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博弈

逸风看盘 2023-07-22 22:46:55

炒股没满2年,不能买创业板的股票,资金门槛也不够50,开通不了科创板。

注册制,眼看着时代的红利要溜走了。

我觉得大家可能误会了注册制,更忽略了注册制下的风险。

主板那么多股票都没弄明白,就去参与相对更高风险的股票市场,请问有这个驾驭能力吗?

都说大A不保护散户,2年不能开创业板,不满50万不能开科创板,这还不是保护吗?

注册制不是红利,而是更多的风险到来,上市公司更多,选股更难了。

10%都没炒明白,就渴望去20%里找机会,有时候,真的该掂量掂量自己的交易能力。

创业板的开通规则,2年证券开户,最近20个交易日,平均账户资金10万。

科创板的开通规则,最近20个交易日,平均账户资金50万。

还有一个所谓的风险评测,要达到积极型,才能开通创业板和科创板。

说白了,就是要有风险承受能力,否则就不要去参与高风险的投资。

在注册制之下,不建议去参与创业板,科创板,因为风险真的很高。

注册制本身,放宽了上市公司入场的门槛,鱼龙混杂的公司入场,就会更多。

原本就有很多忙着套现的公司入场,这下子门槛一松,就更多了。

业绩不理想,亏损的公司同样急着上市圈钱,何年盈利更是未知数。

这对于散户的选股,更是极大的考验。

除此以外,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投资,还会面临以下几大难题。

首先,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散户占比较少。

创业板2年的门槛,让新入市的散户望尘莫及。

10万的门槛虽不高,也阻挡了一批资金量小的小散。

散户占比越低的市场,散户的赚钱难度就越高。

本质上,散户很难赚到主力的钱,赚的大部分都是散户的钱,也就是散户割散户的韭菜。

当整个市场里参与的散户很少的情况下,赚钱的概率自然就会变低了。

至少最近几年,在创业板施行20cm之后,创业板、科创板的赚钱效应,其实是明显下降了。

那些短期炒作的大牛股,都是以主板为主。

散户参与的少,主力资金参与意愿都开始骤然下降了,尤其是科创板。

其次,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蓝筹股占比低。

这两个板块,都是一些新兴技术企业,蓝筹股占比其实是很低的。

虽说有些投资者并不认可蓝筹股,但不可否认的是,蓝筹股的赚钱效应,赚钱概率,肯定是远高于普通科创板和创业板个股的。

毕竟,这两个板块里,那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都是要打问号的。

投资中,配置蓝筹股的价值,从稳定性和盈利性上来看,是高于科创类个股的。

让普通小散去这些看不懂的科技类公司里找机会,还不如在蓝筹股里找找赚钱的可能性。

但凡是赚钱比例比较低的市场,还是要更多更谨慎一些。

还有,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做市商比较多。

创业板和科创板,主力资金不炒作,但是庄家却不少见。

这里的庄家,其实就是做市商。

之所以做市商很多,就是因为资金流动性匮乏,容易导致股价大起大落,所以引入了做市商机制。

一方面是方便了大股东的流动性变现,不论是质押还是减持。

另一方面,做市商也能在市值管理中,分到一杯羹。

做市商机制的引入,其实对于散户更加不友好,做市商的高抛低吸,就是赤裸裸的薅羊毛。

所以,在这两个板块里,散户的生存空间,其实是会被压缩的。

最后,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行业风险较大。

这两个板块,其实都是主要为了扶持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

而科技类的上市公司,就有些鱼龙混杂了。

要知道,低净利润,低营收就能上市的公司,不一定具备什么核心技术。

那些上市后市值仅有20-30亿的公司,可能就是一个起步公司,什么真正的核心都没有。

还有很多亏损上市的企业,即便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上市公司什么时候能真正赚钱,也依旧是未知数。

就是这样的企业,对于有一些一窍不通的投资者来说,风险是非常大的。

而且,这些刚崛起的上市公司,就连背后的行业,也可能会受到时代的冲击,不知道哪天就走下坡路了。

殊不知,你以为是去创业板和科创板捞鱼的,其实是去填坑的。

这两个板块,在注册制下,每年上的新股特别多,新入市的韭菜,根本都填不上这个坑。

虽说这两个板块里,也确确实实出了一批非常不错的上市公司,但如果按占比来看,仍旧是凤毛麟角。

注册制到来的今天,市场的新股发行脚步,注定是不会停下来了。

越多的中小型企业,会趁着政策的东风,来到公开市场进行融资。

这么说吧,越来越多的垃圾公司,也趁着混乱上市了,这个无法阻止。

这个时代,就是一个鸡犬升天的时代,而投资者需要做的是在鸡群里找凤凰,在犬群里找战狼。

不要去怨天尤人,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适应注册制是一种必然。

投资是自愿行为,也没有人拿刀架在你脖子上,让你买买买。

本质上,在流动性差的市场里,资金会更倾向于价值投资,更注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也就是说,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未来,依旧是优质上市公司撑起来的,而不是什么概念撑起来的。

对于新入市的投资者,不妨先耐心的花点时间,研究一下这两个板块的底层逻辑,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开通去做投资。

不是因为资金量大小,就一定要选择某项投资。

在投资之前,先要考虑自己对于这个投资的认知有多少,预估自己的胜算又有多少。

股市很残酷,盲目冒进的结局,就是一无所获,甚至是巨额的亏损。

尊重规则,你错失的看似是机会,实则是规避了潜在的风险。

谋定而后动,要学会在博弈中,寻找优质的投资机会,真正分享到时代的红利。

0 阅读:0
逸风看盘

逸风看盘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徐伟东 编号S11301220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