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山水,顾名思义就是用青绿色彩描绘的山水画。青绿山水的历史相当久远,早在隋朝末年已经出现,到了唐代得到进一步完善。青绿山水创作的高峰期出现在宋代,有了画院名家参与,无论在技法上还是风格特征上都有了显著提升。遗憾的是,到了宋元交替之际,青绿山水受到冷落。元代画家中只有赵子昂一人的青绿山水令人印象深刻。
由盛到衰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就要分析其中的原因了。青绿山水技法的难度主要在勾画底稿和设色。需要画家有足够的耐心和高超的技巧,创作一幅画动辄要耗费半年时间。古人在珠宝、矿石中提取创作青绿山水的颜料,很多画家无力承担这笔昂贵的费用,也影响了青绿山水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青绿山水和文人画家的创作理念产生了冲突。

祁崑 青绿山水
这幅青绿山水是近代画家祁崑的作品,从技法看有借鉴元代赵子昂的痕迹。他描绘了美轮美奂的春日山水,浓丽的色彩让整幅画有种富丽堂皇的感觉。很多画家不创作青绿山水,是因为骨子里排斥这种装饰性很强的画法。受文人画影响,画家追求卧游、雅玩的情趣,不会过分追求视觉效果。
实际上好的青绿山水并不会影响逸趣,反而因色彩丰富,视觉冲击力强让人有了耐心欣赏的兴致。仔细看祁崑的青绿山水用笔细腻,他没有因为画面要渲染重色,而忽视了对山石质感的描摹。几乎每一块山石,都有细密的皴点,阴阳分明,笔墨精湛,哪怕没有染色也是一幅精致的水墨粉本。

祁崑 青绿山水 局部
青绿颜色属于重色,饱和度高,很容易争夺笔墨效果。这就要求画家在创作中格外用心。画国画,不能离开形与色,当色彩过于夺目炫彩的时候,对画家的造型能力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有些青绿山水让人觉得俗气,就是没有处理好形与色的关系。
祁崑用宋人技法画山石,笔法多变,墨色丰富。当他画出了山水精神之后,才考虑色彩运用的效果。主次关系理顺了,画起来就不会显得奢华。祁崑画山石以斧劈皴为主,辅以豆瓣皴、雨点皴。线条与点结合,画出了山石多面立体的效果。

祁崑 青绿山水 局部
这幅画是在色彩运用上也很精彩,由于祁崑从古人作品吸收了有益养分,让整幅画显得既华丽又雅致。为了表达借景抒情的意趣,祁崑在构图上也做了精巧构思。他故意增加中景的空间层次,看上去有深远静穆的味道。利用流水云烟飞瀑增加画面的动势,多种手法并用呈现出绚丽雄浑的气象。
生动,严谨,气势足,这样的山水画结合了自然特征,也充满了画家的想象力。看着远山虚实互动,看着中景苍松小院,就知道祁崑把他的人生追求融入画中。

祁崑 青绿山水 局部
祁崑在创作中采用了先墨后彩的顺序,色彩只是为了完善作品的风格特征。掌握了正确方法,才能画出这样明艳典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