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行天下3》第三集《纸上春秋》中,浙江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师汪帆作为嘉宾,介绍了古籍修复以及古籍修复纸的制作,节目广受赞誉。有网友说:看完《锵锵行天下3》,想再去一次杭州了。
浙江图书馆的红楼,《锵锵行天下3》截图。
作为古籍修复师,汪帆天天触摸纸。对古籍进行清洗、去霉、脱酸、补洞、修复、装订的过程中,她体会着古纸的性格,同时她想搞清楚:今天古籍修复纸是怎么做出来的?
她用了10年,走遍13个省(自治区),寻访传统手工纸的制作现场。在《寻纸》一书中,她记录下旅途中的点点滴滴,同时呈现了中国传统手工造纸工艺的现状。
汪帆在寻纸路上。受访者供图。
对汪帆来说,她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旅途;对造纸工匠来说,他们很久以来就走在一段漫长的旅途中……
我和汪帆约在书店见面。
之前听说,现在的书,纸张差的,用不了100年就会脆化,一翻就碎。我藏的这些书,能“活”过我吗?
汪帆是一位古籍修复师,每天打交道的是古籍——纸张寿命上千年。我问她这个问题,她说不了解当下,但清末民初引进的西方工业化制纸技术,造出的纸确实寿命很短,50到200年就脆化了。因为造纸过程中采用木浆为原材料,加工过程中又使用了化学助剂和酸性施胶剂,导致纸张酸性强。
玉扣纸,产自福建汀州。受访者供图。
宋版书、唐宋书画为什么能够“纸寿千年”?因为纸张的质量好。
汪帆说,“寿千年”的纸,是传统工艺和原材料都上乘的手工纸。传统手工纸多以树皮、竹、麻等为原料,纤维素含量高,降解速度低;手工加工生产,添加弱碱性物质,纸张pH为中性或偏碱性。这是让手工纸“长寿”的关键。
质量最差的纸其实是报纸,报纸变黄变脆是肉眼可见的。报纸时效性强、发行量大,纸的成本低。这种纸酸性强,还会酸迁移。有人问汪帆,古籍、字画用报纸包行不行?千万不行,汪帆说,酸迁移会使古籍、字画的纸也发黄发脆,把好的纸污染掉。
汪帆(左1)在录制节目,《锵锵行天下3》截图。
与纸为徒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背靠孤山,面朝西湖,一边靠着乾隆皇帝的文澜阁,一边靠着楼外楼和西泠印社,这就是汪帆工作的地方。2001年,汪帆进这里工作,数数年头,汪帆一声感叹。
22年前,汪帆走进这座院子,工作的大楼已有100多年历史。头3年,她负责管理古籍普藏书库,读者来借阅,填好借阅单,她负责从书库把书提出来给读者。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的古籍,《锵锵行天下3》截图。
3年后,汪帆转去做民国文献缩微,把文献进行缩微拍照,读者要查阅可以看胶卷,不需要拿出纸质文献来翻动,减少对文献的破坏。实际上那些民国文献确实经不起翻动了,汪帆回忆,有的纸张发黄发脆了,小心翼翼翻页、拍照,完了之后,桌上留下一层纸末;还有的用铁钉装订,百年过去,铁钉锈蚀,钉的地方的纸快锈穿了。
又3年后,2007年,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培养古籍修复人才是计划的重要部分,汪帆就转到古籍修复岗位,一晃已经16年。
2007年之前,浙江图书馆古籍修复师只有3人,其中一人即将退休。青黄不接,全国情况都差不多,全国的古籍修复师总共只有200人不到。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年轻的汪帆成了古籍修复师。
古籍流传千百年,难免有破损,虫蛀、鼠啮、霉烂、粘连……古籍修复师的工作就是把破损的地方尽可能复原。
受损的古籍,《锵锵行天下3》截图。
汪帆遇到过最难修复的是“书砖”:粘连严重,几百叶的书压实了,只有几十叶的厚度,硬邦邦的像一块砖。这种书最难分开,强行分开,纸就会破碎。就要用“蒸揭法”:把书放在水蒸气上面,蒸汽进入书内,就像蒸馒头一样,纸张会变软变膨胀。趁这时候揭开书叶,修复、压平。
《锵锵行天下3》截图。
《锵锵行天下3》截图。
“书砖”汪帆碰到过两次,都是在夏天。蒸汽在下面,手都熏红了,每过一会就要把手放到旁边冷水里泡一下。就当给手做蒸汽面膜了吧!汪帆和同事开玩笑。
虽然辛苦,但让砖头一样的硬邦邦的古籍,重新恢复书页翩翩的样子,成就感一定会高吧?
并没有,汪帆说,因为古籍损害严重,修复中难免有不能挽救的地方。有些字句补不回来,可能我们就永远失去了文明中这一句话。对修复师来说,这是非常遗憾、内疚的。就像医生做粉碎性骨折的手术,虽然尽力了,但你没办法保留这条腿。
汪帆在工作,《锵锵行天下3》截图。
但如果不去修复,任由书放在那里,整本书的情况可能会恶化下去。为了保命,医生只能给病人动手术,尽管结果可能是要截肢。
与外科医生一样,很多古籍修复师也都有完美主义强迫症。古籍和人体构造相似,原本很完美,“手术”越能还原这种完美,成就感越高。比如“剪书边”:古籍补纸补好之后,沿着边角把纸剪齐。一张纸剪齐很容易,一叠纸就很难剪齐。
2018年,汪帆在国家图书馆进修,分到一本很厚的书,纸是黄颜色的竹纸。修复完成后剪书边,汪帆剪了一上午去吃饭,食堂里对面坐一位老先生,穿一件白衬衫,十分平整,可是上面有一些黄斑。汪帆心想,衣服如此平整、挺阔,怎么衣服上邋里邋遢?
跟旁边的人小声聊起,别人都说:没有黄斑啊!汪帆这才意识到,因为自己盯着黄色的纸太久了,眼睛有了幻影。就像一个人盯着灯看久了,眼睛移开后还会有光斑。剪一上午纸,眼睛太疲劳了。
汪帆在演示古籍修复,《锵锵行天下3》截图。
回想管理书库、做缩微胶卷的几年,汪帆曾觉得耽误了不少时间,没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当时太年轻,职业没规划好。后来她慢慢想清楚,并不是的,每天在书库里,摩梭纸张,潜移默化也带给了她不少影响,比如对纸张的敏感。
万里寻纸
与很多古籍修复师不同,汪帆入行后,马上去学习纸张制作的知识。古籍修复用纸是必不可少的“手术”材料,纸张的好坏太重要了。
为了寻找能用作古籍修复的纸,汪帆花了10年,走遍福建、江西、山西、贵州、四川、西藏、新疆等13个省(自治区),目睹了手工造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现状。路上点点滴滴,她写成了《寻纸》一书。
藏地造纸工匠,在削狼毒草的根茎。受访者供图。
2013年,汪帆“寻纸”的旅途,第一次是去西藏访狼毒纸。西藏的这种手工纸,用狼毒草制作,草本身有毒性,所以狼毒纸可防虫,被誉为“写印馆藏文献资料的极品”。她要先从杭州到拉萨,再驱车140公里到达尼木县。
2017年去新疆墨玉县,这里的墨玉桑皮纸,手感柔嫩、韧性强、不褪色、吸水力好。汪帆先从杭州到乌鲁木齐,再去了那拉提、库车、喀什,最后到达墨玉。汪帆此前联系过造纸老匠人托乎提·巴克,但没等到汪帆去,老人就辞世了,这让汪帆感觉到时不我待。
墨玉纸,产自新疆墨玉县。受访者供图。
远到新疆、西藏,近有宣城、富阳,汪帆10年里到底走了多少路?她自己没有统计过。出版社编辑统计下来有数万里,我想想是有的。
西藏途中。受访者供图。
一路走来,汪帆看见这些造纸人的工作场所,大多条件一般。2016年,汪帆去山西寻访麻纸的制作。飞机换大巴,再换蹦蹦车,在沁源县中裕乡中源村,汪帆找到了郑氏麻纸坊。这个作坊始建于清代中期,到郑变和师傅,传承到第四代了。
最开始,汪帆是在一个纪录片中看到郑师傅。镜头里,郑师傅赶着一头漂亮的骡子在碾麻。走进郑师傅的院子里,汪帆没看到那头骡子。原来因为养不起,郑师傅把骡子卖掉了,现在碾麻就租骡子,一天两百。郑师傅都舍不得多租一天,因为“浆料出不了那么多钱”。
郑师傅现在做纸,加了很多木浆,麻纸的质量下降。“书法家喜欢让我加这个,说是好写字,润!滑!”
汪帆有点无言以对。含有木浆成分的纸,是绝对不允许存入浙江图书馆的纸库,因为木浆会加速纸张老化、酸化。要想“纸寿千年”,木浆是不能加的。郑师傅这样的工匠们,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能不让他们加吗?
山西郑变和师傅的石碾,骡子已去。受访者供图。
从民国时起,西方造纸的木浆原料和机械技术进入中国,工业时代的造纸效率大大加快,满足了近现代社会的需要。然而,纸张寿命可是大大缩短了,只有传统手工造纸,还保留着工艺和质量,传承着古代的技艺,造出能传承千年的纸。同时,造纸工匠们承受着机械的冲击,百年来一边失落,一边执着。
汪帆在书中没写,郑师傅其实有别的选择,儿子也不愿意他继续做纸,太辛苦。是郑师傅自己想坚持,一方面他觉得,这是祖辈四代传下来的手艺,另一方面,现在又有了非遗政策的扶持,除了补助,更多是精神力量。
与郑师傅一样的这些造手工纸的工匠们,很少被大众知道,能被媒体报道,他们就非常开心。汪帆去的时候,郑师傅把自己被采访的照片拿给她看。汪帆替他高兴,也有惋惜。
郑变和和妻子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困境与出路
寻纸之路的头几年,看到手工造纸技艺在现代的困境,汪帆不无惋惜。走到后来,看得越多,汪帆越觉得,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不能怪任何人,这样的演变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对造纸工匠来说,他们首先要生存。她寻访过的工匠中,能够稳定生产好纸的,有一个共同点: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2019年,贵州丹寨县的王兴武师傅告诉汪帆,茅台酒厂找到他们,提供80万张手工纸,用作窖藏酒的密封。“有这样的订单给我们打底,我们就有条件也有能力研发修复用纸!”
在丹寨县王师傅的作坊,汪帆看到工人分好几类,水平高的做好纸——比如古籍修复纸;水平一般的做普通纸。但是,来买好纸的是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的人,好纸贵,一张几十块甚至上百块,这种纸买的量很少,几刀到几十刀;购买量大的还是普通的、便宜的纸。
贵州丹寨,穿洞里造纸。同个师傅,穿洞产的纸比其他地方质量好,因为这里的水质好。受访者供图。
西藏的狼毒纸,一张90元。质量好是好,但是有多少人日常用到呢?格桑丹增的狼毒纸作坊能传承,要感谢80年代时,西藏档案馆跟他们签订了一个18年的合约,购买狼毒纸用作档案修复。
手工造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市场。单靠古籍修复,这个市场太小了,这些工匠活不下去的。江西铅山的连四纸,洁白如玉,柔韧绵密,是“纸寿千年”的代表。但是浙江图书馆一次也只采购了5000张,这么多年下来,汪帆和她的同事只用了200张。可能到退休那一天,他们也用不完这5000张。
有一次去日本,汪帆印象深刻,在东京银座她看到一个漂亮的手工纸商店,形形色色的漂亮的纸制艺术品,很多人进去就想买。如何让手工纸存活下去?汪帆觉得,除了文化用纸(如古籍修复)之外,向艺术用纸、功能性用纸转化,可能是可行的道路。
在北京的一次新书分享,结束后有个女士跟汪帆交流,提到《锵锵行天下》中毛毯一样的纸,如果做成红色的首饰盒,她会非常喜欢。汪帆感叹:市场需要什么,如何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转化,这不能靠造纸工匠,需要更多的人参与。
汪帆以前想做造纸工匠和古籍修复师之间的桥梁。现在她的想法变了,她想做造纸工匠和全社会之间的桥梁,把手工造纸的工艺和现状告诉更多人。
守金纸,产自安徽泾县。
《寻纸》这本书市场反响很好,销量大大超过出版社预期,已经多次印刷。汪帆想,假如有20000个人买这本书,就有20000个人知道传统手工造纸,经过他们的传播,又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多一个人看见,多一份关注,可能就多一个人想办法。
《寻纸》一书的末尾,汪帆附带了纸张索引,把书中提到的25种纸张一一附上了样品。其中有些纸价格不菲,工匠师傅很慷慨:“汪老师你要多少我给你多少。”说这话的师傅,他的纸1200一刀。汪帆为他们写文章,介绍传统手工纸,这让工匠们很感动,觉得汪帆在帮助他们。
也因为加了这些纸样,让《寻纸》的制作工艺复杂了很多,汪帆跟出版社商量后,执意要加,她觉得让读者真实触摸这些中国传统手工纸,比什么都重要。最后的这两页才是这本书的精华。
古籍修复师汪帆,如果只是坐在案头,没有漫长的实地寻访之旅,汪帆觉得自己会眼光局限。10年过去,汪帆在路上渐渐想明白:以前总觉得自己是购买者、是合同的甲方,后来渐渐发现,“他们对我们的付出、热忱、期盼,远远高于我们能给他们的帮助。”
汪帆面对那些工匠,怀着感恩、共情、谦和甚至谦卑的心情。她希望,未来有更多人知道中国传统手工纸,除了宣纸这一种,还知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性、不同制作方式的纸,它们蕴含着古老的传承。
《寻纸》,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