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宣布灭绝,却在陕西找到7只!日本:借我几只用来繁衍

卡门的事 2024-06-03 04:48:32

陕西秦岭深处的那7只幸存朱鹭被重新发现,让这个濒临绝种的"神鸟"重燃了生机。

而日本朋友在得知这个喜讯后表示"借我几只朱鹮,让我们也去繁衍吧!"

日本“索要”的目的是什么?现如今世界上有多少?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源,均在文内显示,仅供参考,请理智阅读!

朱鹮的重要地位

朱鹮在中国和日本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分量。它不仅是世界级珍稀物种,更是两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宝贵资源。

在中国,朱鹮被誉为"秦岭四宝"之一,与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并称。

这充分说明了朱鹮在中国的重要地位。

事实上,朱鹮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上千年的渊源历史。

早在先秦时期,朱鹮就已在楚国被视为神兽,被楚人敬重膜拜。

传说楚人常与朱鹮一同翩翩起舞,寄托对鸟儿的敬仰之情。

到了隋唐时期,朱鹮更是被尊为"瑞鸟"、"吉祥之鸟"。

有一则广为流传的美丽传说,讲述大明宫中常有一对朱鹮在宫墙上翩翩起舞,最终落在两位公主的肩头,吉祥瑞气满满。

这一景象被远道而来的日本使节见证,日使对朱鹮的美丽惊叹不已,与两公主成为知交好友。

后来由于战乱,大明宫被毁,但百姓们亲眼目睹两位公主化作朱鹮飞向深山,从此深山之中供奉朱鹮成为当地信仰。

可见,朱鹮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美好、祥和、神圣的象征意义。

在日本,朱鹮更是被尊为"国鸟"。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将朱鹮视为珍稀宝物,深受国民的喜爱。

据说连日本天皇也曾将朱鹮称为"国鸟"来表示其重要地位。

在日本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供奉朱鹮的神社,体现出日本人对朱鹮的敬重。

朱鹮曾濒临灭绝

上世纪80年代初,令人痛心的一幕出现了——朱鹮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从地球上灭绝。

这个曾在中国和日本都备受敬仰的神鸟,竟然就这样从人世间消失了踪影,这无疑是对人类文明的一记重创。

导致朱鹮走向灭绝的原因很多,但人为因素占了主导地位。

20世纪是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无疑加剧了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压力。

朱鹮作为雀鸟中体型较大的物种,受到的威胁就更大。

它们的栖息地不断被人类开垦、破坏,食物来源也日渐减少;加之一些地区的盲目捕捉和非法贩卖活动,朱鹮种群数量骤减。

除了人为的直接破坏,环境的变迁同样是朱鹮走向灭绝的重要原因。

当代社会,由于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的急剧增加,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空气、水源和土地的污染,都给朱鹮的栖息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再加上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朱鹮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此外,疾病的侵袭也是朱鹮种群数量锐减的一大祸因。

由于生存空间的不断缩小,朱鹮的活动范围也被严重压缩,一旦在某个范围内爆发疫情,整个种群就会受到波及。

缺少医疗救助,疫病就会在朱鹮群中蔓延,造成数量急剧下降。

正是在这些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朱鹮的数量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降到了绝种的边缘。

根据当时的调查统计,全球已知的野生朱鹮不足20只,而且绝大多数分布在中国秦岭地区。

面对这一危机,各国政府和自然保护组织终于惊醒过来,开始重视朱鹮的保护。

中国发现并保护朱鹮

上世纪80年代,当世界自然保护组织宣布朱鹮已经从地球上彻底灭绝时,这个消息无疑是对全人类文明的一记重创。

朱鹮作为中国和日本两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和瑰宝,其濒临绝种无疑意味着两国宝贵文化遗产的失守。

就在人们对朱鹮的前景失去希望之时,1981年,一个重大发现为朱鹮保护增添了一线生机。

这一年,一支中国科考队在陕西秦岭深处的原始山林中,意外发现了地球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

虽然数量微不足道,但这无疑是喜讯,朱鹮并未真的从世上绝迹。

这一发现无疑给了朱鹮保护工作极大的鼓舞。

中国政府认识到了朱鹮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在秦岭地区启动了大规模的朱鹮保护行动。

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联手划定了朱鹮的栖息环境为核心保护区,严格限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开发和破坏。

其次,在核心区周边设立了若干缓冲区,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再次,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多个朱鹮人工繁育基地,组织科研人员对这7只野生朱鹮进行人工饲养、繁衍。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多年的艰辛努力,朱鹮保护工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

仅仅几年时间,朱鹮的数量就迅速从7只增长到1000多只;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数量已达3000多只。

人工驯养项目极大促进了朱鹮的繁衍,同时政府也在秦岭各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野生种群。朱鹮重新在秦岭扎根,并开始向外扩散。

新世纪以来,朱鹮的保护工作成效更加显著。

根据2018年的最新统计数据,全球现存野生朱鹮3312只,人工繁育种群6300多只,总数高达9600多只。

朱鹮的数量已经彻底摆脱了濒临灭绝的危机,虽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生存形势已经好转。

日本向中国索要繁衍朱鹮

上世纪80年代,当朱鹮在中国岌岌可危、几近绝种时,日本本土的朱鹮种群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据史料记载,早在1970年代末期,日本国内就只剩下数只野生朱鹮在茨城县繁衍。

由于过度捕猎和生存环境恶化,朱鹮在日本已经走向绝境。

当时的日本政府虽然已经颁布法令,将朱鹮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可仅存的几只野生种源已无法为日本朱鹮保护工作带来曙光。

就在日本朱鹮保护工作陷入僵局之际,中国方面传来了令人欣喜的消息——1981年,在陕西秦岭深处发现了地球上最后的7只野生朱鹮。

这无疑是一线生机,给了朱鹮保护工作新的希望。

日本政府慧眼识珠,认识到这或许是挽救本国朱鹮的最后机会。

于是通过外交途径,日方多次向中国提出借用中国野生朱鹮资源的请求,希望能借此重新在日本培育朱鹮种群。

对于盟友日本的这一诚挚请求,中国政府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和气度。

尽管当时中国自身的朱鹮种源捉襟见肘,但从两国友好和文化传承的大局出发,中方还是慷慨解囊,无偿赠送了7只人工繁育的朱鹭给日本方面。

1985年,7只来自中国的朱鹮启程远渡重洋,来到日本。

在这里,日本当局为它们精心布置了一处环境优越的育种园区,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观察和照料。

由于种源来自朱鹮的发祥地中国,加上日方的勤勉护理,这批朱鹮很快就在日本重新纳凉繁衍。

到1999年,这7只朱鹮的后代在日本已经繁衍到60多只。

2000年,日本政府在日光地区专门建立了朱鹮公园,用于饲养和放飞朱鹮。

如今,从这批中国赠予的朱鹮演化而来的野生种群,已在日本稳定繁衍,数量超过100只。

如今,当你在日本祖国的朱鹮公园看到这些朱鹮翱翔时,或许很难想象,它们的祖先可能就是那7只来自中国的赠鸟。

而这份中日友谊的见证,也必将随着朱鹮的展翅高飞,世代相传、永不停歇。

1 阅读:1187

卡门的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