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智能制造2030——食(用数据换产量,普惠绿色饮食)

全为威威看数码 2024-05-02 00:34:16

2030年,人们可以利用农情多元数据图谱,实现精准农耕;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模拟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湿度等要素,打造不受变化莫测气候影响的“垂直农场“;通过3D打印,获得符合个人健康需求且口感最佳的人造肉,真正实现从靠天吃饭过渡到靠数据吃饭。

换句话说,用数据跟踪农业生长的全过程,这一生长过程绝对是他一生的最优解,没有之一,到时候你吃的任何食物都是最优质的存在。种庄稼不再靠经验,而是依托数据的支撑,形成多谱图,对庄稼的生长形成精准控制。

基于云服务的农情图谱可以帮助农民迅速得到农作物在不同关键生长阶段的所需的土壤灌溉、肥力需求;还可结合地形的特征、气候预期、病虫害程度等信息进行产量预估、农作活动安排、预算管理等。以玉米为例,仅依据数据进行的自适应播种这一改变,就能带来每公顷300-600公斤的增产。

还有一个就是会把农业工厂化,基于数据的支撑,将农业种植标准化进行大规模的延伸,用数据构建突破地域限制的标准化生长环境。在垂直农场里,从苗圃播种到施肥再到收割,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对光照、温度、用水和营养输送等的精确控制,而数据就是掌握这些植物生命密码的“钥匙”。业界公司的尝试显示,在7,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可实现蔬菜每16天收割一次,达到每年90万公斤的惊人产量。

还有一个场景就是进行3D打印人们所需的肉类,不再需要真正的养殖,就可以吃到口感和营养到位的肉制品。无论是使用植物蛋白还是动物细胞,都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在植物蛋白合成肉的过程中,可用3D打印技术来搭建纤维支架,尽量模仿天然肉的外观和口感;当用动物细胞来培育肉时,3D打印将肌肉组织、脂肪等营养元素,一层层堆叠起来、最终形成人工肉。

让一切变得简单,变得标准又优质,就是人们对食物的憧憬,做到只需数据,就可以做到绿色健康快捷的饮食。

0 阅读:0
全为威威看数码

全为威威看数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