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启功心中,这位“王爷”的字,胜过梁诗正、翁方纲,堪为“清书第一”

书画群英 2023-10-28 21:10:55

书法的艺术风韵在宋代“尚意”之风过后,算是真正开始走起下坡路,加上明代“台阁体”的严谨规范之风,导致书坛风气变得单调乏味。

只在明末有了董其昌、王铎、黄道周等几位,既能坚守魏晋法度与秀雅风姿,又能独居艺术创造力的书法家,好在这些人为清代书法发展打下了铺垫。

使清代书坛重现焕发活力,在康熙、乾隆对于书法的大力推崇下,衍生出许多书法“高手”,其中处于拔尖地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四家”。

分别为翁方纲、刘墉、成亲王和铁保,其中成亲王的身份十分独特,他是乾隆的第十一子,自幼临摹宫中收藏的名家法帖,取学了欧阳询的方折峻拔。

柳公权的神清气健,赵孟頫的秀逸妍美,还有董其昌的淡雅虚灵,使自我书法纵横有度、筋骨洞达,点画优美婉转,尽显灵动润丽之姿。

在当时其书作是官方指定的范本,拥有无数的“粉丝”,而且就像“宋四家”一样,“清四家”也一直存在排名之争,近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曾说:

“有清书家,有‘成刘翁铁’之目,成王爵高,学问又足以济之。试读《诒晋斋集》,可知非率尔操觚者,谓其为爵所掩,亦无不可也。兹故不论”。

简单来说就是在他心中,成亲王的书法胜过翁方纲,当为“清四家”之首,再夸张一点讲,其字都能超越乾隆的“御用笔杆”梁诗正,堪为“清书第一”。

在成亲王传世的书法作品中,最精妙的一幅就是《书论一则》,此作内容阐述了用笔技巧,笔法变化的重要性等理论观点,全文以行书写就。

字体端丽流畅、清健秀劲,以赵孟頫的书法风格为主,笔势圆融流畅,加上他还学过欧阳询、柳公权等人,因此其字骨力遒劲,实现了刚柔并济。

虽然成亲王长于皇宫,但却丝毫沾染太多“馆阁体”的风气,不坚守平直板正的单调风格,以宽博大气的结字,丰富多彩的点画,和跌宕起伏的章法,为行书赋予生命力跟趣味性。

因此嘉庆皇帝称赞其字:“朕兄成亲王自幼专精书法,深得古人用笔之意。博涉诸家,兼工各体,数十年临池无间,近日朝臣文字之工书者,罕出其右。”

时常临摹,可以让用笔精美飘逸,笔力稳健沉着,不会因流畅的笔画,产生纤细流俗之感,而且成亲王的书法从古人发迹而来,能感受到晋唐风姿。

有助于日后临摹欧阳询、赵孟頫等人的法帖,还能从中学到古代的书法理论观点,拓展思维,强化自身的书法与艺术感悟,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得心应手。

2 阅读:1783

评论列表

伊森

伊森

2
2023-11-21 14:39

好字

心在王城

心在王城

2023-10-29 07:25

鞑子沐猴而冠

乐乐

乐乐

2023-11-21 19:40

总体来说,确实比梁诗正的字耐看,这位王爷的字更复古一些,梁诗正的字有创新,有自己的风格

书画群英

书画群英

书画家的交流平台,书画爱好者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