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外运战略失败,蒙古国放弃幻想,3000亿美元煤矿邀请中方合作

力波看世界 2025-02-22 23:41:51

自稀土外运计划失败后,蒙古国的立场就有些动摇,现在终于认清现实,主动和中国达成一项横跨20多年的合作项目,总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此次合作的内容是什么?能够给中国带来哪些好处呢?

据环球网报道,上周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访问中国,参加哈尔滨的亚冬会闭幕式。罕见来华一趟,自然不是来观看比赛的,早在他动身之前,该国国会就通过了关于跨境铁路建设、煤炭贸易和产能基础扩建等协定,并在访问期间和中方顺利签署了一条全长8公里的铁路合作项目。

事实上,该项目早在2003年就已经提出,在长达20多年时间里,因蒙方的采矿争议、铁路轨距、政坛不稳等多重因素,多达60轮磋商也没有达成共识。直到去年中蒙签署了一份共建跨境铁路的协议,才正式敲定该项目的合作,仅3个月时间不到,奥云额尔登政府提交了决议草案,并借着此次访华契机正式落实。

高铁路全长8081米,采用宽轨1520毫米、准轨1435毫米的双轨设计,并有5441米的配套桥梁设施,今年4月份开工,2026年实现通车。它不仅仅是中蒙第二条跨境铁路,也是打开塔旺陶勒盖煤矿这座储量60亿吨,总价值3000亿美元超级煤矿的“钥匙”,

不过旺陶勒盖煤矿的储量虽然惊人,但在过去20多年里,蒙古的运输方式非常落后,需要将开采出来的煤矿通过火车运送到边境80公里的地方, 再经由重型卡车穿过戈壁滩,抵达中国境内的铁路装车。毫无疑问,这种效率低下的运输方式大大提升了煤炭的成本,中蒙双方都承受损失。

早在10年前,中国就已经完成境内的铁路建设工作,但蒙古国却因为政治动荡,反对派以这最后80公里展开拉锯战,导致蒙古国在煤炭运输环节每年少赚10亿美元。

究其原因,还是美西方在蒙古国建立的私营公司作祟,它们和蒙古国反对派勾结,称这8公里的铁路对接损害“国家安全”,并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将便捷的合作模式扭曲成中国对蒙古国的“新时代殖民”。

事实上,蒙古国每进行一次大选,和中国合作的铁路项目就要被翻出来针对一次。直到奥云额尔登访美,试图和时任总统拜登签署稀土外运协议,以绕开中国在全球稀土的垄断地位。只可惜,蒙古国是被中俄全包围的内陆国家,没有海洋,空天航行、陆路运输都得经过两国同意。尽管蒙古国试图租借中国天津港对美出口,被中国“已读不回”后,奥云额尔登也放弃了这个荒谬的念头。

直到2024年,蒙古国政府对中国输入的煤炭份额从之前5000万吨浮动暴涨到8400万吨,预估获利至少86亿美元,占蒙古国2024年全年GDP的40%以上。这让奥云额尔登坐不住了,一味的和中国对抗并不是好事情,而且特朗普对蒙古国似乎没有任何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奥云额尔登想要坐稳总理宝座和有效政绩,必须和中国建立联系。于是就有了开篇签署的那段8公里的铁路项目。

从目前公布的文件来看,这条铁路建设仅仅只是开始,后续还将开通4条跨境铁路,每条铁路年输送量在3000万吨左右,合计就是每年1.5亿吨的高效率。这不仅让蒙古煤炭出口数量暴增,还提升中欧班列北部线路近40%的运力。

虽然蒙古国一直寻求所谓的“第三领国”政策,甚至还试图加入欧盟,通过和美西方合作的方式来平衡中俄对蒙古国的影响力。然而这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地理位置决定了发展路线,西方从来都是空头许诺的一把好手,对蒙古国的援助也从而落到实处,反而该国混乱的政治处境有美国的影子。所以奥云额尔登也开始认清现实,至少和中国合作能够赚到真金白银,这是落到兜里的钱和实打实的政绩,这不比西方画饼强得多?【战旗团队创作,文责自负】

2 阅读:194
力波看世界

力波看世界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