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希尔顿集团在华开业酒店数量突破了800家,覆盖10大品牌和250多个目的地;洲际酒店集团也迈入了在华开业800家的新征程;2024年,万豪集团签约161个项目,近31,000间客房,创历史新高……伴随着中国经济和旅游酒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酒店集团将中国视为全球战略的关键市场。
国际高端酒店在中国市场开疆拓土的同时,在经营政策、品牌、营销和人才管理等方面也纷纷做出本土化调整。然而,酒店行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品牌本身,其本质上是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直接影响酒店的成本、运营和服务质量。高端酒店本土化的进化竞赛,正从品牌运营层面向供应链纵深挺进。
在过去,中国酒店行业的供应链发展尚显稚嫩,本土供应链体系尚未完善。国际供应链凭借其相对严苛且成熟的标准,在品质把控等方面占据着明显优势。因此,为保障品牌价值与产品质量,国际高端酒店大多倾向于国际供应链品牌。然而,时移世迁,如今的中国本土供应链已实现了质的飞跃,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TCL、云迹、恒洁、徕芬、欧佩、阿迪纳兰、喜临门、玫瑰岛等一批卓越的国内供应链企业崛起,以创新驱动发展,在技术、品质、服务等多方面不断突破,在多个关键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准,成功跻身国际一线品牌阵营。
2025年2月20日,TCL正式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即“TOP计划”,是国际奥委会全球最高级别的合作伙伴,获得这一身份,代表着合作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实力和影响力。2024年,TCL电视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14.8%,以2,900万的数量位列全球品牌第二、中国品牌第一;云迹科技的复合多态机器人“UP”,作为当下市场首款产品入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复合多态机器人(2024)》,标志着酒店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与创新发展;恒洁携手知名设计师谢英凯联袂打造的“恒洁H-SPACE”设计空间,连续获得美国缪斯设计奖(MUSE Design Awards)与荷兰FRAME AWARDS构架设计奖,成为中国设计在国际顶级美学殿堂的高光代表;阿迪纳兰则成为杭州亚运会的官方香薰供应商,向世界展示中国空间香氛的魅力……
▲图注:TCL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
越来越多的国际高端酒店将本土优质供应链企业纳入自身的采购体系。例如,恒洁已入驻重庆万豪等国际高端酒店;徕芬已入驻三亚亚特兰蒂斯等国际高端酒店,并与洲际、香格里拉等知名酒店集团达成合作;TCL也已与希尔顿、万豪国际、洲际、温德姆、雅高等国际高星酒店集团达成深度合作,为希尔顿旗下超过400家酒店提供了定制化的智能电视及解决方案。
事实上,这些本土供应链企业能受到国际高端酒店的青睐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质优价宜、定制服务、契合市场需求、高效响应。
首先,质优价宜,彰显提质增效优势。本土供应链企业能够在满足高端酒店品质要求的前提下,凭借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优化,助力酒店运营管理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目标。
在徕芬智能制造的战略布局下,已实现大部分产品的电机、注塑、主控板等80%以上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通过优化自营供应链,在压缩成本的同时保障产品的品质与创新;再看 TCL,其将电视和蓝牙网关功能合二为一,并联合广电相关部门推动电视和机顶盒合二为一,不仅简化了酒店的设备配置,还降低了设备采购和后期维护的费用;阿迪纳兰的雾化专利技术将香氛颗粒雾化至40-60纳米,在相同空间内,使用香氛机设备更少,且相比同类型设备,节省精油消耗30%-50%。
其次,定制服务,打造高端差异化。能够在精准契合酒店品牌的统一性的同时,凭借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助力国际高端酒店打造独特且高品质的客户体验。
阿迪纳兰打造了清晰的香氛定制流程,对品牌进行深度扫描,通过香氛设计、点位设计、测试评估到项目实施,让香味和品牌形象保持一致的同时,营造出独特的嗅觉记忆锚点,带来差异化空间体验;玫瑰岛首创的“高端全卫定制系统”,以“一卫一定制,所见即所得”为核心价值,秉承“同风格同色系,一体化设计”为理念,不仅可以量身打造用户偏爱的全卫空间,还具备套系化设计的能力;TCL华星则能够根据酒店的具体需求,提供从屏幕尺寸、显示功能到系统集成的全方位定制服务,充分满足酒店在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应用需求。
▲图注:阿迪纳兰专业工程师为客户安装调试设备
再次,深度洞察,精准契合本土需求。中国消费者对于本土产品的消费偏好日益增强。根据红杉中国的调研报告,过去三年内,在几乎所有品类中,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偏好度均高于海外品牌。这种偏好不仅源于本土品牌质量和性价比的提升,还因为本土品牌更能抓住中国消费者的“痒点”和“痛点”,满足特定需求。
譬如,恒洁发起“这空间很中国”改造计划,与知名设计师合作,通过融入现代中国文化、中国设计力量、国货卫浴产品等元素,打造富有本土特色,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卫浴空间。
最后,高效响应,保障服务灵活可靠。由于长期扎根本土市场,本土供应链品牌在服务支持和响应速度上更具灵活性,能够为国际高端酒店提供高效、可靠的服务保障。
TCL 华星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其拥有强大的供货能力,供货响应时间从30天缩短至最快15天。此外,TCL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覆盖全链条的售后服务体系,配备了30000多名技术工程师,拥有5000多个服务网点。通过全天候呼叫中心和7×24小时运维支持,为酒店提供持续的服务保障。
可以看到,本土供应链企业的崛起,已经能为国际高端酒店的本土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然而,要想跟上国际高端酒店的深化布局,与之同频共振,本土供应链企业必须精准捕捉行业趋势,塑造出与市场需求紧密契合的特色与竞争力。
其一,践行绿色使命,加速低碳转型进程。绿色供应链不仅降低酒店运营的环境风险,还可吸引注重可持续消费的高净值客群。本土供应链企业积极响应ESG理念,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助力酒店业打造可持续旅行方式。
以徕芬为例,其研发的高速吹风机采用自研自产的高速无刷电机,大幅提升了干发效率,为酒店客群带来高效舒适的吹发体验,还降低了能耗。优化风道设计,减少噪音污染,满足酒店对于能耗与噪音污染的双重环保需求。
▲图注:徕芬高速吹风机
欧佩则在供应链管理中引入环保资质和绿色工厂标准,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并推出了“可持续旅行商店”,通过环保公益行动为旅行者提供可持续消费产品,还通过在酒店前台、客房、浴室等空间传递环保理念,提升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其二,深化生态协同,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共生”。单纯的产品供应不再满足高端酒店日益复杂的需求,酒店更需要完整的解决方案。因此,本土企业需跳出传统供应商角色,以生态思维参与行业价值重构。
通过TCL电视屏幕,住客可以向云迹机器人提出服务需求,甚至还实时查看机器人的送物轨迹;此外,住客还可以查看洗衣房是否空闲,在线预约洗衣服务,查看洗衣状态,并且系统会实时提醒洗衣完成。这种合作之下,各产品不再是孤岛,建立起紧密的交互链接,实现了产品间的高效协同。
▲图注:通过TCL电视屏幕实时查看机器人的送物轨迹
其三,推进全球化布局,构建双循环竞争力。随着酒店行业的全球化发展,国际化已成为本土供应链企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本土供应链企业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保持竞争力,还要积极布局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与国际酒店集团的全球拓展同频共振。
近年来,梦百合、慕思等家居企业加速国际市场的布局,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慕思股份拟通过旗下子公司2.5亿元收购新加坡家居企业MIPL100%股权,及其印尼工厂PTTC的全部资产。此前,梦百合先后收购了西班牙床垫零售企业MATRESSES,以及美国西海岸的家具综合零售MOR。
而TCL自1999年在越南迈出国际化第一步后,凭借战略性扩展,已在全球建立了38个制造基地和46个研发中心,销售网络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2023年5年间,TCL海外营收从590亿元增长到1253亿元,年均增长17.6%。
可以看到,如今的本土供应链企业,凭借其深刻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已经展示出与国际高端酒店未来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的竞争优势。不难预见,在未来全球高星级酒店市场的版图中,它们将占据愈发关键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