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分核弹!俄罗斯17500枚,哈萨克斯坦1410枚,乌克兰呢?

八方镜 2025-02-22 11:50:53

1991年,庞大的苏联一夜之间解体了,如此庞大的家底又是如何分配的呢?尤其是苏联时代巨量的核武器,最终都分给了谁?

核武器是截至目前,人类发明的威力最大的武器。

譬如二战时,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放的两颗原子弹,几乎一瞬间就造成了超过15万人死亡,超过30万人受伤。

而这两颗原子弹还只能理解为初代的核武器,不论是威力还是技术水平,跟后来的核武器相比都算得上落后了。

饶是如此,原子弹投入于实战,还是让嚣张的日本彻底死心,不得不接受无条件投降。

所以,在二战之后,主要国家纷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核武器的研发上,其中,美国和苏联在当时无疑是领先者。

尤其是冷战的开始,让美苏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两国在科技领域的比拼,也成为了20世纪中后期最具看点的事情。

在当时,核武器和太空探索,无疑是整个20世纪人类科技领域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譬如载人航天,载人登月,原子弹,氢弹,洲际弹道导弹等项目,很多放到几十年后的现在,也仍旧是人类技术领域的高峰。

事实上,苏联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之所以如此巨大,一个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与美国的竞争关系。

同为超级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威慑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国在技术领域;

尤其是核武器方面的积累,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苏联几乎都是举全国之力,大搞军备竞赛。

苏联虽然贵为20世纪的超级大国,是能够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存在,但其实,相较于美国而言,苏联还是有着诸多的先天不足。

为什么同为人口众多,地域面积广大的国家,苏联始终比美国要差一些呢?原因出在哪里呢?

首当其冲就是二战的因素。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孤悬海外,是少数在二战中本土没有遭受战争侵扰的国家。

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洲战场,一战和二战这两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场战争,都没有波及到美国本土。

没有战争的打扰,给美国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发展环境。

甚至,美国不但不受战争的干扰,还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发家致富。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在战争中,欧洲,亚洲的主要国家,因为战争本身的巨大破坏,工业生产,农业生产都陷入到停滞的阶段,而在战争环境里仅有美国还具有生产能力。

所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都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出口国,几乎所有的产品都能找到销路。

而更让美国人占尽便宜的是,因为战争导致很多国家经济陷入瘫痪的境地,所以很多从美国进口的产品,根本无力支付,美国人就想了一个办法,先用后付;

所以在二战之后,美国就成为了很多国家的债主,因为这个身份,得以长期控制别国的经济。

这为美国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而苏联则恰恰相反,因为苏联的地理位置,西接二战时的欧洲主战场,东接亚洲主战场。

苏联几乎是唯一一个在二战中,欧亚两大战场都波及到本土的国家。

而在战争中,苏联的工业基础,经济基础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包括人口也在战争中锐减。

因此,在二战结束之后,苏联几乎窘迫到吃饭都成问题的境地,可以想象,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相较于过了好几年好日子的美国来说,这是先天不足。

所以,从冷战一开始,苏联天然就比美国要更差一些。

第二个原因则是美国人下了套。

冷战实际上正面从未真正爆发大规模战争,两国剑拔弩张的形势,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外交层面和打口水仗的层面上。

但不管怎么说,有一战二战的前车之鉴,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真的爆发三战,所以苏联在战后几乎把所有的力量都聚焦在国防建设上。

期望用高科技武装自己,以防范可能遭遇的新的战争。

但这其实也就正中了美国人的圈套。

因为战后苏联的底子弱的多,而高科技研究,军工领域的研究又要花费巨额的投入,这使得苏联几乎把所有能动用的资源,都拨给了军工行业。

虽然结果是苏联的确建立了完全不输给美国的重工业体系,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苏联的经济失衡了,民用工业几乎停滞不前。

所以在苏联解体的时候,苏联的经济结构像是一个畸形儿,一面是顶尖的重工业,一面是连生产雪糕都费劲的民用工业。

对于老百姓而言就是,苏联是一个没人敢欺负的国家不假,但生活水平却非常贫穷,这也是为什么苏联的解体,并不能完全说是被外界力量摧毁的,而是更多的源自于内部的离心力。

最终,强大的苏联在1991年一夜之间分裂,成了15个国家。

苏联解体之后,绝大部分的遗产其实都留给了俄罗斯。

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是前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

要知道,苏联时期,苏联的领土面积高达2200万平方公里,单俄罗斯就占了1700多万平方公里,光面积就是其他14个加盟共和国的三倍还多。

而且俄罗斯的主要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也全部在俄罗斯的境内,所以,在苏联解体的时候,俄罗斯保留了绝大多数的前苏联时期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

这个分配也不存在太多的争议,因为这些东西本身就位于俄罗斯境内。

虽然工厂,商店搬不走,在谁家算谁的,但前苏联留下的可不止这些固定资产,比如最值钱的核武器,就是可以分的。

那当时前苏联留下的核武器,又是怎么分配的呢?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15个加盟共和国就都盯上了这些珍贵的核武器。

但是毫无疑问,这些加盟共和国的实力地位并不等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上谈判桌的。

所以,当时真正参与分配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之间。

在这个阶段,其实谈判并不复杂,主要是针对《苏联核武器销毁条约》进行谈判,既然要销毁一部分,谁也拿不走,那么其实也不存在分歧。

但是到了1993年之后,谈判进入第二阶段的时候,分歧就越来越激烈的。

当时乌克兰境内保存了前苏联三分之一的核武器,既然这些东西在乌克兰境内,乌克兰自然不愿意吐出来,而俄罗斯则想要乌克兰彻底放弃这些核武器的所有权。

对此两国吵得不可开交,最终,俄罗斯还是连施压带给予经济补偿的方式,才让乌克兰勉强让步。

当时,俄罗斯继承了17500余枚核弹头,乌克兰分走了3700枚,哈萨克斯坦也分走了1410枚。

想想看,如果乌克兰真的能保留这些核武器,那么它完全有机会成为一个不输于英法德意实力的大国。

但这一切,也由不得他。

美国和俄罗斯,又如何能容忍这样一个大国出现在东欧地区呢?

所以两个超级大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拼了命的给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施压,最终,哈萨克斯坦同意销毁自己所拥有的1410枚核弹头,从而转变为一个无核国家。

有了哈萨克斯坦的先例,乌克兰也最终迫于压力,而放弃了持有核武;

事实上时至今日,除了俄罗斯还保有大量的核武器之外,前苏联的其他14个加盟共和国,都已经是无核国家了。

而现如今,俄乌战争的犹如泥沼下,当年富庶的乌克兰已经被战争摧毁的面目全非,混到这样的地步,也是令人颇感唏嘘。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6
八方镜

八方镜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