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章仕仁
前 言
诛九族这一让人毛骨悚然的制度,曾是权力极致恐怖的体现,在古代政治秩序下,亲属们一无所知,被围困于家中。
面对如此广泛的惩罚范围,那些被牵连的族人为什么不设法逃走呢?
诛九族:皇权的至高惩戒
诛九族这一古代东方帝国皇权至高无上的体现,是君主专制制度下令人胆寒的惩戒手段。
提及它,许多人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血腥残酷的画面: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无辜的婴孩在刽子手的屠刀下嚎啕大哭,垂暮的老人惨遭杀戮……这种株连九族的极刑源于何时?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
史书中对此虽语焉不详,但依稀可见一二,最早的诛族之举可上溯至战国时期的秦国。
随着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诛族酷刑的覆盖面也愈发广泛,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竟将诛族的数量增至九族之多。
什么叫九族?按照古代的亲属称谓,它涵盖了罪臣的几乎所有亲属: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九族之诛覆盖如此之广,恐怕大大出乎现代人的想象。
从至亲骨肉到娘家姻亲,从尚在襁褓的婴孩到垂垂老矣的耄耋,但凡与罪臣沾亲带故者无一可以幸免。
明朝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中,被诛杀的人数高达三万余众,大半为胡惟庸的族人和亲眷,其悲惨程度令人不忍卒读。
诛九族的惨绝人寰,充分彰显了东方君主的权力欲望,在古代帝王看来,但凡对其皇权稍存挑衅者非得连根拔起,斩草除根不可。
普天之下,罪臣的家人、亲戚乃至世代子孙,都休想有片刻的安宁,这种做法看似荒谬无道,实则暗合了帝王巩固统治的需要。
皇帝对诛九族表现出的病态偏执,无疑给当时的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以最大的震慑。
在九族俱诛的威胁下,朝臣们自然不敢有丝毫的异心,只得俯首听命,任凭君主随意宰割,而民众们更对皇权心存敬畏,将之奉若神明。
诛九族作为镇压政敌、震慑群臣的杀手锏,堪称古代东方帝王最为倚重的惩戒利器。
然而面对随时可能降临的灭顶之灾,罪臣的亲眷们为何不奋力一搏,铤而走险?是什么让他们甘愿坐以待毙,走向杀戮的深渊?
亲族的文化桎梏
在探究诛九族酷刑下,古人为何甘愿坐以待毙的原因时,儒家的忠孝观念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当时,天子一言九鼎,掌控生杀大权,每个人的存在都以皇权马首是瞻为前提,谋反者自不必说,即便是心存异念者,也会被视为大逆不道。
在儒家看来,忠君是臣子的天职,孝敬父母又是血脉相连的本分,一个人如果连君王都不忠,连父母都不孝,何以立足于世?
受此观念影响,许多古人将违抗君命、离弃亲人视为人伦大悖、祸乱之源,即便是面临诛九族的恐怖境遇,他们依然难以跨越心中的忠孝界限,很难下定决心背井离乡。
这种价值观的作用绝不亚于皇权的淫威,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制约着古人的思想,让他们在皇权和亲情的双重压力下丧失反抗的勇气,对逃亡避世望而却步。
纵观古代历史,被诛九族者有几个能逃脱者?绝大多数人还是认命地走向死亡,甚至很多人担心自己一走了之会连累家人,便选择主动就擒以身殉家族,更何况逃亡岂是说走就走的?
在官府通缉和悬赏的高压下,在亲朋好友避之不及、落井下石的指责声中,逃亡无异于一场孤立无援的苦行。
类似的谴责声此起彼伏,让许多亡命天涯者内心煎熬,寝食难安,那种被世人唾弃的屈辱感足以让人心生悔恨,宁愿选择死亡。
然而事有两面,儒家忠孝观念虽有束缚人性的一面,但从另一角度看,它又何尝不是一种无私大爱的体现?
为了维护君王和家人的尊严,为了不使家族蒙羞,一个人愿意抛头颅、洒热血,这种视死如归的勇气和担当不正是儒家思想的真谛所在吗?与那些丢下亲人只顾自己逃命的孬种相比,这些殉难者无疑更令人肃然起敬。
倘若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推卸责任,家何以成家,国何以成国?
逃亡真相
面对诛九族的恐怖命运,依然有胆大包天之徒铤而走险,甘愿以偷生的卑微代价换取性命的苟延,他们宁可抛下忠孝节义,委曲求全,也要激流勇退,避世逃亡。
然而,看似充满希望的逃亡之路,真的能换来柳暗花明的曙光吗?
逃亡不过是一条通往死亡的迂回小径,稍有不慎就会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普通百姓的生老病死都要在官府那里留下记录,如此严密的监控网络之下,一旦被列为通缉要犯,想要逃过追捕谈何容易?
就算侥幸躲过巡逻队的耳目,路上的关卡把守、蹊径盘查、客栈严管也足以让逃亡者寸步难行。
更何况一旦被抓获,皇帝必定会大张挞伐,赏金悬于街头巷尾,世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必会群起而攻之,使逃亡者无所遁形。
即便有幸逃出生天,逃亡的路途也注定荆棘满布,困顿不堪,古时不比今日,逃亡谈何容易?没有充足的盘缠和可靠的人脉,逃亡者还能指望什么?亡命天涯之后,吃住行都成问题。
狼狈的逃亡者还常常要面临野兽和强盗的威胁,稍有不慎就会丢了性命,想要打点关系、谋个容身之所就更难上加难。
当年赵国大臣赵括之子逃亡山中,若非得赵括门客之助,恐怕早就饿死山中,哪里还有后来光复赵国的机会?而像赵括之子这般幸运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逃亡者不是沦为乞丐,就是饿殍遍野。
更可怕的是,逃亡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罪责,在古代社会,逃亡就意味着悖逆君威、不忠不孝,这无异于火上浇油,让统治者更加恼羞成怒。
一旦被缉拿归案,囚徒将比坐门老老实实等死的族人受到更残酷的折磨,屠刀下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凌迟、炮烙等极刑无所不用其极。
表面屈从,暗藏玄机
逃亡虽是死路一条,但古代亦不乏审时度势之辈,他们看似逆来顺受,甘愿饮鸩止渴,实则另有打算。
这些明哲保身的智者深知:与其铤而走险,搏一时之命,不如虚与委蛇,暗藏玄机,表面上的就范不过是保命的权宜之计。
一旦朝廷认定罪臣家属已无反叛之心,自然会选择性地放过一些人。
这样一来,看似束手就擒,实则留得一线生机,当年商鞅变法不就有人通过主动请求宫刑而逃过一劫吗?
玩这种双面手法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一方面要当着官府的面表演顺从,另一方面还要暗中蓄谋,未雨绸缪。
聪明的逃亡者往往会提前安排好退路,把钱财分散藏匿,让亲信打点关系,日后好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明朝大臣胡惟庸被诛时,他的儿子不就成功逃往蒙古,苟活于世了吗?
瞒天过海、明哲保身的做法虽然看似怯懦,但在身家性命受到威胁时,又何尝不是一种明智和勇敢?有时候与其抱定必死的信念,壮烈牺牲,不如委曲求全等待厚积薄发的那一刻。
当然,这种看似怯懦的做法需要极大的勇气,常人难以企及,在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在时间的焦灼中煎熬,谁又能轻易地隐忍不发?
杨展的逃亡传奇
在诛九族的阴霾下,绝大多数人难逃厄运,但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特立独行之士,他们靠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在逆境中开创出一片天地。
明末名将杨展的传奇故事,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1644年,四川大将杨展率军防守成都,不幸被流寇张献忠的部下俘虏,命悬一线,在被押赴刑场的路上,杨展灵机一动,设法用言语吸引押解的士兵,让他们对自己的盔甲产生兴趣。
就在士兵们放松警惕之际,杨展眼疾手快夺过旁边士兵的佩刀,飞身一跃跳进岷江之中,竟然成功逃脱,这样的机智勇敢常人难以企及。
然而杨展并未因此而满足,他深知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张献忠的恶势力,于是他东躲西藏,暗中联络旧部,终于重新聚集了一支雄兵,杀出一条血路。
靠着这支敢死队,他与清军里应外合多次挫败张献忠,收复了大片失地,从狼狈逃亡到率兵反攻,杨展靠的不仅是个人的机智勇敢,更是其雄厚实力的支撑。
杨展的故事无疑令人热血沸腾,但我们也要看到,这样的传奇毕竟只是个案,它充其量只能说明,即使在九族诛杀的恐怖年代,依然有人能逃过一劫。
但这决不意味着人人都有杨展的运气和条件,对绝大多数的亡命之徒来说,逃亡的结果仍是死路一条,倘若将杨展的个例放大解读,无异于一叶障目,忽视了整个时代的残酷性。
结 语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局限,古人的选择也必须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去审视。
在封建专制愈演愈烈的历史进程中,忠君、慑服等观念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是巨大的。
逃亡的艰难程度更是今人难以想象,因此对那些放弃挣扎、束手就擒的古人,我们固然可以表示惋惜,但更应心存敬意。
毕竟在生死抉择面前,能够为了大义而牺牲自我,这不正是一种悲壮的勇气吗?
信息源:
1.澎湃新闻:2020年7月8日,古代最惨刑罚:诛九族竟牵连3000多人,连家仆都不放过
2.湖南日报:2024年4月11日,被诛九族了,但是不想死怎么办?那些远房亲戚们真的没法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