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苏德辰发现“地震丘”
嵇少丞研究“流变学”
苏德辰
苏德辰,出生于196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国土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2023年,苏德辰申报的《北京地区中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中的古地震记录》获得资助。
苏德辰发现了“地震丘”,这非常有研究价值!
嵇少丞
嵇少丞出生于江苏盐城,南京大学77级本科, 1982考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83年赴法国留学,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曾获法国科技部最佳博士论文奖和德国洪堡研究奖等科技奖励。
黄土与砾石
嵇少丞近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地球材料流变学、显微构造、变形机理和岩石物性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为运用和发展现代构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地壳和上地幔构造变形的动力学过程而勤奋工作并作出了一些贡献。
鸭嘴龙足迹化石(局部)
嵇少丞对苏德辰研究北京西山的“蹄窝”非常好奇。事实上,所谓的“蹄窝”与“壶穴”有着本质的区别。至于“壶穴”的形成与陨石坑冲击波层流逆掩形成的地质构造有关,根本就不是“冰川运动”的结果。
古生物尸体化石中骨骼烧蚀后形成的洞
《科学网》拉黑嵇少丞是没有理由的,苏德辰也不该只研究“驴蹄印”!
附:陨落地质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