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望
【宋・杨万里】月是小春春未生,节名大雪雪何曾。夕阳不管西山暗,只照东山八九棱。译文:如今正是小阳春时节,天气微暖,但真正的春天还未降临;虽是大雪节气,却不见雪花飘落的踪影。
夕阳似乎并不在意西山的昏暗,只将光辉洒向东边的八九个山峦。
赏析:杨万里的《晚望》是一首描写冬日傍晚景象的短诗,语言清新明快,富有画面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冬日中自然的微妙变化,将时令与景物完美结合,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全诗看似写景,实则蕴含对生命节奏的感悟和对自然万物的深切热爱。
“月是小春春未生,节名大雪雪何曾。”
首句点明时令:正值小阳春(冬季中的温暖时期),月亮清冷柔和,仿佛已迎来春天,但真正的春天却尚未来临。这种季节的错位让人感受到一种既微妙又稍显遗憾的美。这里的“小春”指冬天中的暖期,传递出冬日特有的柔和与静谧,“春未生”则呼应时序的未到,增添了几分期待与希望。
第二句紧承其后,点出大雪节气的特点,但用“雪何曾”反衬出反常的气候特征——本应大雪纷飞的时节,却未见雪花的踪影。这种景物与时令的反差,突显了冬季的多样性,也为诗歌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生动感。
这两句不仅呈现了冬日自然景象的独特美感,还通过时令与景象的不一致,隐约暗示了自然的多变与不可控,蕴含了诗人对时序与生命节奏的深刻思考。
“夕阳不管西山暗,只照东山八九棱。”
后两句转向对晚景的描写,充满动态与光影的变化。夕阳西下,西山已然沉入暗影,但诗人并未将笔墨停留于西山的阴暗,而是巧妙地捕捉到东山被夕阳照亮的“八九棱”。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光影变化的敏锐感知,也赋予了冬日傍晚一种流动的美感。
“夕阳不管”是拟人化的表达,赋予了夕阳一种无意间的洒脱之态。而“八九棱”通过精准的数量描写,突出了东山棱线在夕阳余晖中的清晰与层次感。这种画面描写将日暮的幽静与清朗刻画得淋漓尽致,充满诗意。
《晚望》是一首短小而意蕴深远的诗作,展现了杨万里对冬日景物的敏锐观察与独特审美。诗人通过描写初冬与小阳春的交融、节气与自然的对比、光影在山间的灵动变化,传递出他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从容感悟。这首诗提醒我们,在自然的微妙变化中发现美,在不确定的节奏中体会从容,在日常的点滴中寻找诗意。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出生于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杨万里的诗歌以其清新自然、婉约细腻、含蓄深邃的特点而著称,被誉为“南宋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浅近明白,富有幽默情趣,形成了独特的“诚斋体”。杨万里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
他的一生创作了超过两万首诗,但只有约4200首流传至今。杨万里曾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他的诗歌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民间疾苦和抒发了爱国情感。
杨万里的代表作品包括《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