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不忍了!出手把模仿者告上法庭,要求精神赔偿,还牵扯刀郎

青砖鉴娱 2025-03-12 10:07:05

文|草木壹

编辑|草木壹

“可以不爱,但请别伤害。”

3月10日,网上一对网红突然发视频称自己被明星给告上法庭了。

这位明星虽然已经很久没出现在公众视野了,但他的名字也算是耳熟能详,正是歌手杨坤。

只是视频里提到被告一事,哥俩儿表现得还挺委屈,说自己根本没有指名道姓,何来侵权?

然而起初网友还以为真是明星“小气”,了解完整个来龙去脉后,却直呼“告得好!”

更惹人注意的是,网红博主似乎还不只“惹”到了杨坤,甚至还涉及到了刀郎。

哥俩儿究竟干了什么让杨坤都没忍住跟小网红“计较”?这又关刀郎什么事?

直接起诉

网红博主“四川芬达”的个人主页显示,他的账号目前已有小40万粉丝了。

他的视频风格主要走的就是搞笑模仿路线,日常还会和另一个兄弟一起合作拍摄。

3月10日,哥俩儿突然合体发了条“一本正经”的视频,上来就是一句“天塌了”。

据哥俩儿所说,前几日两人手机都收到了一条来自北京互联网法院的短信,提示他们被告了。

跟短信一起到的,还有一张白底黑字的“起诉状”,状告两人侵犯了歌手杨坤的名誉权。

刚收到短信时哥俩儿压根没当回事儿,还以为是什么欺诈短信,直到法院电话打来。

听完法院工作人员严肃的说明和通知后,哥俩儿彻底慌了,赶紧拍视频“澄清”。

原来是两人去年拍的几个模仿杨坤的视频让坤哥本人看到了,团队直接给他们起诉了。

哥俩这才想起来,去年那几个视频流量都还不错,但发完没多久就突然被下架了。

之后“四川芬达”的账号更是直接被封了一周左右,当时他们还觉得奇怪,但也没追究。

可到年底时,两人又拍了几个模仿杨坤的视频,这次更是发都发不出去,账号还被封一个月。

到这儿博主才意识到,或许是自己的拍摄内容不太合适了,无奈之下被迫“老实”了。

本以为不发这种视频就行了,没想到他们竟然又收到了来自杨坤的起诉状告。

可两人又觉得十分“冤枉”,因为在他们看来,两人的模仿纯是为了娱乐,更没有点名道姓。

“澄清”视频中,博主还声称他们也是杨老师的粉丝,拍视频就是为了供大家一乐,无恶意。

两人表现得很是真诚,言语间都在向网友表达这起诉状来的“莫名其妙”。

网友也觉得有些不理解,想想也是,就算真是在模仿坤哥,无非就是图个乐呵。

自从短视频兴起之后,网上多的是靠模仿明星博人眼球的博主,也没见他们被告上法院。

此前一个摊煎饼的小伙因某个角度“撞脸”周杰伦一度走红,周杰伦本人知道后也是一笑而过。

两相对比,显得杨坤似乎有些太过斤斤计较了,一时还有网友喊话“格局打开些”。

结果就在哥俩发完“澄清”视频后,有网友扒出了博主之前模仿杨坤的视频。

好家伙,这不看不知道,一看才反应过来,杨坤这不仅该告,还“告得晚了”!、

“底线”

当初博主发布的几个视频在获得了几万的点赞后就被下架了,但有粉丝将视频下载转发了。

网友扒出来的视频中,博主穿着夸张搞怪的演出服,戴着标志性墨镜,操着熟悉的口音。

虽然博主口口声声强调自己并没有点名道姓,但从他的模仿风格一眼就能看出模仿的是谁。

杨坤唱歌时的“空气音”一直有很鲜明的个人特色,不少人都模仿过,这博主张口就来。

说话的腔调虚浮、停顿都是气音,加上夸张的肢体动作和神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杨坤。

不仅如此,博主还在视频中给自己起名“阿坤”,称自己是“中国好声音”知名导师。

在他以这种形象与另一人对话时,他还时不时地就“爆”出几个“关键词”。

“开过32场演唱会”,“好声音导师”,“中国内地知名实力派歌手”,一系列词都很有指向性。

对话中,两人为了制造“笑点”,故意叫错人名,甚至创出了“拉不拉坤”、“黄焖鸡米坤”。

如果说夸张的表演是“娱乐效果”,那这几个词汇就很明显带有“侮辱”性质了。

而后面博主还模仿杨坤唱了几句歌,随意窜改歌词,“他们朝我扔白菜,我就再炒盘菜”。

更过分的是,两人后面还扯出了杨坤和刀郎之间的过往“恩怨”,利用这事“玩梗”。

“这首音乐是让中国流行音乐倒退15年的歌啊”,一句话可以说是彻底触碰了“雷区”。

看过这段模仿视频后,网友纷纷跑去博主最新发布的视频下方评论,“坤哥还是太能忍了”。

除了这段视频,博主在别的几个模仿视频中还说过“阿坤已经死了”,“姓刀的小子挑事儿”。

几个视频下方博主都带上了“模仿杨坤”的标签,就这竟然还“辩解”说自己没点名道姓。

光蹭杨坤的热度还不够,他们还顺道把刀郎也给牵扯进来了,一下子凭实力得罪了俩明星。

其实早期这位博主的视频风格还没有这么浮夸,模仿最多也就是搞怪一些。

但后来两人看模仿杨坤越夸张越有流量,就变得越来越“大胆”了起来。

视频中开始时不时出现一些“隐晦”的侮辱性字眼,或者暗戳戳地“嘲讽”杨坤。

在他们享受着高关注度带来的流量狂欢时,殊不知,这已然触碰到了正主的底线。

“看之前觉得杨坤格局小了,看完之后才发现,杨坤告得太晚了。”

网友也并非不明事理的人,这种情况下博主被告是真的不冤,再怎么娱乐也该有个“底线”。

并非明星不够“大度”,这事儿即便换成是普通人,估计也无法接受自己形象被这样“恶搞”。

就算哥俩儿在视频中再如何“诉苦”、博同情,该给的“精神赔偿”和道歉也是少不了了。

结语

无论是前几日大衣哥朱之文告网暴者一事,还是这次杨坤起诉网红的事,都在表明:

“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早已不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在网络上也是要“谨言慎行”的。

希望这次能给这两位兄弟一个教训,今后能对自己的言行再“规范”一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于:【中国青年网】【新京报】

0 阅读:59
青砖鉴娱

青砖鉴娱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