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啃老,在家里多添一双碗筷,用点水电煤气

妍老板的文字与生活 2024-09-18 11:13:08

还记得我读大学那会,家里人就总开玩笑说:“你好好读书毕业找个好工作,别回来啃老就行。”

谁知道,我竟然也在30岁的时候,度过了一段啃老的时光。

其实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从国外留学回来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在大城市熬不下去,他们都选择回家躺平靠父母养着。

但我仔细琢磨,其实“啃老”也分真假,也分级别,有些啃老现象已经到了令人嗔目结舌的地步,有些却透露着一股微微的暖意。

虚假的啃老:日常琐碎中的温暖

说到虚假的啃老,我身边就有朋友A符合这个情况。A研究生毕业后没急着找工作,他一心想出来创业,但还在摸索中,就暂时“赖”在家里吃住。

没错,他多用了点水电,多添了双碗筷,但可以帮爸妈分担家务,晚上一起看电视聊聊天。这份陪伴,对很多父母来说,也非常珍贵。

这种“啃老”对于双方而言,可以说是一种情感的依赖,当然也是子女在适度给自己缓解压力。年轻人在外打拼不易,就算偶尔回家蹭个饭,蹭个床,也不丢人。

而且,很多年轻人也不是完全依赖父母,他们有的会在线上做些兼职工作赚点零花钱,有的会帮父母打下手打理自己家小生意。

这样的“啃老”,更像是生活中的小插曲,虽花了父母的钱,但也确实能偶尔帮衬父母。如果尚在家庭开销的接受范围之内,我倒觉得双方可以商量着来。

真实的啃老:无底洞般的压力

反观真实的啃老,那可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有不少创业青年,雄心壮志地向父母借了几十上百万启动资金,结果折腾一番后,钱没赚到,反而把家底都赔了进去。

这还不是最糟的,甚至有的人创业失败后,欠下巨额债务,还不断向父母索取,认为父母对ta无条件的支持是应该的。

还有人为了结婚,硬是要父母卖房卖车凑钱,就为了满足女方提出的彩礼要求。

这种“啃老”,才是真正让父母崩溃的,而且对整个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它不仅掏空了父母的积蓄,还可能让整个家庭陷入经济危机,甚至情感危机。

父母辛苦半辈子攒下的钱,本想用来养老,结果却成了子女冒险的赌注,这种落差,谁能承受得了?但听到子女开口要借钱,很多父母又狠不下心来拒绝,到头来只能认命。

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极端现象,我认为原因有:

经济压力:如今高房价、高物价让年轻人喘不过气来,靠自己买房买车成了奢望,只能寄希望于父母。而且很多人被催婚催生之后压力倍增,工资根本不够用,也只能靠父母倒贴或者帮忙带娃。

攀比心理:部分年轻人爱跟旁人比较,认为别人有新房新衣服包包,自己也要有,一直打肿脸充胖子,主打无节制消费。谁知每次到最后还款日,只能求着父母给ta还上。

传统观念: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父母愿意为子女付出一切,但这种“无私”的爱,有时也会酿成大错。

那如果真的面临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如何改变呢?

作为子女,得先学会独立。成年了,就该有自己的担当和责任,别总想着依赖父母。同时,也要理解父母的难处,多沟通,多交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作为父母呢,也得学会放手。虽可给予子女适当的支持和建议,但不能一直为他们的人生兜底。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在挑战中坚强。

长期以来,“啃老”这个词一直是子女们心中很敏感的字眼,生怕自己跟它沾上边,我也不例外。

但如今我觉得,不管是虚假的啃老还是真实的啃老,关键还是看背后的动机和结果。如果你始终在奋力前行,只是遇到困难停一停,需要父母扶一把,我相信他们会由衷地理解你。

先放下心中的包袱,大胆地往前走吧,相信自己,一定会越来越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