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历史上,唯一被称“天可汗”的帝王,为何对他有此赞誉?

井普椿的独白 2024-10-08 15:53:31

从18岁起兵到29岁登基,李世民用短短11年时间完成了从平民到皇帝的华丽蜕变。

然而,他是如何凭借过人的胸襟和卓越的谋略赢得这一美誉的?

少年英才

《旧唐书·本纪第三·太宗下》评价唐太宗:“千载可称,一人而已。”话说得有点满,但也是据史而论的。

唐太宗的武功文治成就斐然,由其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大唐气象的文化之根,毫无疑问主要源自李世民。

视唐太宗为中国古代帝王的光辉典范,当会得到普遍认可。

据说,在太宗四岁时,有位自称擅长算命的书生预言太宗“必定济世安民”。

其父听后又喜又怕,因此给太宗取名为“李世民”。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幼时的李世民就表现出不同凡人之处:不拘小节,见解深远,聪明过人,处事果断。

时势造英雄。隋末之际,群雄纷起,波滚云涌,时代呼唤能够“济世安民”的英豪。

李世民十八岁带头起事,二十四岁平定天下,二十九岁坐上皇位。

从推动其父李渊起事、建立唐朝,到开启大唐初期宏阔气象,李世民表现出了罕出其右的格局、见识与谋略。

“天可汗”这一称号放在李世民身上确是再恰当不过。

在平定中原之后,唐太宗继续向西北用兵。

经过战争,朝廷终于平定突厥,唐太宗的威望在西北各民族之中得到了极大提高。

回纥等各族首领齐赴长安,纷纷要求唐太宗做他们的首领。

如此一来,唐太宗既是中原的“天子”,又是边陲各少数民族的“可汗”,合称为“天可汗”。

唐太宗配得上“天可汗”这个霸气的称号,他自有君临天下的强大气场。

唐太宗即位不到二十天,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带着十余万人马过来了,不是来庆贺而是来挑事的。

颉利事先打了如意算盘,认为唐太宗即位不久,一定会有机可乘。

东突厥军队一路打杀过来,到了距离长安仅四十里的渭水。

唐太宗闻讯,领军赶到渭水边的便桥。

唐太宗单骑到桥边,指名要颉利可汗出来对话。

唐太宗隔河对颉利喊话,指责对方违反约定、背信弃义。

颉利自知理亏,也折服于唐太宗的勇气与魄力,答应讲和。

两天之后,双方在便桥上重订盟约,颉利可汗退兵。

一语可退十万雄兵,唐太宗的王者之气可不是随便编写出来的。

用人之道:容人之量

特别能容人,也是唐太宗的显著标签。

屈突通、尉迟恭原是敌军将领,投向唐太宗之后都愿竭忠尽力;

马周、刘洎原与李世民关系疏远,而太宗赏识他们的才能并委以宰相重任。

尉迟恭(字敬德)的事迹比较典型。

他原是宋金刚的部下,战败之后率领八千人来降。

李世民仍让尉迟恭率领原有队伍,编入大军之中。

屈突通担心会发生变故,急忙前来报告,李世民表现得很淡定,并耐心地做屈突通的思想工作,强调相互之间要推心置腹,用人不疑。

后来,尉迟恭一直对唐太宗忠心耿耿,成为唐朝著名的开国功臣。

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还救了李世民一命。

当时,李世民策马追赶李元吉,不料衣服被树枝挂住,坠下马来。

李元吉见状,夺取弓箭就要射杀李世民。

幸亏尉迟恭及时赶到,李元吉撒手逃跑,尉迟恭弯弓搭箭,结果了李元吉的性命。

此外,从谏如流更是体现了唐太宗过人的胸襟与肚量。

唐太宗与魏徵的君臣合作,更是成为史上一段佳话。

魏徵曾是李建成的下属,任太子洗马。

魏徵为人正直忠诚,设身处地为太子着想。

他向李建成提议:李世民劳苦功高,战功赫赫,已对太子构成极大威胁,应尽早谋划,以防万一。

然而李建成到底不是李世民的对手,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

魏徵认命,但也不觉得自己有亏于心。

在唐太宗兴师问罪之际,魏徵回答得大义凛然:作为臣子,就理应为太子尽心尽责,肝脑涂地。

唐太宗深以为然,当即释放魏徵。

后来,又任命魏徵为谏议大夫。

唐太宗善于纳谏,并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与补救。

来看一则旧事。

皇后觉得郑仁基的女儿很不错,才貌俱佳,提议将其纳进九嫔。

唐太宗同意了,准备封册。魏徵得到消息后,极力劝阻。

魏徵强调郑家女儿已有婚约,不能破坏百姓之家的情谊。

唐太宗一听,当即停止册封,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责。

长孙皇后不幸早逝,唐太宗痛心不已。

两口子是结发夫妻,而且相敬相爱,唐太宗经历了中年丧妻之痛。

长孙皇后葬于昭陵之后,唐太宗仍是思妻心切,于是在禁苑里建了一座望楼,有空就爬上楼去,远眺昭陵。

一次,唐太宗带上魏徵一起登上望楼,并指着昭陵方向进行示意。

魏徵说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楚。

唐太宗再次强调,那就是昭陵啊。

魏徵听后说了句:我以为您在指献陵(唐高宗李渊陵墓),昭陵嘛我早已看见了。

唐太宗是聪明人,明白魏徵话里有话。

令人惊讶的是,唐太宗居然边哭边让人拆毁了望楼。

唐太宗乃武将出身,生性好动好玩,当上皇帝之后也难以完全避免。

一次唐太宗正在逗鸟,兴致正高。

突然发现魏徵远远走了过来,唐太宗反应速度快,赶紧将鸟藏在怀里。

魏徵看在眼里,却装作不知道。

拜见皇上之后,魏徵开始汇报,大约事项很多,谈话持续了很长时间。

唐太宗心里着急,但又不好强行中断对话,耐心听完了相关内容。

等到魏徵走后,唐太宗急忙掏出怀中之鸟。

由于里面氧气不够,鸟已经死了。

唐太宗勃然大怒,恨不得杀掉魏徵。

事后经长孙皇后一番劝勉,太宗平息了怒气,转而检省自身问题。

贞观之治:盛世景象

在如此恢宏的格局下,加上君臣齐心协力,大唐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可喜局面。

贞观四年,全国判处死刑的仅 29 人,刑罚差不多被搁置。

东到大海,南至五岭,百姓夜不闭户,往来旅客都不用随身携带粮食,天下一派太平景象。

贞观六年,唐太宗亲自审讯和记录囚徒的罪状,并释放犯有死罪的犯人共计 290 人,命令他们第二年秋天主动回来受刑。

结果,他们悉数返回,无一缺席。

唐太宗下令,免除他们的罪过。

唐太宗不仅心胸宏阔,而且深谙时势。

在不同时段,李世民总能深刻洞察历史走向,并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调整。

李渊被派至太原任留守,本是前去镇压农民起义的。

十八岁的李世民看到隋朝气数已尽,就劝说父亲带兵起事。

李渊颇为犹豫,考虑了很久,后来还是听从了李世民的建议。

事实上,年轻的李世民才是真正的主事人。

部队拉起来了,可是刚一打仗就遇到了大问题。

隋朝派出大将宋老生,率精兵两万驻扎霍邑,阻挡义军。

当时正遇上阴雨绵绵,粮食也快吃光了,李渊想退回太原。

李世民深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道理,一旦撤退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极力劝阻,但李渊不听,催促世民赶紧带兵出发。

李世民不肯放弃,在营帐外不停地哭泣,声音传进帐内。

李渊听后,又召世民进帐,问他为何如此。

李世民详细分析了利害关系:向前战斗必定胜利,后退一定会散伙;

一旦散伙,追兵将至,我们必死无疑。

李渊终于醒悟,不再退兵。

待雨过天晴,李渊带兵出击,经过一番激战,终于平定霍邑。

武德七年(公元 624 年),李世民与父亲再次产生分歧,讨论的焦点是迁都。

唐朝初期,边境一直不太安宁。

七年秋天,突厥两位可汗颉利与突利侵犯关中。

有人向高祖分析了形势,认为突厥之所以袭扰不止,只是因为京师当中有大量财物女子。

那怎么办呢?应当一把火烧掉长安城,不再将其作为首都,那么胡寇自然就不再来了。

高祖听了此番“高见”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召集开会,决定委派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出去找一块地,重建京师。

听说父亲准备火烧长安,李世民急了,赶忙去制止这一不理智行为,并表示自己可以派兵捉拿颉利。

高祖发怒,但还是派出了李世民带领骑兵出去巡视栈道。

李世民返回之后,继续奏请不能迁都。

高祖经过反复权衡,终于打消了烧城的念头。

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唐太宗对时势的深刻洞察远在高祖之上。

概括来说,太宗不仅看到了事情的表面现象,也透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将来发展的走向。

正是基于对时势的规律性认识与理性把握,太宗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时事,牢牢抓住历史发展的关捩点。

军事谋略:智勇双全

此外,还必须得提及李世民的谋略。

在早期军旅生涯中,李世民智能双全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势力集团中显得尤为突出。

大唐初立,境内还有一些强有力的敌对军事势力,关东地区的王世充与窦建德两大集团就是代表。

公元 620 年,唐高祖下令李世民东征。

李世民首先进攻位于河南一带的王世充集团。

唐军攻势凌厉,原属王氏的一些州县官吏纷纷投降。

没多久,洛阳就变成了一座孤城,处于唐军重重包围之中。

洛阳虽然城墙坚固、军备充足,但在长期围困之后,王世充感到难以为继。

为了摆脱困境,王世充只得向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的势力主要位于河北与山东一带,实力非常强劲。

作为起义军领袖,窦建德还是明白一些大道理的,他知道一旦王世充被消灭,下一个很可能就是自己。

因此,窦建德决定施以援手,亲率十万大军前去救援王世充。

形势由此急转直下,唐军极有可能面临被两大集团夹击的险境。

唐军内部出现意见分歧。

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等认为不能腹背受敌,应当立即退兵,寻找机会再战。

李世民不同意,要求快速进军占据虎牢关,阻挡窦建德进军,趁机消灭他。

李世民留下屈突通协助李元吉,继续包围洛阳城,自己则率领精锐骑兵、步兵 3500余人直奔虎牢关。

李世民与窦建德对峙,军情进入相持阶段。

后来,李世民得到谍报:窦建德在等候唐军草料用尽,到时将袭击虎牢关。

李世民将计就计,故意让士兵在黄河北岸牧马,自己则于当晚赶回虎牢。

第二天,窦建德果然中计,率军倾巢出动,军队在汜水边列阵,长达二十余里。

面对黑压压的敌阵,唐军将士感到害怕。

李世民带领几名骑兵登上高地,观察敌营,胸有成竹地对将领们说:他们正通过险要之地却吵吵闹闹,说明军中没有规矩没有法度;靠近城堡列阵,说明他们有轻敌之心;我军按兵不动,侍其锐气渐减,到时追击,必定破敌。

形势的发展正如李世民所料。

中午时分,窦军又饿又困,席地而坐,争着去喝水。

李世民抓住战机,突然出击,唐军铁骑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对方。

窦建德仓促应战,但无力阻挡,军队全线溃败。

唐军大获全胜,并将窦建德俘获。

没有了外援,王世充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在部下敦促之下,王世充只得将自己绑了,向李世民投降。

回顾隋末唐初这段云谲波诡的历史,我们可以体略到“天可汗”唐太宗在格局、见识与谋略等不同层面上的绚丽风采。

当然,后世也会针对一些史实发表不同意见,譬如玄武门之变,就有史学家认为此举为后来的皇权争夺埋下了隐患。

还有,晚年的唐太宗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骄奢倾向日益明显。

尤其是在魏徵去世之后,唐太宗失去了强有力的直谏与监督,变得更加任性。

就连针对魏徵本人,唐太宗也曾有过较为过格的举动。

魏徵死后,一些风言风语开始起来了。

魏徵力荐过一些人,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如杜正伦和侯君集,杜正伦后来犯了罪被免职,侯君集则更糟,因叛逆罪被处斩。

魏徵也曾将谏议内容透露给史官禇遂良,希望将来能够留名青史。

唐太宗一怒之下,收回将公主许配给魏徵之子叔玉的成命,并将亲笔题词的魏徵墓碑推倒。

唐太宗出兵辽东,战绩不理想。

他感到后悔,认为如果魏徵还在,一定会制止这种冲动行为。

醒悟之后,唐太宗下令将魏徵的墓碑重新立了起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无论如何,唐太宗能够做到这个份上,在中国传统帝王史中极为罕见。

“千古一帝”的名号,大体上也是当之无愧。

0 阅读:113
评论列表
  • 2024-10-21 15:42

    第一个做中原皇帝兼任草原首领的皇帝是隋文帝!被尊称为“圣人可汗”,这含金量才最足!李世民的天可汗只不过是延续这一说法而已!

井普椿的独白

简介: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