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苑幽香》这类实寄封在“玩邮人”的眼里很受青睐

山房路文化 2024-04-15 00:06:42

世界上谁也无法统计出每天通过邮政系统投寄了多少封信函。邮票、邮戳一直都被视为不可重复使用。无论是什么地方,只要有人居住,就会有邮路。昨天的信函,今天已成为历史。收藏实寄封就是收藏历史。林林总总一大堆的概念、观点似乎早就成了鸡肋。90后开始,他们不再关心什么是“邮”?“邮”是什么?在新生代的眼里,花花绿绿的邮票就是印刷品、实寄封是占地方的垃圾,都是老人家的玩具。

笔者藏品

这枚湖北赵李桥供销社修理部寄上海的挂号实寄封正面:盖有“箱出”、“非2局界”、非31局界”、“32支”4枚红色附戳;用蓝色圆珠笔手书“30局”(又被划掉)、红色圆珠笔手书“257”并贴“蒲圻赵李桥第0146”挂号签;背面:销盖1986.1.16/17/18/19四枚投递戳和两枚投递员私章。一封信被四个不同的支局转递四天。面对这些真实自然的信息,谁不会为邮递员认真、敬业的职业操守而感叹?

笔者藏品

1978年开始落实政策、拨乱反正、平反昭雪。各种信函量大增,偏远地区邮票出现售罄。新补充邮票未到达之前,将一枚邮票对剖开成为两枚使用,既保证了邮资的收入,又保障了投寄人的需要。这种办法在历史上福州、长沙都曾使用过,并因此而产生了十分了得的“珍邮”(对剖票)。这枚自安徽濉溪县杨柳公社许郜大队王浅北生产队寄往甘肃市重工业局要求落实政策,恢复公职的信函盖有生产队、大队、公社三级公章,所贴邮票是T26.8分(炼焦)。邮票被撕开,只使用了上半截(含8字的一半),销盖整圆的邮政日戳及红色落地戳。显而易见,不是欠资、不是投寄人所为。这种操作,只能解释为邮局或代办所邮票售罄,采取对剖办法来解决自身及投寄人双方的利益。

笔者藏品

邮票一经销盖不能重复使用。这枚实寄封的邮票左下角有明显销盖痕迹。特殊时期,规定销盖邮政日戳不得盖在领袖的头部、面部。所以出现一票重复使用例。

笔者藏品

军事代表办事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军工生产、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派出机构。军事代表办事处设主任、政治委员各1人,下设若干业务部、处,辖若干军事代表室。正面:“秘密”编号84﹟、贴“上海机要通信7727”标贴。背面:八方型“机要通信 邮资已付 1989.9.2 上海”,三枚收发专用章。

笔者藏品

观点鲜明、表达心声的邮政宣传副戳。

笔者藏品

收藏界一直有恪守真、精、新、奇、稀的原则。

笔者藏品

朋友在英国拍卖会上所获,转让给笔者。名副其实的回流封。人类特殊时期的记录及见证。

珠海市民胥先生

注:所刊图片之实物均系笔者自藏品

0 阅读:0

山房路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