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4月23日报道,美国纽约州、亚利桑那州等12个州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试图阻止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实施,这一事件将美国内部矛盾与中美关税博弈推至台前。纽约州总检察长利蒂希娅・詹姆斯在诉讼声明中称,总统无权随心所欲提高税收,而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却这样做了。诉讼指出,根据特朗普执行关税政策所引用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美国总统无权任意征收关税。
加州作为首个起诉的州,其州长加文・纽森指责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违法”。加州是美国最大的进口州,2024年该州1830亿美元出口商品总额中,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作为其三大出口目的地,占比超三分之一。如今12州联合行动,显示出美国国内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强烈反对。
加州州长加文・纽森(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实施关税政策后,超过半数美国公民表示不支持。美国五金店老板无奈表示,自关税上调,店内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成本大幅增加,为维持利润只能提高售价,导致销量下滑,生意大不如前。类似情况在美国各地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美国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债务问题未解决,关税扰动加剧了金融市场风险。企业进口增速虽有反弹,但投入价格、销售价格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通胀预期快速上升。特朗普的减税、削减支出和关税组合,损害了美国大多数家庭利益,对低收入人群损害更大,加剧了美国内部不平衡。
环球时报消息,4月23日至24日,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会议举行,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出席并强调,关税战和贸易战影响全球经济金融稳定,中方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此前美财长贝森特表示可能与中方高级官员会晤,但中方未答应会面邀请。在20国集团会议期间,蓝佛安与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官员举行双边会晤,其中不包括美国。自特朗普宣布新关税政策,中方态度坚决,美国加征关税,中方立即反制,直至美国将对华关税上调到145%,中方对美国关税上调到125%。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中方会谈大门敞开,但打也奉陪到底,美方应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对话。
特朗普(资料图)
当地时间4月25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称,不会降低对中国的关税,除非中方给予美国“好处”,如开放中国市场。此前他却表示税率145%过高,后续可能降低,还声称中美正在谈判。白宫也曾传出考虑大幅削减对华关税,将税率降至50%至65%的消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中美在关税问题上的僵局不可持续,双边经贸关系需缓和。但美方在态度上依旧强硬,这种口风的突变与摇摆,反映出美国政府内部在关税问题上的矛盾与纠结。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看似“一时兴起”,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获取利益,却未对中国的反制做好充分预案。美国以“对等关税”为由,将自身逆差判定为“国家重大危机”,进而制定关税政策,这一理由站不住脚。对于中美贸易而言,当关税税率达到一定程度,如美方设想的50%至65%,大多数商品贸易利润消失,贸易难以正常开展。美国在中美核心矛盾上,如市场开放、技术转让等问题上,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逼迫中国让步,但这些矛盾在谈判桌上解决难度极大。美国既想通过关税战获取利益,又难以承受关税战对自身经济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陷入两难境地。
特朗普(资料图)
展望未来,美国12州起诉事件可能会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产生持续压力,美国内部反对声音若持续扩大,将进一步影响政策走向。中方坚定的立场不会改变,谈判需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而美国政府需权衡国内经济民生压力与对外强硬姿态,如何在关税问题上做出抉择,将考验美国政府的智慧与决策能力,中美关税博弈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