太高不是好事,互联网流量反噬来得快。

小米造车的套路大家都门儿清:

发布会拿保时捷当对标,定价往特斯拉上靠,营销主打“性价比情怀”,前期靠着米粉和路人的好感把热度炒得高高的。

SU7上市的时候,全网都是相关的段子,营销力度大得很,全网都在玩“年轻人的第一台保时捷”这个梗,连不关注汽车圈的人都来围观,不知道让多少同行眼红。

但流量这东西,就像一把双刃剑,能给你带来订单,也能给你带来麻烦。

小米靠“和用户做朋友”的营销在手机圈混得风生水起,可汽车和手机不一样,用户对汽车安全的容忍度几乎为零。

小米官方已经公布了调查结果,后续应该还会有进一步的消息,但信任危机已经像脱缰的野马,根本控制不住。

这就是流量的副作用,它可不管真相有没有水落石出,反正大家的情绪得先发泄出来。

其实,该好好反思的不只是小米,很多新能源车企都应该借这次事件吸取教训。

都说配置重要,车企在屏幕、智驾、冰箱彩电这些方面卷得厉害,但有些基础配置绝对不能出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小型家用电器都有说明书,电车这种大型“移动电器”,车企更应该准备一份详细的保命说明书,把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都列清楚。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人民日报】

0 阅读:62
法老发问

法老发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