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们,最近杭州市公安局开出了358个辅警的招聘名额,我相信这个消息在我们的社交圈里引起了不少喧嚣。
作为一个在体制内摸爬滚打了十年的老司机,我对这个消息有些想法,想和大家聊聊。
「招聘条件真的公平吗?」咱们先看看这招聘条件。「年满18周岁、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还有就是得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些我都理解。
然而,「学历要求是大专以上」,难道这就真的能筛选出合适的人选?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学历要求还可以放宽到高中。
我们是不是越来越倾向于用学历来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我倒是觉得,真正的能力和素质,往往不是书本上能体现的。
「这流程有多复杂?」接下来是招聘流程。「资格审查、体能测评、笔试、面试、体检、政治考核……」
听上去像是参加一场选秀节目,你觉得这真的能选出最优秀的人吗?
这些环节是否真的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有多少人因为紧张而表现失常,或者因为某个细节被刷下?
我自己就经历过类似的情况,简直是神仙打架,最后往往是那些面试官的“个人偏好”决定了你的命运。
「五年合同,真的是保障吗?」再说说这五年合同的事。你觉得五年能让你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吗?
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五年似乎不是个长久的承诺。留在这个岗位上的人,真的能成为骨干力量吗?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人在体制内呆久了,反而会对新鲜事物产生抵触,难道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保障”?
「工资待遇真的吸引吗?」说到工资待遇,年均11万的收入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特殊岗位年薪15万起。
可是在这个城市里,生活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你觉得这真的能让人过上理想的生活吗?
在这个讲求效率与产出的时代,谁能保证你在这个岗位上几年后还能维持这样的收入?
而且在这个行业里,真正的提升空间究竟在哪里?如果只是为了这点钱,难道不觉得有点得不偿失?
「社会认可的扭曲」再来聊聊社会对辅警这个职业的看法。有人说,辅警是“真警察”的补充,但为什么我们要把职业划分得这么严?
难道在这个社会里,所有人的价值都要通过一个标签来定义吗?我听过一句话,“有些人做的是工作,而有些人做的是事业。”
那么,作为辅警,我们究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奋斗,还是只是在为一份工作打工?
「结语」总之,这次的辅警招聘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个机会。但我想问问大家,你真的准备好迎接这个挑战了吗?
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定义自己的职业和人生?
我相信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