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进寺庙大喊:“秃驴何在”,小和尚回答了四字,后成千古绝对

峯言峯语儿 2025-01-07 11:34:13
前言

即使是过去了千百年但是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依旧是很高的,说到苏轼大家第一想到的应该就是他一生的怀才不遇了,苏轼一生起起伏伏是历史上被贬黜最多的官员之一。

不过即使是这样也没有改变他豁达的性格,苏轼一生交友广泛,在他的这些好友中就有一人不得不说起,他就是高僧佛印。一次苏轼去找佛印的时候进门就是一声:“秃驴何在?”本是对好友的调侃,但让他没有想到小和尚的一句回答却让他哑口无言。

一、结识佛印

可以说苏轼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的,尤其是在他的仕途上,后世甚至有戏言称:苏轼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当然这也和他的性格有关。少年时期的苏轼也是有着雄心壮志的,但等到他真正的进入仕途的时候才发现官场也不是那样好混的,好官难做。

苏轼看不惯官场上的沉浮和黑暗,但宁折不弯的人在官场上注定是走不长的。当时政治上的大局势就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为首的新旧两党之争。这不在司马光再次拜相后两派的斗争再一次摆在了明面上。

对此苏轼是不想参与其中的,政治斗争虽说是不见血的,但却依旧很残酷。为了避免自己牵扯其中,苏轼自请外调,后去到了瓜州担任一个闲职。其实这也是苏轼所期盼的,虽说他有雄心壮志,但他的雄心壮志绝对不是在朝堂上和政敌争论不休。

这边苏轼才刚到瓜州就听说了当地金山寺中有一位名叫的“佛印”地方高僧,此人在当地很是出名,不仅是精通佛法,并且还博览群书很有文化。众所周知有才之人向来都是自傲的,在听到有这样一位高僧后,苏轼也就动了想要去会会他的心。

苏轼虽说在政治上仕途不顺,但他也自诩大才,他倒是要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高僧能得到当地人这么高的评价。别是空有其表,很快苏轼就去到了金山寺拜见了佛印,两人很快就开始了聊天,但无论苏轼说什么话题,佛印都只听却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看着一言不发,只是静静聆听的佛印,苏轼的心中越发地觉得此人是空有其表,要不然怎么可能说了这么多的话题,和尚都一言不发。并且根据百姓所说,此人是很有学识的,怎么会这些话题他都不感兴趣都不了解。

可能是苏轼脸上的情绪太明显了,佛印笑着询问苏轼道:“在先生的眼中,老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苏轼心中正对他欺世盗名不满呢,听到他这样一问,心中更是不屑。苏轼向来也不知道什么委婉。

“在一般人眼中,你应该是一个大有本事的高僧,但要是遇到有真才实学的人,你也不过就是一个骗子!”听到苏轼这样说,佛印非但没有被拆穿的恼羞成怒,甚至还笑了起来,对于佛印的这个举动苏轼也是很不解的。

于是苏轼就用佛印方才问自己的话再次询问了佛印一遍:“那在师父你的眼中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佛印的评价就比苏轼对他的评价好听多了,只见佛印笑着说道:“先生一看就是一位有大学问的人,老衲自是深觉自愧不如。”说着佛印还摇了摇头。

佛印的这句话也算是说到苏轼的心坎里,苏轼脸上的神色都变了,佛印告别后苏轼就回到了家中,回家后苏轼也不免和家人说起他今天和佛印的对话。对于佛印苏轼也是不屑一顾的,直言不过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和尚。

但苏小妹在听完苏轼的话后却摇了摇头说道:“你还不如佛印!”苏轼对此很是疑惑,只听苏小妹解释道:“你这样贬低佛印,他非但没有生气,并且还夸了你一番,这样看来你们两人究竟是谁更没有涵养啊!”

苏轼一听也自觉惭愧,第二天苏轼就再次去到了金山寺,和佛印道了歉,也正是这一渊源,让苏轼和佛印的关系近了起来,两人成为了无话不说的至交好友。

二、千古绝句

一天苏轼在闲赋之时,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好友佛印,他当即就来到了金山寺准备和佛印一起探讨探讨佛理,不过当他来到金山寺的时候才发现佛印并不在,只有一个小和尚在门口扫地,知道他是来找佛印的小和尚很快就给苏轼开了门让他进去。

虽说佛印不在,但是也不妨碍苏轼在金山寺中找乐子,他看着门口这个低头老老实实扫地的小和尚,心中就滋生了一种想要逗逗这个小和尚的想法。进入寺庙后,苏轼清了清嗓子大喊一声:“秃驴何在?”

秃驴是苏轼对好友佛印的戏称,并且根据两人的关系,即使是苏轼这样叫佛印,佛印也不会生气,只会呵呵一笑,当然佛印能够接受是因为他和苏轼是好友,但这话被小和尚听到就不是这样的。

佛印在寺中是有着很高地位的,这些小和尚们对他都是极其地推崇,这不在听到苏轼这样叫佛印,小和尚当即脸色就不好看了。在他看来这就是苏轼对佛印的亵渎之情,苏轼本以为这小和尚不过就是气愤地转身就走。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小和尚并没有转身就走,也没有将苏轼赶出去,而是不紧不慢地回了苏轼四个字。只见小和尚指着东边的山坡说道:“东坡吃草!”可谓是一语双关,既然苏轼叫佛印是“秃驴”现在苏轼也和佛印一样也是秃驴了。

即使是苏轼也被小和尚的这一句给弄得哑口无言,不过苏轼向来是很豁达的一个人,更何况也是他自己出言不逊在先,苏轼不仅没有生气,并且还哈哈大笑了起来。他也记下了这个小和尚,不久后苏轼再次见到佛印的时候就告知了他这件事。

佛印听完后也是哈哈大笑,并且和苏轼一样直言这个小和尚头脑很灵活,苏轼与小和尚之间的对话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将此当成是茶余饭后的话题,成为了千古绝句。

三、豁达

佛印和苏轼之间的关系很是亲近,是以这两人经常会通过对对子来调侃对方。当然两人也不会为此生气的。

从上文的“秃驴”一词中就能够看出来,有时候在和佛印的对话中,苏轼若是占了下风,就会笑骂佛印是个秃驴。当然苏轼和佛印也是你来我往,基本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一次苏轼在和佛印游湖的时候,见到了一只狗在啃骨头,苏轼瞬间就起了戏谑之心,他指着狗说道:“狗和和尚,都在啃骨头呢,真是‘狗啃和尚骨’。”

佛印当即就明白了苏轼这是在调侃自己呢,佛印也不惯着他,伸手将苏轼手中的扇子扔进了湖中说道:“水流东坡尸。”直接就将苏轼比作了死尸。对佛印的妙语连珠,苏轼也是赞叹不已,虽说是自诩大才,但在佛印面前苏轼也很少讨得好处。

当然这两人不仅是会一起斗嘴,一起调侃对方,他们更多的时间就是在一起品茶论道,又或者是文人墨客都喜欢的吟诗作对。在这段时间中从两人的口中也涌现出了不少的佳句,尤其是苏轼那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正是苏轼在黄州的时候所写的。

结语

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虽说他之后也再次入朝为官,但这些年的跌宕也让他早就看透了官场,变得淡泊名利,其实这也是符合他豁达的性格的。

0 阅读:13
峯言峯语儿

峯言峯语儿

天文地理,侃侃而谈;古今中外,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