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肯尼亚女孩给中国大使写信,自称郑和水手后裔,想来中国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4-11-19 05:12:28

20年前,一位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后裔”,找到中国大使馆,要求回家!

郑和?他可是一个宦官!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中国人,无一不是在嘲讽女孩:“想来中国,也得找个合适的理由吧!”

然而,谁能想到女孩不仅体内留有中国人的血液,当地还有很多跟她一样的“郑和后裔!”

那么,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来历,他们真的郑和流落在外的“孩子”吗?

求助信

2004 年,一封来自肯尼亚的信被送到了中国大使馆的办公室内。

根据了解,这封信的大致内容是:“我是郑和水手的后裔!”

要知道肯尼亚距离中国“十万八千里”,怎么说都不会是中国的领土啊,怎么可能会有中国人在那。更何况,郑和,他可是一位宦官啊!

按照常理,宦官并无生育能力,怎会有后裔?这个消息实在是太令人震惊,太违背人们的认知了。

然而,为了调查真相,大使馆还是派出了郭崇立前往调查。当他踏上肯尼亚的拉姆群岛时,发现这的居民大多容貌酷似中国人。再看他们的生活用品,基本上都跟以前的古代差不多。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矗立在岛上的墓地,每一个都是用石头垒砌成的圆形,并且墓碑上还刻着中文。

其中感觉最为出名的当属“王总兵”的墓碑,明显这个职务就是我们的水兵,并且墓碑上还有一些用中文写的生平。

后来,大使馆经过调查,发现郑和这七次下西洋的时候,其中就有一次航行途经了肯尼亚地区。并且当时船只还不小心触礁了,有20多名水手掉落水中,后来流浪到了肯尼亚的帕泰岛。

起初,这些水手们刚刚踏上岛屿时,日日守在海边,目不转睛地望着海平面,期盼着那熟悉的船队身影再次出现,带他们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希望渐渐被绝望吞噬。在漫长的等待无果后,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始新的生活。

为了生存,他们与当地人通婚,并且还把他们在中国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当地居民,久而久之,肯尼亚居民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他们也不再想着回家。

然而,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家园,却突然有一天遭到了葡萄牙的侵占,其中有一部分居民还被当做“牲口”一样绑走,剩余的人来不及悲伤,经过四处逃窜,最终跑到了拉姆群岛定居,重新开始他们的生活。

可是,仅仅凭借墓碑上的这些字样,以及外貌和物品的相似,就能确凿无疑地证明沙里夫就是中国人的后代吗?

瓷碗背后的血脉传奇

其实,除了墓碑上的文字之外,沙里夫家里还有一个青花瓷碗可以证明她们曾跟中国人接触过。

毕竟放在那个年代,能在一个普通家庭里找到中国古代的文物很不容易。

但很可惜,早在大使馆调查之前,沙里夫就遇到过一个导演组,他们打着“郑和下西洋 600 年纪录片” 的名义,跑来拍摄。

当时看着这些有着和自己相似外貌特征的人时,沙里夫还以为是遇到“家人”了,想着这些人一定和自己有着相同的血脉根源,所以她就把家里祖传的青花瓷碗拿了出来。

结果没想到却被一个日本学者给打碎了!

在满地的碎片中,只有底盘印着 “大明宣德” 字样的部分还算完整。

后来当大使馆的人员来到沙里夫家时,她再次拿出了这只破碎的瓷碗,只是语气里满是对瓷器破碎的遗憾。

然而,她怎么都没想到,看完青花瓷碗之后,专家竟然表示:“可以修好!”

随着调查的深入,人们才发现,原来沙里夫的祖上很有可能就是郑和出意外的几名水手中的一员。

这只青花瓷碗,便是他们对故土思念的寄托,更是几代人坚守的信念。但如今机会就摆着他们面前,可国家会让沙里夫回到中国吗?

留学

虽说更改国籍有些困难,但大使馆却可以推荐沙里夫到中国留学。

所以第二年沙里夫以留学生的身份,公费南京读书。

初到南京的沙里夫,根本就听不懂中文,但她从未有过放弃,无论是在教室里看那些天文数字,还是跑到街头上跟人实际聊天,都让她提高了不少语言水平。

并且她还考上了南京的中医专业!

对于沙里夫来说,中医完全就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从古老的经络学说,到神奇的针灸疗法,从各种中药材的特性,到方剂配伍的奥秘,她完全都是一张“白纸”,就跟着老师们的讲述一起填充。

甚至,她还跑到了郑和的遗址前,去看看几百年前,郑和带着有可能是她祖先的战士们,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上扬帆远航的壮观场景。

这些参观经历,让她对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她心中对祖先的敬意愈发深厚。

为了纪念郑和,沙里夫还专门取了一个中文名“郑华”!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会留在中国的时候,她却带着学来的知识,又回到了肯尼亚。

并且还运用中医所学的知识,为那些被病痛折磨的肯尼亚村民治病。

那些曾经被疾病困扰的村民,在她的治疗下逐渐恢复健康,她的名声也因此在肯尼亚的土地上不胫而走,“神医” 的称号在村民们之间口口相传。

当被问到为何放弃在中国的发展机会,选择回到肯尼亚时,沙里夫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深情。她表示,肯尼亚是自己的家,那里有她的亲人和朋友,有她成长的记忆和民族的情感。

虽然她在中国只是短暂停留,但这段经历已经赋予了她足够的力量和使命。

她深知,自己可以成为促进中肯合作的桥梁,通过传播中医知识和文化,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这才是她真正想要实现的价值。

结语

沙里夫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先的敬仰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看到了个体在文化传承和国际合作中的巨大能量,更看到了中非友谊如同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枝繁叶茂。

信息来源:1.新闻会客厅:《专访18岁肯尼亚女孩:我坚信我是郑和船员的后裔》-2005-7-13

2.中国侨网:《夏瑞馥:我是非洲“中国女孩” 祖先是郑和水手》-2006-8-22

3.央广网:《总台记者看世界丨远在非洲之角的这座肯尼亚古镇,为何被称作“中国瓷器的仓库”?》-2023-10-28

4.国际在线:《考古学者发现郑和下西洋时代可能有中国人留在东非新证据》-2017-8-2

5.中国新闻网:《肯尼亚“郑和水手后裔”南京上大学圆了中医梦》-2005-9-20

0 阅读:30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