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明军与八旗兵在野战中的交锋,往往以明军的失利告终,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因素。
彼时的大明王朝,如同一位迟暮的老者,肌体内部早已千疮百孔,而对外则面临着新兴满清势力的凌厉攻势。
明朝的文官体系,自古以来便倾向于以修建防御工事作为边疆治理的主要手段,这种偏好,并非毫无缘由,在史书中,那些边疆大吏的功绩往往与边墙、堡垒、城池的修建紧密相连。
这些工程不仅直观展现了官员的作为,更是他们政绩的硬指标,相较于练兵这一耗时费力且难以直观展现成效的工作,修建防御工事无疑是一条更为便捷、更为“光鲜”的仕途之路。
这种重物轻人的做法,却为明军的野战能力埋下了致命的隐患,边疆的文官们将大量财政资源投入到这些看似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上,却忽视了士兵的基本生存需求。
军饷拖欠、粮草不济,士兵们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更何谈为朝廷卖命,在这种背景下,明军的士气低落、战斗力低下,面对八旗兵的铁骑,往往一触即溃。
愈加讽刺的是,这种畸形的行政模式还催生了一种潜规则:官员们通过修建防御工事来捞取政绩和好处,而士兵们的生死则被视为无足轻重。
这种风气在明朝末年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明军野战能力的全面崩溃,当然,将明军的失败完全归咎于文官体系是不公平的。
明朝末年的政治腐败、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等因素都加剧了明军的困境,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官体系中的这种重物轻人、忽视练兵的做法,无疑是明军野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萨尔浒之战等关键战役中,明军虽然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但在战术、士气、装备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八旗兵。
明军的指挥官们往往缺乏灵活多变的战术思维,过于依赖传统的防御工事和人海战术,结果被八旗兵以少胜多、以奇制胜。
明军的连续败北,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失利,更是士兵们心中信念的崩塌,每当夜幕降临,军营中总能听到低沉的叹息,那是士兵们对未来的绝望与无助。
他们的眼中,曾经的光芒已被无尽的黑暗所取代,每一次战斗,都像是在为自己的命运做无谓的挣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登基仿佛为明朝带来了一丝曙光。
他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一个内外交困的烂摊子,现下,关宁海军成了明朝最后重要的防线,领军人毛文龙深知,要想在辽东立足,就必须依靠辽民。
毛文龙是当时的一员大将,他采取“收辽人以复辽土”的策略,这些辽民,因为努尔哈赤的残酷政策而逃离,他们渴望复仇,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
毛文龙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基本盘,将他们编为行伍,练得骁勇善战,在毛文龙的带领下,这些辽民成为了东江镇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每一次出击,都像是在向后金宣告:明朝并未放弃!
可好景不长,皇太极的上台,改变了这一切,他实行了一系列宽待汉人的政策,试图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这些政策,确实起到了效果,辽东汉人对后金的反抗热情逐渐降低。
他们开始接受后金的统治,甚至有人开始为后金效力,这对于毛文龙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的基本盘被削弱……
皇太极是何许人物,大清的领头羊,他一举攻占平壤,打破了明朝与朝鲜人的关系与信任,于是朝鲜人开始调头,指责毛文龙贪财好色、畏死不前,甚至将其比作禽兽,这样的言论,无疑是对毛文龙的一种极大的侮辱和打击。
东江镇的困境,还远远不止于此,为了维持军队的开销,明军不得不进行海上贸易,然而,随着后金的崛起和朝鲜的背叛,海上贸易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毛文龙曾经稳定的财源和物资供应线被切断,他不得不依靠抢劫和掠夺来维持军队的运转,这样的行为,不仅让毛文龙在士兵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也让他的盟友和敌人对他产生了深深的疑虑和不满。
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文龙所部的战斗力也逐渐下降,而崇祯皇帝虽然对毛文龙抱有厚望,但面对国家内部的腐败和动荡,他也无力回天,最终,明朝的灭亡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命运!
为了挽救明朝,这些个人英雄没少吃苦受累,但为啥明末老吃败仗,这跟“家丁”制度也是千丝万缕的关系,可家丁数量有限,最多五千,骑兵更少,才一千左右。
有人肯定要问:那为啥不多养一点,说白了就是没钱,养马、造铠甲,都是烧钱货,这就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家丁损失后难补充,二是明军战斗力时强时弱,像薛定谔的猫。
我们再看看后金,全民皆兵,待遇还丰厚,比如孔有德就屁颠屁颠的投降了,明军一开始还想用对付蒙古人的火器战术打满八旗。
可惜,努尔哈赤曾是李成梁的亲兵队长,你这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嘛,人家早就对这套战术门儿清了,而且后金还搞出了:棉甲和楯车,这两大秘密武器加持,明军即使单兵虽勇,但整体战略和待遇都不如后金。
长期以往,吃瘪也就在所难免了,回首那段历史,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明朝能够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关注士兵的基本需求和权益;如果明朝能够有一个英明的君主和一群忠诚的臣子来共同治理国家……是否会不同呢?
问题是,历史的车轮早已经滚滚向前,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主要信源:
国家人文历史2025-01-14 关于:“明末的海上奇兵战略,为什么没能扭转辽东战局?”的报道
趣历史网 2025-03-08关于:“明朝拥有的军队达到200多万 他们为什么打不过数万八旗军队”的报道
阅读时代杂志 2025-03-02 关于:“‘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是真的吗?”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