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好吃的“早餐”是什么?我2年打卡8次,良心推荐这10种

风烟食录 2025-01-16 10:05:35

声明:本内容已开通全网维权,严禁抄袭、复制或搬运,一经发现,必追责。

成都,承载着数千年历史底蕴的 “天府之国”都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遥溯古蜀时期,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为饮食文化的萌芽提供了丰饶土壤。彼时,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驯服岷江水患,水旱从人,使得成都粮食产量颇丰,六畜兴旺。

《华阳国志》有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农桑之盛,为饮食奠定根基,百姓安居乐业,开始钻研食材烹饪之法,初步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饮食风貌,或蒸煮,或炙烤,简单质朴却满含生活智慧。

秦汉,成都与中原交流渐多,饮食文化亦在交融中升华。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名动天下,才情背后,是彼时成都士大夫阶层宴饮之风盛行。席上佳肴美酒,种类渐繁,烹饪技艺汲取各方精华,香料运用更为精妙。

至唐宋,成都繁华更甚,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都会。诗圣杜甫寓居于此,留下“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的佳句,生动描绘出当地食材的鲜嫩水灵,从江鲜到山珍,从蔬果到粮油,丰富多样,为厨师施展拳脚提供无尽素材,川菜体系在这一时期得以初步构建,味型多样开始崭露头角。

成都人闲适悠然,茶馆遍布街巷,“龙门阵”声此起彼伏。茶馆不仅是品茶之地,更有各类小吃相伴,龙抄手、钟水饺等琳琅满目。午后暖阳下,人们慢品美食,谈天说地,这份惬意融入食物之中,化作独特滋味。

逢年过节,阖家团圆,火锅蒸腾,热辣鲜香间是亲情纽带;婚丧嫁娶,坝坝宴摆开,九斗碗呈上,邻里乡亲围坐共享,延续世代情谊,饮食成为凝聚人心、传承民俗的关键纽带。

时至今日,成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担担面、麻婆豆腐等经典川菜香飘海外,街头巷尾的串串香、冒菜,以亲民之姿迎八方来客。

那您知道,成都最好吃的早餐是什么吗?我2年打卡了成都8次,认为成都最好吃的“早餐”是这10种,良心推荐,当地人都说好吃。

1:龙抄手。作为四川省成都市的一道传统小吃,承载着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当时春熙路上的“浓花茶社”里,几位股东张光武等人商议合资开设一家抄手店,取名“龙抄手”,寓意吉祥如意、事业昌盛。

龙抄手在当地极受欢迎,不仅是因其鲜美的口感,更在于它精细的制作工艺。抄手皮选用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经过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既韧性十足又易于入口。上等猪腿肉经过精细的捶、宰、拌等工序,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生抽、蚝油等调料,搅拌至肉馅有粘性,确保口感鲜嫩滑爽。

包制时,师傅们将馅心包入皮中,形成独特的菱角形状,既美观又易于煮熟。煮熟后的龙抄手,搭配上由鸡、鸭和猪骨熬制而成的浓汤,汤汁白浓香醇,与皮薄馅嫩的抄手相得益彰,令人回味无穷。

2:肥肠粉。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末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最初在成都双流县白家镇流行,由挑夫们挑担摆摊售卖,随着时间的推移,肥肠粉逐渐在市井小巷中流传开来,成为秋冬时节成都街头的一道独特风景。

肥肠粉在成都的受欢迎程度极高,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其身影,甚至可以与重庆酸辣粉相提并论。一碗正宗的肥肠粉,选用上等的红薯粉,经过精细制作,粉条晶莹剔透、口感细腻。

汤底是肥肠粉的灵魂,通常由猪骨、肥肠等熬制而成,加入姜块、葱花、花椒等香料,小火慢炖至汤色奶白,香气四溢。肥肠经过特殊的清洗和炖制工艺,去除了异味,炖至透白,口感软糯。

搭配红油辣椒、酱油、芽菜、芹菜粒、醋、葱花、油酥黄豆、胡椒粉等灵魂调味料,每一味都按比例调配,口味丰富,层次分明。吃上一口,粉条细软爽滑,吸收了肥肠和汤汁的味道,麻辣可口,肥肠的卤香细腻,滑爽耐嚼,让人回味无穷。

3:锅盔。其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相传,当时的蜀国士兵为了行军方便,将面团贴在头盔上烤熟食用,这便是锅盔最初的由来。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锅盔店随处可见,无论是清晨的街头巷尾,还是繁忙的市集,总能闻到那诱人的锅盔香。

成都锅盔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口味丰富。常见的有军屯锅盔、红糖锅盔、椒盐锅盔等。军屯锅盔以其厚实的口感、金黄的色泽和酥脆化渣的特点著称,通常搭配肥肠粉一同食用,成为成都人早餐的经典组合。

红糖锅盔则以其香甜的口感和软糯的内馅受到人们的喜爱,咬一口,红糖的香甜在口中化开,温暖而满足。椒盐锅盔则以其独特的椒盐风味和酥脆的口感,成为许多人早餐或下午茶的首选。

4:担担面。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担担面最早由自贡小贩陈包包于1841年创制。

当时,成都的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挑着担子的小贩,他们沿街叫卖着用面粉制成的面条,搭配着炒制的猪肉末和特制的麻辣酱料。由于这种售卖方式独特,面条也因此得名“担担面”。

担担面,形态细薄有筋道,搭配着炒制的猪肉末和特制的麻辣酱料,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麻辣鲜香的口感在舌尖上跳跃。酱料通常由辣椒油、花椒油、芝麻酱、蒜泥、酱油等多种调料混合而成,每一种调料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担担面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却也讲究技巧。首先,将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后捞出备用。接着,炒制猪肉末作为面臊,炒制过程中加入甜面酱等调料,使其呈现诱人的茶色并微微吐油。

与此同时,准备一碗调料,包含盐、味精、酱油、醋、辣椒油、香油、白糖、碎米芽菜、葱花等,甚至可以加入花生碎和芝麻粉增香。

最后,将煮熟的面条捞入已调味的碗中,撒上炒好的猪肉末面臊,一碗热腾腾、香气扑鼻的担担面便完成了。

5:甜水面。甜水面起源于清代成都,最初只是街头小摊贩的一种普通面点,因价格实惠且口感独特而迅速流行。其历史可追溯至数百年前,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改良,甜水面逐渐成为了四川小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成都,无论是繁华的市区还是热闹的夜市,都能找到售卖甜水面的店铺或小摊。甜水面的受欢迎程度,不仅体现在其广泛的受众群体上,更在于那份独特的甜辣口感,让人一尝难忘。

甜水面的形态粗犷有嚼劲,面条通常较粗,手工制作而成,富有弹性。其口味甜中带辣,辣而不燥,甜而不腻,完美融合了红糖的甜、辣椒的辣、花椒的麻以及酱油的香,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味。

制作甜水面,首先需要准备手工面条,选用高筋小麦粉揉成光滑面团,再擀制成粗面条。接着,调制甜水酱,将红糖、酱油、花椒油等多种调料混合熬制至浓稠。

面条煮熟后捞出,淋上特制的甜水酱,再撒上花生碎、蒜末、辣椒粉等配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甜水面便完成了。

品尝时,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面条的筋道和酱料的浓郁,甜辣交织的口感在舌尖上跳跃,让人欲罢不能。

甜水面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味道的平衡与层次的丰富,既不过分甜腻,也不过于辛辣,恰到好处地刺激着味蕾,带来一种温暖而满足的味觉体验。

6:赖汤圆。其历史可追溯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老板赖元鑫始创。

起初,赖元鑫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逐渐在成都有了名气。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深受顾客喜爱。

后来,赖元鑫在总府街口买下了一间铺面,正式坐店经营,并将店名定为“赖汤圆”。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赖汤圆已经成为了成都乃至全国知名的特色小吃之一。

赖汤圆的形态小巧玲珑,有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形态,每种形态的汤圆都精致可爱。其口味以甜为主,甜香油重,同时加入了适量的香油,使得口感更加香浓可口。

馅料也非常丰富多样,有黑芝麻、玫瑰、冰桔、枣泥桂花、樱桃等多种口味可供选择,每种口味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7:豆花,是一款历史悠久、深受喜爱的传统小吃。在四川,豆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成都的街头巷尾就有小贩摆摊卖豆花。随着时间的推移,豆花逐渐成为了成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豆花的形态洁白如玉,口感细腻滑嫩,入口即化。其口味则因地域和店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偏甜,有的偏咸,还有的会加入辣椒油等调料,增添一份独特的风味。

但无论如何变化,那份细腻滑嫩的口感和独特的豆香始终是豆花的灵魂所在。

8:鸡杂面。在成都,无论是繁华的市区还是宁静的小巷,都能找到售卖鸡杂面的店铺或小摊。其受欢迎程度,不仅体现在每日络绎不绝的食客上,更在于那份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让人一尝难忘。

鸡杂面的形态多样,面条筋道滑爽,鸡杂处理得干净且口感鲜嫩。其口味则以鲜香麻辣为主,辣而不燥,麻而不木,搭配着面条的滑爽和鸡杂的鲜嫩,每一口都充满了层次感和满足感。

制作鸡杂面的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

首先,选用新鲜的鸡杂,包括鸡胗、鸡肝等,经过精心处理和清洗,去除腥味和杂质。然后,将鸡杂切成小块,用秘制调料腌制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收调料的香味。接着,将面条煮熟捞出,放入碗中备用。

同时,热锅凉油,放入腌制好的鸡杂快速翻炒至变色,再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等调料炒出香味。

最后,将炒好的鸡杂和调料倒在面条上,撒上葱花、香菜等配菜,一碗热腾腾、香气扑鼻的鸡杂面便完成了。

9:脆绍面。脆绍面由担担面衍生而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或更早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脆绍面逐渐融入了成都的饮食文化,成为了当地人早餐桌上的常客。

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无论是繁华的市区还是热闹的夜市,都能找到售卖脆绍面的店铺或小摊。

脆绍面,面条筋道滑爽,脆绍颗粒分明,色泽金黄。其口味则以香辣爽口为主,脆绍酥脆可口,面条吸收了汤汁的精华,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香味。

辣椒油的香辣、酱油的咸鲜、葱花的清香以及脆绍的酥脆,多种味道在口中交织,令人回味无穷。

制作脆绍面并不复杂。首先,准备猪肉臊子,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小丁,放入锅中煸炒至金黄酥脆,再加入适量的辣椒面、花椒粉、盐等调料翻炒均匀,制成脆绍。

接着,将面条煮熟捞出,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酱油、辣椒油、葱花等调料,再铺上炒好的脆绍,一碗香气扑鼻的脆绍面便完成了。

尝时,面条的筋道和滑爽与脆绍的酥脆可口相互映衬,辣椒油的香辣和酱油的咸鲜在口中交织,令人欲罢不能。

10:怪味面。怪味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都的老面馆“师友面”的“什锦煨面”,经过演变,形成了如今独具一格的口味。

其名称便揭示了其特色——味道复杂多变,令人称奇。在成都,怪味面是早餐桌上的明星,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悠闲的市民,都常常会选择一碗热气腾腾的怪味面来开始新的一天。

怪味面之所以令人难以忘怀,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形态与口味。面条筋道滑爽,汤汁浓郁鲜美,浇头丰富多样。口味上,麻、辣、鲜、甜、酸、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难以言喻的复合味道。

制作怪味面,需要精心准备面条和调料。面条通常以面粉为原料,经过揉面、擀面、切面等工序。

而调料则是怪味面的灵魂所在,包括猪骨熬制的高汤、海鲜干货(如虾米、牡蛎等)提供的鲜美味道,以及辣椒油、花椒粉、白糖、醋、酱油等多种调味料调制的复合味道。

好了,今天就这样,我是风烟食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我们要坚守信念与梦想,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与挫折。努力追求理想和目标,为自己书写精彩人生故事。经过风雨洗礼,才能欣赏到彩虹的美丽。陌生人,加油呀……

0 阅读:0
风烟食录

风烟食录

风烟袅袅传古韵,食录点点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