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中国面对列强的频频侵袭开始寻求一条“自救”的道路。
可清政府却将宝押在了洋务运动上,几十年的时间里选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式,不仅没让中华民族走向富强,反而愈加积弱。
而在清政府试图自救的这几十年时间里,有一个人几乎大小事都有他的身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5ea3c120b720eaca187794c2c211c7.jpg)
人们之前都以为清朝大的贪官是和珅和少保,实际上此人的“贪”以及资产远胜于和珅,甚至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后代还在吃着留下的红利,当着亿万富翁。
这个人又是谁呢?
洋务运动带给李鸿章财政支配权从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用坚船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后续又遭到了法国、沙俄的侵略,造成中国大片疆域的丢失。
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的统治者终于看清楚了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差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f54665b5130edf2a5f1dbe759713a01.png)
因此到了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为了能够追赶上西方列强,慈禧将洋务运动的重任交到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四人的手里。
其中李鸿章是慈禧面前的大红人,也是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企业最多的人物。从1865年到1880年十五年的时间,李鸿章就包揽了多项军工、民用企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133c311337c68787fdf9335705b7430.jpg)
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机器织布局、电报总局......,军用工业则是苏州洋炮局、江南制造总厂、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局以及后人耳熟能详的北洋水师。
这么多的项目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全部由李鸿章一手操办。
从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贡献来看,似乎真的是一名为了国家呕心沥血的名臣,但这仅仅只是事情的表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69cd06eeceb70976ecb37ad184974d1.jpg)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已经签下了许多赔款条约,国库空虚,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给李鸿章创办企业。
但这些军事工业都是必须要有的,所以李鸿章想出来了一计。控制海关税源,利用从海关收取的钱财才创办企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cc8054f6e5689cce99aca1fb6f10093.jpg)
当时慈禧对李鸿章的信任可以说是百分之百,所以给他放的权力很大,甚至在很多事情的决策以及开销上不会过多询问,全权交予李鸿章负责。
甚至政府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慈禧还时不时的下令向李鸿章进行军费拨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93fb4018685903d4c9e450d51942bf3.png)
根据统计,从1863年开始到1894年甲午海战,从李鸿章手上经过的经费就高达四千两百八百一十五万两,其中从海关收取的经费高达三千五百多万两,占到了总数的83.70%。
而这还只是军用工业,在民用企业上李鸿章则是选择挪用官款,详细的内容可见下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11faad73a433c54c8154e5ce6498c9a.png)
根据统计,李鸿章控制的民用企业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利用官款实际筹资高达八百多万两,占到了当时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民用企业的创办让李鸿章对财政的控制权大大增强。
美国学者费正清所著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就曾提到过李鸿章在离世的时候,他的资产高达惊人的四千多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半年的财政收入。
中国的学者梁启超以及费行简的看法比较保守,认为李鸿章的财产在一千万两左右,即便是一千万两也是难以想象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8e38087425c15c5d04b8cf4e60b71b8.jpg)
二十年的时间里,从李鸿章手中经过的经费就高达五千多万两白银,再加上。而李鸿章通过这些民企的持有股份,从而通过收取干股的方式敛财,从而达到利润中饱私囊的目的。
虽然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中饱私囊的多少银两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就凭他留给自己后代这么多的银两,也能差不多想到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瞒着慈禧捞了多少的油水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01e025efabb72f2474706905d963515.jpg)
或许有些人不相信李鸿章是这样的人,毕竟在一些电视剧以及历史书上,李鸿章往往是以大清忠臣,为国家呕心沥血的正面形象示人。
但如果知道了李鸿章为了能让自己敛财,不惜将领土主权出卖给沙俄的事情,就能明白李鸿章到底有没有在洋务运动期间中饱私囊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0dbb0eff4c9d8c7a0fb5217f40e68e7.jpg)
沙俄在吞下了中国的外东北后并没有死心,反而将觊觎的目光看向了中国的整个东北地区。
尤其是在甲午战争后,沙俄看到日本人的势力已经通过朝鲜半岛当跳板逐渐向东北渗透,开始坐不住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0872fb34ec982a3709cf4870934a0d5.jpg)
那时候沙俄正闹饥荒,虽然沙俄领土大但大多数都是无法耕种的土地,而东北广袤的黑土地却极其适合粮食的种植,所以便成了沙俄的窥探之物。
所以为了能够获得在东北修建中东铁路运送粮食的目的,想出了两个方法。
第一个光明正大的和清政府的总理衙门谈,希望清政府能够允许沙俄在东北修建铁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015ecdaf9a615e5a387467cf4ec58ef.jpg)
但清政府也不傻,自然不会同意沙俄的请求。于是沙俄就用了第二个方法,通过贿赂中国的朝廷大臣来达到目的。
李鸿章就成了沙俄的首选目标,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好意,沙皇特意在自己登基仪式时邀请了李鸿章,并且给予了极其高规格的待遇,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这让本就好面的李鸿章感到备受重视。
于是在后面签订《中俄密约》的时候,沙皇为了能够得到在东北的利益,毫不吝啬的从自己的腰包中掏出了三百万卢布用于行贿李鸿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5814560461a54015c9a05c36743d608.jpg)
李鸿章并没有对沙俄的这种下三滥行为嗤之以鼻,反而见钱眼开的将东北权益让给了沙俄。
沙俄见李鸿章是个给钱就办事的人,仅仅一年后,沙俄认为要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东北南部,并获得旅顺港、大连港的使用权。
所以在1897年的时候,沙俄又向李鸿章行贿50万两白银从而获得了这两个港口的使用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c89cf9aaff7f7cf00459bb07d70c14.jpg)
李鸿章这个人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是他出卖国家主权的事情虽然在中国的历史资料中难以找寻,但都被沙俄的历史资料给记录了下来。
有人算过,李鸿章去世后留给后代的财产和世界各地置办的房屋,加一起能够有六千万两白银。
而晚清的一两银子差不多等于现在的400-800人民币左右,这么换算,如此巨额的数字让和珅在李鸿章面前都算不上什么,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1d55fc1c36f22da026ceb88be9ea2f9.jpg)
这也是为什么李鸿章的后代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还能握有亿万财产,享尽荣华富贵。
参考资料:
《俄国在满洲》
《李鸿章受贿考》——中国知网 作者:杨益茂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华间谍 买通李鸿章外甥》凤凰网 历史2009年0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