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前苏联曾经有一个大计划,这个计划就是挖穿地球,苏联人不但敢想,还真的做了!
但地球真的那么容易被挖穿吗?这件事后来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冷战正在进行时,两个超级大国在各个领域,都卯足了劲的争个长短。
比如苏联人把加加林送上了太空,美国人就要赶在苏联人的前面把人送上月球。
两个超级大国在天上争的你死我活,眼见着没有可争的了,就把目光对准了地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一个挖穿地球的大计划应运而生。
于是,前苏联就在科拉半岛上架起机器开工挖洞。
当然,挖穿地球,可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的。
1970年,科拉超深井项目正式立项,且被确定在摩尔曼斯克地区开始工作。
在当时,这里算得上极为偏僻的所在,几乎完全与世隔绝,虽然当地也有一些居民,但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获得外界工作的机会。
科拉钻井项目的设立,直接给了当地一个巨大的就业机会,扎波里雅尔尼村一共只有几百个村民,几乎全部都参与报名,想要进入到这个重点项目中工作。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项目一定会带来丰厚的收入。
果不其然,最终得以入选的几个工人,哪怕做的是最外围和基础的工作,也都获得了莫斯科的一套公寓,而且工资更是高达普通大学教授一年的工资水平。
由此可知,前苏联这个项目上的投入可以说不计成本。
在当年,人们对于地下的事情还停留在推论上,没有人真正知道地球的中心到底是什么样子。
根据当年的理论,人们认为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构成,虽然这个认知本身是正确的,但是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成分,厚度,三个地层交接处的情况,根本无人知晓。
说白了,虽然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极为有限,但其实人类对于我们脚下的地球,认识的程度比宇宙还要更加有限。
当时的主流看法认为,在地球表面五十米左右的深度范围内,主要是土壤,到五十米以下的区域就会变成坚硬的岩石,而且在这个深度因为压力和温度不够,所以主要是以花岗岩为主。
到了3公里以下的地方,花岗岩层会逐渐变成玄武岩层,而整个地壳的厚度大致就是15-18公里。
遗憾的是,这些推论和理论,并不是现实,随着科拉钻井项目的开工,科学家很快就发现,地壳的组成与科学家之前的想法和理论相距甚远。
众所周知,因为地球自身重力的因素,越靠近地核,压力越大,在巨大压力的作用下,地核的温度可能高达6000度甚至更高,由地核往地表,温度越来越低,直至接近大气层底层的温度。
想想看,地球的半径高达6378公里,地壳的厚度仅仅是表面的20公里左右,因此在科学家最初的设想中认为,地壳的温度不大可能超过100摄氏度。
但科拉钻井的挖掘,完全打破了这个设想。
当钻井的深度来到5000米的时候,环境温度竟然高达700度,进一步深挖到7公里的区域,温度甚至来到了1200摄氏度。
在12公里的区域里,温度上升到惊人的2200度,在这个温度下,连铁都要融化成液体。
仅仅12公里的区域温度就上升到这么恐怖的境地,到底地心的温度会达到何种程度呢?这让科学家也相当疑惑了。
更加令科学家费解的是,在原有的理论中,是按照岩石的年龄进行地壳分层的。
这个理论很简单,越深处的岩石肯定形成的年代越早,然后在复杂的地质运动中逐渐被掩埋,进而一层层的在外部形成新的岩石。
所以,按照岩石年龄划分,最表层应该是尚未形成岩石的土壤,接下来是花岗岩,玄武岩,再到地幔和地核。
但谁知道地壳之中的层级结构,就已经非常复杂了。
起码在科拉钻井中,首先是玄武岩和亚火山岩,接下来是沉积岩,然后是火山岩,混合岩,闪岩,最后是结晶页岩。
这个复杂程度也远远超过此前科学家的认知。
根据岩石形成的年代推算,地球表面12公里的岩石,最早可以追溯到28亿年前。
更加令人吃惊的是,在12公里的深层岩石中,竟然发现了14种微生物化石,也就是说,至少在28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生命的迹象了。
这个时间比生物学上认为的时间提前了整整15年。
甚至通过这个钻井,人类还发现,底层深处有着浓度极高的甲烷等气体,这也就否认了石油的生物起源理论。
不得不说,虽然科拉钻井是大国争霸的产物,但是这个工程本身,是给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多的助力,让人类第一次如此深入的了解地球。
不过,12公里的钻探,对于巨大的地球来说,只是皮毛,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用了整整23年。
科拉钻井项目在前苏联解体之后,陷于停顿,后来,俄罗斯没有足够的经费,也就彻底终止了该项目。
23年的时间,穷尽前苏联所有顶尖科学家,耗资无数的科拉钻井,也仅仅掘进到12262米就终止了。
之所以项目终止,坊间传闻有很多。
比如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工程师在挖掘的过程中,总是在钻井中听到很多奇怪的声音,甚至有人把这个声音当作来自地域的恶魔。
虽然这样的传说并没有得到证实,毕竟面对人类首次挖掘出的深井,有些神秘色彩不足为奇。
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人类很难持续在上千度,甚至超过2000度的高温环境中开展钻探工作。
要知道,当底层的深度来到12公里的区域时,周围的岩石已经呈现了开始向着液态的状态变化,常规的钻头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快就因为软化而失去作用。
因此,科学家和工程师只得不断的更换钻头,别小看这个钻头,能够在数千度的高温下完成钻探,这个技术就是放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也算得上高科技了。
所以这个项目所花费的资金和技术储备,都远远超出了当时人类的极限。
尤其是在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承接了前苏联的遗产,但是很明显,解体之后的俄罗斯,状况并不乐观,因此,也无力继续这个项目。
1993年,科拉半岛上的最后一支工程队,撤离个科拉钻井。
这个持续了20多年的人类第一口深井,也被盖上了一个金属盖子,成为唯一存在过的痕迹。
科拉钻井已经在32年前结束了,虽然苏联人远没有达成挖穿地球的壮举,但12公里多的掘进深度,不但创造了那个年代的历史,也让人类对地球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不过,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对于地球深处的探索又开启了新的征程。
一方面基于当年科拉钻井的经验,另一方面是人类在最近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科技的持续进步,包括科威特,美国,以及俄罗斯,都启动的了新的超级钻井工程。
2017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将钻井的深度掘进到15000米,不但远远超过了科拉钻井的深度,而且这个钻井还将继续挑战更高的记录。
包括我国,也开始设立自己的超深钻井工程。
相信终有一天,人类能够抵达地心,彻底了解清楚地球的真面目。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