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树花开,由夏到秋。
栾树在春天像个隐士,尽管也红衣紫袍地舒展嫩叶和新芽,但在磅礴花事中,它还是经常被忽略。秋风凉的时候,绚烂的夏花式微,栾树的金华便从时光的潮汐中异军突起。秋风吹拂,栾花的香气和金色光华抵达人们的视野,那绿意婆娑的树冠便被太阳光般的金黄小花覆盖。
栾花是群体呈现的。当你开始感觉秋光惬意,抬头欣赏天高云淡的时候,栾花的千军万马便汹涌奔入你的视野。那细碎的花朵密密匝匝,盛放的、初开的、在蓓蕾中孕育的,如不倦的潮水向你涌来。栾花且开且落,美丽地绽放过,悠然乘风奔赴下一个驿站。
父亲住的小区路两边栽满栾树,仲秋时节的清晨铺满烁烁黄金。我站在路这头,实在不忍踩上去。金黄的栾花即使落地也保持着姿态和颜色的如初,就像出走半生、归来仍葆有少年般赤子之心的旅人。落花如此鲜润,让清洁工人的扫帚都迟疑了。我小心翼翼地走在铺满金色栾花的路上,像踩着黄金大道徐徐前行。路两边的、天空的、脚下的,闪烁金光笼罩着我。
拾起一朵落花,掌心里的它仍旧千娇百媚,花瓣黄中透着蜡质的光泽,四瓣微微张开,很像一顶金色皇冠。栾花很小,只有指头尖儿那么大,花瓣细长弯曲甚至打卷,整朵花的视觉面积就被缩减,但是添了婉约之美。人们很少对一朵栾花有极深的印象,只记得栾花在枝头扯起的黄色旗子和铺在地上的黄金毯。在娇媚的黄中,靠近花蒂处是一点亮眼的红,如红宝石一般。
栾树是高大的树,在我们北方,高大而花艳的树并不多。秋天,以花果色彩在天空画布上作画,少不了栾树。
我以为栾树花开得铺张绚烂已是极致,但我低估了这棵树的魅力。当人们陶醉在栾花的炫目之美中,且开且落的梯队里,灯笼状的果实已经长起来。果实不像花那样微小,它可以长成花的几十倍大,先是绿中掺杂淡淡的粉色,让人无从察觉,但当它呈现微红时,天空将又一次被它照亮。秋愈深,灯笼般的果实愈多愈红。铺满落花的地面,金黄与艳红并存的天空,都是那么热烈。站在这样的栾树下,仿佛进入童话世界。
在这样的浪漫里,我常常邀父亲一起散步。脚下是金黄的落花丝绒毯,头上悠悠然不断有花落下来,停泊在父亲花白的头发上。小区宁静,栾花落地时有轻微的声响,簌簌如秋日耳语。秋阳给栾花进一步着色,那美无可比拟。我和父亲就这样在栾树下慢慢行走。这些栾树落花也不急,就像秋天巷口絮聊着的老人一样,从容而淡定。
我常常觉得栾树是个谜。翻开古老的诗歌典籍,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栾树都少见。明明是有千年历史的树,为什么没有引起文人创作的激情?也许是它的特殊身份决定的吧。据《礼记》记载,古代栾树是大夫的坟前树,所以它也被叫做“大夫树”。药学家以“栾华”入药,多种医学典籍中有栾树的身影。栾树的功用还不止于此,在颜料稀缺的年代,栾花是黄色染料。它的叶子与白布一起煮,竟然也可以变黑白颠倒的魔术,成为天然的黑染料。
史铁生先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到北京的栾树:“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喑哑地响着无数小铃铛。”他所描述的是晚秋,栾树的果已落地。此时栾树灯笼般的果实里是几枚小而圆的黑色种子,唐朝盛行以此串佛珠。小小的几粒种子,却有那么大一个灯笼壳护佑,这也许是栾树的智慧吧。轻盈的灯笼壳,就像一叶帆,便于种子被秋风带去更广阔的天地。
“一年能占十月春”是说栾树,我感觉不过分。早春时节遍身紫红,夏日是磅礴的绿,秋日的金黄和红艳,都不啻春光。栾树在花与果的恢弘色彩之后,叶之美也足够震撼。霜降之后,一身黄金甲的栾树叶子在有风无风的日子里,会一页页投书给世间和大地,与时令和人们告别。
等栾树叶子逐渐落光的时候,秋天就过去了。
【赏析】秋有栾华:一树多姿,四季皆歌
在张金凤的笔下,栾树以它独有的方式,在四季的轮回中,静静地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而秋天,无疑是栾树最为绚烂、最为动人的季节。这篇散文以“秋有栾华”为题,细腻地描绘了栾树从夏到秋的变化,以及它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了栾树独特的魅力与深邃的内涵。
一、栾树的隐与显文章开篇,便将栾树在春天中的“隐士”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季节,栾树虽然也舒展着嫩叶和新芽,但在那磅礴的花事中,它往往被忽略。然而,当秋风渐起,夏花式微,栾树却如异军突起,以其金华璀璨,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种从隐到显的变化,不仅体现了栾树的独特性格,也寓意着生活中的许多美好,往往在不经意间被忽视,却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以它独有的方式,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二、栾花的群体之美栾花的群体呈现,是文章中的一大亮点。当秋光惬意,人们抬头欣赏天高云淡时,栾花如千军万马,汹涌奔入视野。那细碎的花朵密密匝匝,盛放的、初开的、在蓓蕾中孕育的,如同不倦的潮水,向人涌来。这种群体之美,不仅体现在数量的众多上,更体现在那种蓬勃的生命力、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上。栾花且开且落,美丽地绽放过,又悠然乘风奔赴下一个驿站,这种从容与淡定,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三、栾花的细腻描绘作者对栾花的细腻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金色的海洋中。金黄的栾花即使落地也保持着姿态和颜色的如初,就像出走半生、归来仍葆有少年般赤子之心的旅人。这种对落花的描绘,不仅体现了栾花的美丽与坚韧,也寓意着人生的某种哲理。拾起一朵落花,掌心里的它仍旧千娇百媚,花瓣黄中透着蜡质的光泽,四瓣微微张开,很像一顶金色皇冠。这种对细节的捕捉和描绘,让栾花的形象更加生动、更加鲜活。
四、栾树的花果同辉栾树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花。当人们陶醉在栾花的炫目之美中时,栾树的果实也在悄悄地成长。灯笼状的果实从绿中掺杂淡淡的粉色,到呈现微红,再到愈红愈多,这种变化不仅为秋天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也让栾树在花果同辉中,展现出了它独有的魅力。站在这样的栾树下,仿佛进入童话世界,这种感受让人心旷神怡、陶醉不已。
五、栾树与人的情感纽带文章中还描绘了作者与父亲在栾树下散步的情景。脚下是金黄的落花丝绒毯,头上悠悠然不断有花落下来,停泊在父亲花白的头发上。这种场景不仅充满了温馨与亲情,也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栾花落地时的轻微声响,簌簌如秋日耳语,这种细腻的描绘让人仿佛能听到那轻柔的声音,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六、栾树的文化与历史文章还深入挖掘了栾树的文化与历史内涵。从古老的诗歌典籍到医学典籍,从黄色染料到天然黑染料,从唐朝盛行以此串佛珠到轻盈的灯笼壳便于种子传播,栾树以其独特的功用和智慧,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种对栾树文化与历史的挖掘,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让栾树的形象更加立体、更加深邃。
七、栾树的四季之美文章结尾处提到“一年能占十月春”是说栾树,我感觉不过分。这句话不仅是对栾树四季之美的总结,也是对栾树独特魅力的高度赞扬。早春时节的紫红、夏日的磅礴绿、秋日的金黄和红艳、霜降后的黄金甲叶子,栾树以它独有的方式,在四季的轮回中,静静地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展现着属于自己的美丽。
综上所述,《秋有栾华》是一篇充满诗意与美感的散文。它以栾树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挖掘,展现了栾树的独特魅力与深邃内涵。这篇散文不仅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与宁静,也让人对生活中的许多美好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