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P商业化「落地」带路!高阶泊车前装占比首次突破50%

高工智能汽车 2025-01-15 09:35:45

从高阶智驾到无人(监管)驾驶,前装赛道正在尝试从低速泊车场景进行突破。

1月13日,深圳机场成为国内首个正式允许「自主泊车代驾」商用试点的标杆案例;作为该项目的首个合作伙伴,华为乾崑智驾泊车代驾VPD(Valet Parking Driver)也成为国内首家拿下大型机场停车场官方许可的供应商。

按照计划,后续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的车型,车主在深圳机场的指定区域可以激活泊车代驾VPD自主巡航泊车和一键召唤两大功能,实现到机场赶飞机快速停车、返程后快速上车的场景需求。

“华为乾崑于业界首个提出并实现了VPD泊车代驾商用,此次在深圳机场的商用试点发布,是智能驾驶领域里程碑的事件,也是我们迈向无人驾驶非常关键的一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强调。

当车主到达机场停车场下客区,下车后通过手机APP操控,选好目标车位即可奔赴候机厅。泊车代驾VPD会自主巡航并准确泊入目标车位。同时,在低速行驶过程中,车辆可自主会车避让、礼让行人,并在目标车位被占时自寻空车位,提高机场停车场内停车的效率。

同时,当车主飞行落地到达深圳机场时,泊车代驾VPD还支持一键召唤功能。车主可直接通过APP让车辆自主泊出并智能巡航到停车场上客区,实现“召之即来”,提升寻车效率。

更关键的是,借助此次商用化落地试点,未来华为乾崑还将推出“泊车无忧”权益,来保障功能的便捷性与安全性(目前,深圳机场采用的是固定车位用于代客泊车服务试点,后续是否会全面铺开,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意味着,相比于目前不少车企单方面推送泊车代驾功能(与停车场没有任何关联性,也没有得到相关业主和运营单位的许可),华为与深圳机场的商业化合作,正式开启对自主泊车代驾功能的双向许可。

就在去年底,华为乾崑智驾ADS 3.2版本正式发布,其中,泊车代驾VPD功能正式开启全量推送,支持车辆自主停车找位、召唤车主到上车点、远程挪车等。不过,目前,上述功能在华为方案落地车型上仍需要车主付费选装。

其中,华为的方案还首次在业内实现泊车与灯光显示的交互,首创的「VPD泊车灯语」功能可以在泊车代驾场景中投射“礼让中”“临停等待”等信息,方便周围的行人和车辆识别车况,提高安全性。

事实上,AVP代客泊车并非新鲜事物。

几年前,不少供应商和车企也在尝试功能落地和优化,包括早期一些厂商尝试的停车场改造方案(比如,博世和奔驰合作的车端+场端融合的试点)。

不过,截至目前,大多数车型的功能仍仅停留在停车场记忆泊车(VPA )阶段,包括跨楼层以及有限距离的无监管自主泊车。此外,泊车系统需要提前进行泊车路线的预学习,同时,记忆路线数量有一定的上限。

此外,特斯拉是全球首家推出智能召唤(Smart Summon)功能的车企之一,车辆可以自主从停车位泊出,开到车主身边或车主手机上所指定的位置,不过,车辆在移动过程中,车主(监管责任)需要保证车辆在视线范围内。

去年底,特斯拉官方微博宣布,计划在中国市场上线高级智能召唤(ASS,Actually Smart Summon)功能,支持车辆从横向、竖向、斜方等多种停车位自动泊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召唤”车辆。

公开信息显示,ASS是旧版本(智能召唤)的一次重大升级,除了彻底启用纯视觉感知(无需借助USS),还将首次在业内启用端到端方案用于低速泊车场景,尤其是解决泊车场景中,较窄车道存在的两车相遇博弈的常见问题。

不过,不管是APA还是HPA、AVP,仍需解决的问题还有不少。比如,断头车位、狭窄车位、异型车位、机械升降车位的成功泊入率、车位识别精准率、泊车速度,以及在各种复杂停车场地、人车混流场景下的低速行车安全保障。

尤其是部分新势力开始主推高阶泊车功能的背景下,2024年多家车企都被爆出数起和泊车功能相关的小插曲和事故。

一些车企在事后的调查报告中这样描述,“事故确实属于小概率事件,我们同步针对该项弱势场景下的软件感知性能,进行了专项提升及现场测试验证。”

有意思的是,就在特斯拉宣布在美国市场逐步释放高级智能召唤功能后不久,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就宣布对这项功能开启事故调查。原因是,有车主投诉,该功能造成一起车祸。公开资料显示,车辆在使用该功能时未能检测到特定障碍物或其他停放的车辆,导致事故发生。

但,从场景高频、用户刚需的角度来看,「城市泊车难题已经成为用户出行场景中最大的难题之一,对于智能化的需求自然也最为迫切,并且使用率也会远高于其他功能。」魔视智能创始人兼CEO虞正华表示。

作为软硬一体的全栈式自动驾驶产品方案供应商,魔视智能的MagicParking™泊车系列产品覆盖了从自动泊车(APA)、记忆泊车(HPA)到L3/L4代客泊车(AVP)等一系列智能泊车方案,并陆续在广汽、比亚迪、长安、北汽等多家车企取得前装量产定点。

同样,在终端新车前装搭载数据方面,泊车功能也开始呈现新的变化。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APA交付350.48万辆,同比增长22.10%;不过,另一组数据更能说明市场的分化(传统单一基于USS的低阶泊车辅助正在被淘汰)。

其中,高阶泊车(RPA、HPA等)交付占比接近30%,同比增长64.04%,远超APA整体市场的平均增速表现,进一步凸显高阶市场需求正在成为增量主力。尤其是舱泊/行泊一体等新方案的陆续落地,持续带动功能搭载增量。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APA交付425.46万辆(前装搭载率为21.07%,较上年同期提升约5个百分点),同比大幅增长37.17%,较上年同期增速进一步放大;其中,高阶泊车交付占比更是首次突破50%,达到53.07%。

在具体的车型品牌方面,包括华为鸿蒙智行(问界、智界、享界)、阿维塔、埃安、比亚迪(包括腾势)、领克、深蓝、小米、智己等十几个品牌的多款车型均提供了AVP代客泊车的功能配置(选装为主)。

同时,随着高阶全场景智驾从「开城」竞争升级为「车位到车位」,泊车能力的增强也成为头部车企的当务之急。比如,和高速行车技术同源的端到端代客泊车,包括模拟真实用户的倒车避让,以及当本车行进过程中遭遇空间受限时,可自主倒车腾挪。

更为关键的是,端到端大模型,由于去掉了中间模块计算和信号传输的时间,所以系统响应更快。这意味着,泊车的效率还将大幅度提升。而这也是常规智能泊车功能经常被用户吐槽的点。

0 阅读:0
高工智能汽车

高工智能汽车

专注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市场研究、媒体会议和投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