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到中国大炮,绍伊古脸色变凝重,俄转身邀请2国,中方沉默了

周律鸣不评 2024-11-19 03:29:55

声明: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或截图,请知悉。

绍伊古,作为俄罗斯的军事权威,已经不止一次地参与过各种国际军事展会,但珠海航展上,这个年过六旬的硬汉却显得格外沉默。

在中国展出的先进武器面前,他眉头微皱,时而深吸一口气,时而瞥向旁边的同行。

原本不该有任何负担的航展,竟成为了俄罗斯无法言说的“隐痛”。

战争需要资源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投入了大量资源,但随着战斗的持续,俄罗斯的军火供应和装备产量都受到了严重制约。

西方国家的制裁如滔滔江水,不断浸蚀着俄罗斯的军事产业链,从高精尖的武器到日常的军事用品,俄罗斯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完全自给自足。

而更令绍伊古和普京头疼的,是军备的巨大消耗:坦克、火炮、导弹,这些曾经在俄罗斯的仓库里看似堆积如山的重型装备,如今却成为了急需补充的“空缺”。

但这一切远远不足以填补现代战争中对高效装备的强烈需求。

绍伊古亲眼目睹着这些空前的困境,在航展上,他仿佛一边走一边反思,眼前这些先进武器的展示与俄罗斯目前的需求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此刻,他深知,俄罗斯并非仅仅缺少“新武器”,更是缺少走出困境的真正力量。

但中国的立场早已摆明,不会为任何冲突提供武器。即便是亲密的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在这一点上,也无法跨越那道“雷池”。

在这场国际博弈中,中国坚持中立立场,保持了对俄乌冲突的清晰界定:不参与、不扩大、不外溢,尤其是不通过提供武器来进一步激化冲突。

或许,绍伊古此行的最大愿望,不仅仅是参观这些精良的武器,而是在背后寻找到可能的合作机会。

但在这里,似乎一切的期望都徒劳无功。

外力救急、临时伙伴

面对西方的封锁、来自中国的“拒绝”,俄罗斯转向了朝鲜和伊朗,这两国正逐渐成为俄罗斯“曲线救国”的关键。尽管与朝鲜的合作远不如中国强大,但在当前情况下,这种合作至少为俄罗斯提供了急需的补充。

据美国《战区》媒体报道,朝鲜自制的“谷山大炮”正在进入俄罗斯的军事战线,这款火炮因其“灭韩神器”的名号而闻名。

虽然这款武器的射程和现代化程度无法与中国的先进武器相提并论,但对于急需补充火力的俄罗斯来说,它依然具有实用价值。

这些大炮并不新颖,甚至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物,但在战场上,尤其是在与乌克兰的对抗中,这些武器依然具有一定的威慑力。

对于现代化战争,尤其是俄乌冲突中迅速变化的战场格局,这种武器的使用空间变得愈加有限。但对于急需重型火力的俄罗斯来说,朝鲜的援助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朝鲜还向俄罗斯派遣了上万名特种兵,这使得俄罗斯在兵力上得到了显著补充。尽管这些援助的“后劲”有限,但它们足以帮助俄罗斯在与乌克兰的漫长拉锯战中延续战斗力。

中俄战略、合作限度

尽管中俄在经济、能源等多个领域合作密切,但在军事领域,双方的立场始终存在差距。中国从不愿意因任何一场战争或冲突而把自己拖入其中,特别是武器出口政策的“红线”更是严格。

而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对抗、与中国的合作与约束,以及与朝鲜、伊朗等国家的军事合作,这些复杂的关系网在不断发展中不断交织。

对于俄罗斯来说,如何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国际格局中找到一条清晰的道路,将是未来外交和军事战略的关键。

绍伊古的失落与焦虑,正是这种局限性的体现,且仍在寻找那个不期而至的“转机”。

而俄罗斯与朝鲜、伊朗的合作,虽然暂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这种“临时拼凑”的战略合作能持续多久,犹未可知。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网】

0 阅读:0

周律鸣不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