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西北国民军是冯玉祥领导的武装力量,在巅峰的时候拥兵四十万,控制着河南、绥远、陕西、甘肃等地,是当时最强的武装派系之一。
“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下野,西北国民军也被瓦解,因此冯玉祥麾下的虎将们自谋生路,有的投奔蒋介石,还有的自成一个派系。
西北军战士
孙连仲是西北国民军的重要将领,是冯玉祥麾下的“十三太保”之一,他早年投奔冯玉祥,从大头兵干起,参加了护国战争、讨伐张勋复辟、第一次直奉战争等,孙连仲靠着一系列的战功,成为西北国民军的虎将。在冯玉祥的提拔下,孙连仲先后担任过青海省和甘肃省的省主席,后来“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下野,孙连仲就投奔蒋介石,当上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连仲担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率兵在各地抗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台儿庄大捷”,是一个抗日名将。抗日战争结束后,孙连仲担任河北省主席,由于和解放军爆发了“邯郸战役”,使孙连仲部队元气大伤,此后就没指挥过大规模的战役,国民党战败后去往了台湾。
孙连仲
1893年,孙连仲出生于河北雄县,他的父亲是当地大财主,在县城里面开办了钱庄和粮店,乡下还有四百多亩土地。孙连仲一共兄妹五人,他排行老二,虽然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但家里的底子还在,所以孙连仲的日子过得还是很滋润。
孙连仲从小喜欢舞枪弄棒,在老家读完私塾后,考入了保定的一所中学,但他对读书兴趣不大,希望成为带兵打仗的将军。
1912年,民国成立后,袁世凯成为总统,北洋军在雄县招兵,孙连仲听说这个消息后,不顾家人反对离开学堂报名参军。
1914年,冯玉祥担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孙连仲在炮兵营当班长,由于孙连仲聪明好学,因此被冯玉祥看重,便好好培养他。
冯玉祥
1915年底,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爆发,当时冯玉祥率领第十六混成旅,在四川和蔡锷领导的护国军作战。在战斗中,孙连仲居然一个人扛着一门山炮,走小路穿到护国军后方,一炮击中护国军的指挥部,使护国军乱了阵脚,孙连仲也靠着这次战功升为炮兵连长。
1917年,张勋在北京复辟,通过段祺瑞马厂誓师的号召,冯玉祥率领第十六混成旅,到北京讨伐张勋的“辫子军”。孙连仲和孙良诚、韩复榘、石友三等人,一起在万庄和“辫子军”作战,等战斗结束后,孙连仲升为营长。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孙连仲升为炮兵团长,和石友三、韩复榘等人,被称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
石友三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直系首领吴佩孚率兵和奉系首领张作霖,在山海关前线大战,冯玉祥、胡景翼、孙岳三人,在北京发动兵变。这时候孙连仲担任冯玉祥的卫队旅长,在兵变发生的时候,孙连仲首先摆鸿门宴,诱捕了北洋总统曹锟的卫队团长张汉臣等人,然后率领手枪团包围了曹锟的总统府。
不久后,冯玉祥在北京成立国民第一军,孙连仲担任炮兵旅长,之后部队扩编,孙连仲升为骑兵第二师师长。
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宣布加入国民政府,参与北伐战争,孙连仲担任第十二师师长。当时孙连仲为了发展部队,私自率兵从宁夏进入甘肃,收编了陇南镇守使孔繁锦的部队,接着又想去汉中发展力量。
孙连仲
由于军阀刘镇华率领十万镇嵩军围攻西安,冯玉祥下令孙连仲必须支援西安,这才使孙连仲率兵前往西安解围。11月,在孙良诚和刘汝明的配合下,孙连仲率兵在猴儿寨打败镇嵩军主力,使刘镇华率兵东撤。
1927年5月,冯玉祥担任国民政府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为第九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十四军军长,率领驻守在河南新乡。不久后,西北国民军和奉军在河南大战,孙连仲改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兼京汉前线总司令,率领韩占元、秦德纯、冯治安、庞炳勋四个军,和奉军在漳河作战。
经过接近一个月的战斗,孙连仲打败了奉军杨宇霆指挥的部队,虽然奉军一直在增援,但还是没有打败孙连仲的部队,最终奉军撤退,孙连仲率兵到郑州休整。
孙连仲
1928年5月,孙连仲率兵前往陕西,由于马仲英在甘肃起兵反冯玉祥,于是孙连仲率兵到甘肃平叛。9月,孙连仲的部队在永登一带打败马廷贤的部队,接着又攻下古浪和武威。12月,在冯玉祥的推荐下,孙连仲担任青海省政府主席。
1929年2月,孙连仲率兵到达青海,正式担任青海省政府主席,由于青海是马家军的地盘,马麒和马步芳父子对孙连仲敌意很大。为了让孙连仲坐稳青海省政府主席位置,冯玉祥用国民政府的名义,强行把马步青的部队调往潼关,接着又把马子乾的旅调往湼源,最后把马步芳的第四混成旅调往循化,这样就分散了马家军的武装。
在任职期间,所连仲让第九十一旅驻乐都,第九十二旅、第九十三旅及直属部队移驻西宁附近,控制局势。
马步芳
1929年8月,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改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因此孙连仲顶替甘肃省政府主席位置,在其他青海的时候,孙连仲把青海省政府主席位置让给马麒。
1930年4月,冯玉祥和阎锡山等人联手反蒋,“中原大战”爆发,孙连仲担任反蒋联盟的第八路军总指挥。当时孙连仲根本不想和蒋介石为敌,驻防在漯河、太康、归德等地企图保存实力。6月,在冯玉祥的死命令下,孙连仲率兵和中央军的何成浚、朱绍良部交战,并且打败了二人的部队,孙连仲趁机想南下攻打武汉,但被冯玉祥制止,让他率兵去商丘。
10月,在张学良的帮助下,蒋介石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因此冯玉祥被迫下野,鹿钟麟也离开部队去往天津,只留下孙连仲在新乡不知所措。当时鹿钟麟留下的残部,加上孙连仲的部队,一共还有三万人,经过一番思考,孙连仲派人到郑州见何应钦,表示愿意归顺蒋介石。
韩复榘
不久后,蒋介石任命孙连仲为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率兵在山东济宁休整,当时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和孙连仲是西北国民军的老兄弟,韩复榘想和孙连仲联手,这样就能巩固他在山东的统治。而蒋介石不愿意看到韩复榘做强做大,于是派人拉拢孙连仲,才使二人联手的计划破灭,此后孙连仲专心为蒋介石效力。
1931年初,孙连仲率领第二十六路军到江西“围剿”红军,结果在东韶、小布一带,被红军消灭了一个旅的兵力。7月,蒋介石发动对红军的第三次“围剿”,结果第二十六路军再次被红军打败,从而发生了“宁都起义”,第二十六路军在董振堂、赵博生等人的领导下,一万六千人名官兵加入红军队伍。
高树勋
1932年初,高树勋的二十七师,在宜黄一带被红军打败,使第二十六路军再受打击,孙连仲主动向蒋介石提出辞去江西清乡督办的职务,而且把第二十六路军剩下的部队缩编为一个师,自己兼任师长,两个旅长是池峰城和冯安邦。由于吉鸿昌“亲共”的原因,蒋介石免去吉鸿昌的兵权,并且把第二十二路军缩编为第三十师,为了卖孙连仲一个人情,蒋介石把第三十师编入孙连仲的第二十六路军,这让孙连仲特别感动。
1932年3月,孙连仲率兵驻守在江西永丰,红军对永丰发动几次进攻失败,因此蒋介石特别高兴,让孙连仲担任第四十二军军长。
孙连仲
1933年7月,蒋介石亲自担任庐山军官训练团团长,孙连仲为副团长,教育长是陈诚。9月,驻守在湖北麻城的张印湘第三十军,是吉鸿昌的旧部,当时第三十军内部不稳定,为了架空张印湘,蒋介石就任命张印湘为第四十二军军长,彭振山为第三十军军长。接着蒋介石派孙连仲率兵去往湖北麻城,以二十六路军总指挥的名义,强行收编了第三十军。
1934年,孙连仲率领第三十军、第二十七军、第四十二军参与对江西红军的第五次“围剿”。
1935年10月,在和红二方面军交战完后,孙连仲率兵驻守在苏北一带,并且担任国民党的中央监察委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连仲担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一军团司令,率兵在良乡一带和日军作战。8月,孙连仲率兵退守马头镇、琉璃河。9月,孙连仲率领在河北涿县和日军作战,由于关麟征和万福麟部队向南溃退,孙连仲的部队也只好撤离涿县,向冀西南地区转移,因此日军占领保定。
孙连仲
10月,日军进攻山西,孙连仲率兵去往山西参加“娘子关战役”,到达娘子关后,孙连仲的部队担当总预备队。当时日军猛攻娘子关的国军阵地,孙连仲接到支援命令后,派池峰城率领第二十七师增援前线,经过两周战斗,池峰城的部队损失很大,不久娘子关被日军占领。
娘子关的战斗结束后,孙连仲率兵退守阳泉,随着太原的失守,孙连仲就率兵离开山西去往河南。由于刘峙“惧日”思想严重,导致保定等地失守,蒋介石一气之下撤去刘峙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让孙连仲接替。
1938年初,日军准备攻打徐州,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让孙连仲率兵防守徐州北部,其中第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率兵坚守台儿庄的核心地区,第二十七师师长黄樵松和第三十师师长张金照,二人率兵负责坚守台儿庄外围阵地。
李宗仁
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日军对台儿庄发动猛攻,池峰城率领第三十一师坚守部队,经过十多天的血战,第三十一师伤亡八成,只剩下南关阵地还在手里。孙连仲向李宗仁求援,李宗仁说汤恩伯的部队马上赶来,让池峰城无论如何不能丢掉南关阵地,孙连仲也无兵可用,只能让黄樵松和张金照在侧面掩护下池峰城的第三十一师。
4月6月,汤恩伯的部队到达台儿庄,孙连仲下令反攻,日军向北败退,“台儿庄大捷”是国民党部队,在正面战场第一次打败日军。虽然孙连仲的部队损失惨重,但他还是率兵参与坚守徐州,后来日军重兵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部下令撤退,孙连仲安排好部队突围任务后,就和第五战区的高级将领们坐飞机去往武汉。
冯安邦
1938年夏,孙连仲率兵驻守在河南与湖北交界处,和日军打游击,等“武汉会战”结束后,孙连仲率兵去往河南南阳,但第四十二军军长冯安邦,在撤退的时候被日军飞机炸死。
孙连仲率兵到达南阳后,经过一番休整,部队被编入卫立煌的第一战区,孙连仲为第一战区副司令。
1939年夏,由于孙连仲和卫立煌不合,蒋介石就把孙连仲调往第五战区,担任第五战区副司令,给李宗仁当副手,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有五个师和两个独立旅的兵力。
1940年,蒋介石让孙连仲冀察战区总司令,兼河北省政府主席,但觉得河北的局势复杂,不愿意率兵去河北,可蒋介石非要他去,孙连仲只好不甘心的去河北,不久蒋介石又把冀察战区总司令和河北省主席的位置给了庞炳勋。5月,日军发动“枣宜会战”,孙连仲率兵退守河南南部地区,由于襄樊失守,李宗仁让孙连仲担任前敌总指挥,率兵反攻襄樊。
孙连仲
孙连仲率兵到达湖阳镇后,就在那里坚守了两个,等收复襄樊地区后,孙连仲才率兵返回河南南阳。
1941年下旬,李宗仁把曹福林的第五十五军编入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这下孙连仲手下有了三个军,接近十万人的兵力。
1943年,蒋介石免去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职务,让他担任代理第六战区总司令,由于第六战区都是陈诚的部队,孙连仲想把第二集团军调往第六战区,但蒋介石只许第三十军调来,让刘汝明接替第二集团军总司令。5月,“鄂西会战”爆发,通过石牌阻击战的胜利,孙连仲率兵收复宜昌、宜都等地,因此孙连仲正式担任第六战区司令,司令部设立在恩施。
11月,“常德会战”爆发,孙连仲率兵打退进攻常德的日军,趁机收复湖南南县、安乡、津市、澧县王家厂,湖北枝江、松滋、公安等地,但这一场战役,孙连仲手下三个师长战死。
孙连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孙连仲担任第十一战区司令,兼河北省政府主席,负责对河北与平津的对日受降工作。
1945年10月,孙连仲派出第三十军、第四十军、新八军共四万五千人,对晋冀鲁豫解放区,结果被刘邓率领的解放军反击,新八军军长高树勋率部起义,加入共产党的阵营。接着第四十军军长马法五在漳河一带战败,马法五本人和两万官兵成为俘虏,鲁崇义的第三十军损失也很大,不久划入胡宗南的部队。
这次“邯郸战役”的失败,使孙连仲的嫡系部队彻底打残,虽然第十一战区还有其他部队,但那都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只是名义上面听从孙连仲的。
孙连仲
1947年3月,解放战争时期,孙连仲担任保定绥靖公署主任,当时第三军军长罗历戎被解放军包围在石家庄,罗历戎就率领一个师的部队突围,结果被解放军消灭,石家庄也被解放,这时候孙连仲的压力很大。
11月,蒋介石让傅作义负责华北的军务,孙连仲调往南京,担任南京卫戍司令,但他手里已经没有兵了,这个司令只是虚职,平时只负责接待应酬。
1948年6月,蒋介石任命孙连仲为“总统府”参军长。
1949年1月,孙连仲辞去所有职务,到上海居住。3月,孙连仲带着家人去往台湾。到了台湾后,孙连仲担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90年,孙连仲在台北去世。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