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无力的躺在病床上。
他最后的渴望是想见唯一的儿子一面,然而,他却清醒的知道,恐怕这是一种奢望……
1969年,钱均夫病重,他感觉即将离开人世,要安排后事做一些交代。
儿子钱学森此时远在罗布泊戈壁滩出差,因特殊原因不能回家。
钱学森作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在科技史上留下耀眼的光辉。
一段钱学森的家事,关于一笔三千元的遗产,却不被世人所知。
而这笔遗产背后的故事,折射着一个家族的国家情怀。
钱均夫1882年出生于浙江,是吴越国王钱镠的第三十二代孙,属于名门之后。
钱均夫早年就读于维新时期创建杭州求是书院,后在丈人的帮助下,与鲁迅、许寿裳、蒋百里(儿媳妇蒋英父亲)等人赴日留学。
他不同于鲁迅想学医救治民众,他学习的是教育学、地理学和历史,他想"兴教救国"。
钱均夫毕业后,先后兼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职,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1949年,钱均夫写信给在美国的钱学森,告知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希望钱学森回国效力。
1955年,钱学森排除万难回国,参与到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
虽然儿子回来,但和他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他深知儿子担负国家重任。
年老后,钱均夫病卧在床,一直都是女儿钱月华在照顾。
而钱月华并非自己亲生,但伺候他却毫无怨言,擦拭身体喂饭细心照料。
钱均夫无聊时,钱月华还会念报纸给他听。
钱学森的妈妈章兰娟,在47岁时早已离世,钱学森不能时常陪父亲在身边,只能派妻子蒋英抽空来照顾。
钱月华把钱均夫当做亲生父亲一样照顾,钱均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迷离之际,恰巧钱月华因有事没来。
钱均夫艰难地向儿媳蒋英交代——
“我留下的那3000元遗产,全部都给妹妹月华,她这些年不容易……”
这3360元,是他多年的薪金和银行利息。
蒋英点头同意,钱均夫了却心事,走完了他87年的人生。
钱均夫去世几日之后,钱学森赶回。
依父亲遗愿,安葬于杭州市茅家埠里鸡笼山,与母亲章兰娟合葬。
处理完后事,蒋英拿着用牛皮纸包好的三千元给钱学森,叫他给妹妹钱月华。
钱学森接过来打开看了一眼,陷入思索,也陷入深深矛盾中。
父亲的遗愿,考验着他的孝道,更挑战着他的价值观。
究竟是遵从父亲的遗愿,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钱学森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最后钱学森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这是国家的钱,我们不能拿!国家那么困难,很多科研人员还顶着饥饿做实验……”。
一边是父亲的遗愿,一边是国家的利益,最终他选择了大义,把钱归还了父亲生前所在单位中央文史研究馆。
上交给国家后,钱学森始终不能释怀,因为违背的父亲的遗愿。
为了弥补,钱学森更加节衣缩食。
终于在十年后,攒够了三千元,趁着钱月华的女儿出嫁把钱给了回去。
钱月华接到钱,感慨万分,但推辞不要。
钱学森讲述如何十年之后,才给到她手里,钱月华对钱学森表示钦佩。
钱学森见妹妹不收,一板脸训斥,这是咱们父亲的意思,你必须收下,我才能完成咱爸的遗。
钱月华见状也只好收下。
忠孝不能两全,钱学森舍小家为大家,他的家族故事,折射出一个家族数代相传的家国情怀。
他是国之栋梁,人民英雄,不论是为国科技学术的奉献还是为国家利益付出,他都恪尽职守。
钱学森为国家长治久安奉献自己,是世人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缅怀钱老。
新闻来源:
综合中国文明网《钱学森的贤内助蒋英:"这辈子就是为钱老活着"》
中外观察《钱学森父亲病逝,临终把3千遗产都给女儿,当蒋英送钱时,钱学森却说不行》
#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