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孩子是有限的,但卷自己不一定”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51岁的妈妈陪从事护士工作的女儿考研,结果自己先被西南医科大学公共管理系录取。今天也有一位爸爸,为了孩子,放弃华为高薪工作,转行儿童文学......
王林柏从小就喜欢读故事,自己家没有书,他就跑到同学家借书读,一整个铁皮盒的书全读个遍!
2018年,王林柏投身于儿童文学创作,而他的儿子皓皓,此时正在读小学!他说:“我想做个很酷的老爸,为孩子写童话故事!”
王林柏部分作品在“微信读书”收录
在身边人看来,这一次转行,王林柏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但他却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很难看见你得到了什么,人们往往更在乎你失去了什么?但你自己得清楚这件事!”
从华为工程师到儿童文学作家,王林柏到底得到了什么?不同身份的转变,对他们这个家庭是否会有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又会带来怎样的转变呢?
2012年,是王林柏在华为的第七年,那时皓皓刚满三岁。在这三年里,王林柏和孩子的相处就是“孩子睡了才回来,上班的时候孩子都还没醒”。
不止是他,当时在华为的大多数家长都面临这样的困扰......
“那时候我们开玩笑,好不容易有一次正常回家,别人遛猫遛狗,我们的孩子就要遛爸爸,他要带着爸爸去给小朋友介绍‘这是我爸爸’,他意思就是我是有爸爸的。”
王林柏的儿子皓皓
虽然只是闲谈,但王林柏心里五味杂陈,考上985,进大厂......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他都交出了“学霸”答卷,但“父亲”这一角色,他似乎都不知道“及格线”在哪里?
另一方面,一成不变的工作也让他感觉索然无味。王林柏从小就是个文学迷,后来,学了理科,接触的书大多数都是学科书和专业书。皓皓出生后,整个家逐渐被童书堆满,同样被堆满的,还有王林柏躁动的心,“我好像有了一个正当的理由去接触一些工程书以外的东西!”在人人都寻求稳定的30岁,他觉得人生应该有一些变化。
于是这一年,他开始尝试写童话故事,这些故事,也被他当成亲子阅读的工具,讲给孩子听!一写就是三年,虽然大多数寄出去的稿子都石沉大海,但儿子却越听越喜欢!
王林柏创作的“拯救天才”系列新版
从2015年开始,王林柏的创作路才渐渐走顺,这一年,他创作的故事首次获得“大白鲸”钻石鲸奖,王林柏开始犹豫要不要专职写故事,“两者兼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何况还要养孩子”,他在写故事、工作和陪孩子之间不断拉扯。直到2018年,王林柏终于下定决心转行,专心写故事!
皓皓小时候,主要是父母在带,上小学过后,作为大学教师的妻子接过了教育孩子的重任。辞职过后,王林柏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多,也让他找到了父子俩之间的“共通”—— 一起读故事!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一个作家,孩子的作文应该很优秀,又或者王林柏有一套提升孩子语文成绩的秘籍......恰恰相反,相对其他学科成绩来看,皓皓的作文并不出色,王林柏从不辅导孩子的作文,甚至从来不看他的语文试卷,他说:“我更愿意发挥理科生的优势,陪着孩子学习物理化学。”
“文学更多是一种思考跟突破。但作文,是条条框框多一点,写作文的时候,可能孩子越四平八稳地写越好,最好有个架子,但是你要文学创作的话,越平稳反而越平庸。”
所以,对于孩子的作文提升,王林柏和妻子选择给皓皓报一个作文补习班,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而他和孩子的“亲子共读”,只是想让孩子感受阅读本身带来的快乐!
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王林柏自己也有一套“亲子共读”的方法。挑选故事时,他会选择一些经典故事,比如《小王子》,王林柏会在开车时找一个贴合《小王子》风格的音频解读,讲解到精彩片段,又暂停下来,和孩子聊一聊彼此的想法。
皓皓上初中后,王林柏也会把自己上学时很喜欢的书,推荐给皓皓。《哈利波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感兴趣的内容就多聊一些,感受到孩子不太喜欢,王林柏就会少提。
随着共读时间的增加,王林柏和皓皓的共同话题变得越来越多,“侦探小说、相声评书、八卦、游戏,我们什么都聊!”
对于王林柏来说,儿子就像另一个自己。
最近王林柏正在学习汪曾祺的文章,当看到《七里茶馆》时,皓皓也有了兴趣,虽然以他目前的生活阅历,有些情节还是很难理解,但这并不影响父子俩一起因为故事里围着树绕圈睡觉的人哈哈大笑。
看到有意思的情节,王林柏也会抛出一些问题,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再和孩子慢慢分析。这种探讨的过程,也是在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
王林柏为孩子选书的另一个来源,就是他写作中收集的素材故事。尤其在皓皓学习物理、化学以后,王林柏会把看到的相关的故事讲给皓皓听。
王林柏在给小朋友们讲故事
父子俩偶尔还会坐在一起,一起讨论故事的情节怎样更有意思。孩子的想法很丰富,常常能给王林柏一些惊喜,他每次就静静地听着,“想让孩子多说,家长就得闭嘴,听听孩子的想法。”
有一次王林柏和儿子聊到生死,皓皓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轮回的。人是可以从小孩长成大人又变成老人,然后老人死了之后又变成小孩。聊到这里,皓皓对王林柏说:“以后你和妈妈去世了,就到我家里去当我的小孩。”
孩子的这一段话,他一直记得,后来在获得儿童文学牧笛奖的一则短篇中,他把这段话编在了故事里......
王林柏创作的故事
在王林柏创作的故事中,孩子给了他很多灵感。现在皓皓已经初三,但王林柏还是会把结尾的难题“丢”给孩子,这是他们从小养成的默契。与其说王林柏写故事给孩子,不如说是父子俩“共创”一个童话!
在许多家庭中,母亲和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分工往往是“一主一辅”,王林柏家亦是。虽然皓皓的学习一直是妈妈在主导,但王林柏也会在身后做好“支援”。孩子的教育是父母共同的事情,可以由妈妈来做主,但父亲不能因此完全隐形,遁入自己的小世界!
妈妈和皓皓偶尔会因为学习吵架,有时是因为作业进度太慢、有时是因为皓皓学习态度有些散漫......妈妈重复的催促,让皓皓感到“啰嗦”,战火一点就着。当妻子和儿子产生的战火即将蔓延开时,王林柏就会跳出来支援,做好两人的“调和剂”。
他不会在孩子有情绪时利用父亲的威严去压制孩子。负面的情绪是需要宣泄的,父母可以宣泄,孩子为什么不行?但宣泄之后,家长还能做些什么?亲子关系如何缓和?这是王林柏思考最多的问题。
王林和陪孩子们徒步
相比培养一个完全服从的孩子,他更希望能够和皓皓“换位”理解。
在和孩子沟通时,他会和孩子一起讨论“妈妈的情绪”为何而来,把父母“关心则乱”的心情融进故事里,以温和地方式讲给孩子。虽然有时候皓皓也会嫌爸爸唠叨,但能明显感觉到孩子的态度缓和了。
“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家长,第一次都挺难的,彼此多理解一点吧!”王林柏说。
王林柏拍摄的皓皓
和大多数家长一样,面对孩子升学,王林柏和妻子也难免焦虑,但他们从来不会“逼”孩子学习,他们缓解自己焦虑的方法有两个。
首先,尽力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
在皓皓幼升小时,他们为了孩子初中时有机会进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专门在锦江区买了房,皓皓得以入读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但在小升初摇号时,皓皓并没能如愿被摇进七中育才的初中。一家人也坦然接受了这个结果,皓皓最终按照政策,回高新西区入读了电子科技大学实验附属中学。
到了初升高,皓皓有两种选择,“努力直升(电子科技大学实验附属中学)本校”和考“七中”,这一次,王林柏和皓皓一起分析两所学校的优势以及成功的几率,然后把选择权交给了孩子。
当然,能够选择的关键——是孩子的努力!“我们做很多的事,读很多书,看见世界的很多面,都是在努力给自己赢得一种选择权!”这是王林柏常对皓皓说的一句话,而皓皓也的确很用功,尤其是在初三之后。
采访中王林柏分享,在最近的两次模考中,皓皓连续两次考了全校第九名,直升完全没问题!面对孩子的进步,王林柏也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我常和他说,‘现在皓皓才是我们家最努力的人!’”
孩子们一起玩雪
其次,理解孩子的压力,并给他一些空间。孩子是学习压力的直接承受者,父母过多的忧虑不仅帮不上忙,甚至还可能加重孩子的焦虑。皓皓放学回家,王林柏会拉他来一场刺激的桌上足球;又或者邀请皓皓的朋友来家里,孩子们在客厅玩游戏聊天,夫妻俩就一起为孩子准备下午茶。
每到节假日,几个家庭会相约出游,此时的王林柏又变成移动“播客”,给孩子们讲故事,从历史讲到笑话,再讲到鬼故事......孩子们偶尔也会来一场有趣的“枕头大战”或者家庭版“狼人杀”!
就像鲁迅在《我的伯父》中写道“学要学得踏实,玩要玩得痛快!”
文丨小邱 排版丨阿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