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去寡妇家骟猪,后来猪饮食不好,强行留我在她家住了1个月①

浩瑞阅览趣事 2024-12-13 06:40:38

“你不许走!”她突然拉住我的胳膊,嘴上强硬眼中却带着几分哀求。

“你看那头刚劁完的小猪不怎么吃食?万一出了问题我找谁去?天也黑了,今天晚上就住下吧!”

自从我出徒以来,还从来没有碰到过劁完猪不让走的人家,可是看着她清澈而幽怨的眼神,我还是心软答应留下住一晚。

哪知道,这一住居然拖了一个月之久,然而却因此引发了后来曲折离奇的事情。

生活让一些人有走着走着就被骟掉了的感觉,是来源于生活还是来源于人的自身呢?

《史记》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作者司马迁正是受到了宫刑,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侮辱祖先,而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

历史上的宦官,太监也正是如此,其实就是阉割。

此术也是来源于家畜,说到底也就是个绝育手术,那么为什么要给家畜绝育呢?

《礼记》中“豕曰刚鬣,豚曰腯肥”,意思是未阉割的猪皮厚、毛粗,叫“豕”;而阉割后的猪则长得膘肥肉满,叫“豚”。

同时阉割过的家畜也会变得性格温和驯顺,比如羊如果不骟,就特别狂躁,极具攻击性,善于拿羊角抵人。

阉割又分“劁”和“骟”,劁和骟的区别在于,虽然它们都涉及对家畜的阉割,但在具体操作、目的、效果等方面却存在一些微妙的区别。

一般来说驴骡牛马羊大型家畜都说“骟”,而鸡猪猫狗则说“劁”。

拿猪拿来说,骟猪要比劁猪效果好点,猪的生长速度更快,更容易发胖,而且性格要更温顺,饲料转化率也高。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这便是对劁猪匠形象而贴切的描绘,而我就是朱元璋所说一名劁猪匠。

我叫李志勇,我1952年出生于太行山下的一个小山村,自幼家里贫穷。

1958年那年我6岁,三年自然灾害,庄稼地里颗粒无收,村里人啃树皮,连草根都挖完,我的父母不得已跟着村人外出逃荒上山西。

在逃荒的路上,父母双双被饿死,而我则被一位好心人张玉厚收留下来,张玉厚帮我找来两张破草席,用草席包裹着我父母的尸体草草掩埋了,我跟着他一起上了山西,并且认了张玉厚为干爹。

三年自然灾害度过后,我跟着干爹张玉厚又回到了河南老家,那时候还是大集体生产队。

干爹张玉厚祖上就是个劁猪匠,在古代这门吃饭手艺那就是走街串巷的,传到张玉厚这也已经几代人了。

后来生产队成立后,都是集体养猪,张玉厚便成了生产队里专门的兽医。

劁猪,就是阉割猪的睾丸或卵巢,一种去势手术。这种手艺比较霸道,公母通吃。过去,劁猪骟蛋被认为是下溅人做的营生。

我小时候天天跟着干爹张玉厚去看劁猪,那时候觉得好玩,便跟干爹说:“我长大了也当个劁猪匠”

干爹张玉厚说,这是专门给猪断子绝孙的活,造孽啊!将来不好娶媳妇,干爹一辈子也没娶上个老婆,就因为人家嫌弃他是个劁猪的。

干爹不让我学,我天天看,偷偷跟着学,基本上也学个差不多了。

8岁那年,为了检验一下我劁猪的手艺,我偷偷拿着干爹的工具,溜进猪圈里对着一只小公猪实施了绝育手术,结果因为技术不到位,把小猪给劁死了。

干爹为此主动替我背了黑锅,虽然干爹被扣了工分,可是干爹看也阻止不了我的决心,干脆亲自传授我劁猪技艺,也算是将来谋生的一门技术。

三年后,干爹张玉厚已经开始放手让我亲自劁猪了,在生产队里,我跟着干爹成了半个劁猪匠。

正如干爹张玉厚当初学艺时劝诫我说的,干劁猪匠这行不好娶媳妇。

在我二十多岁该娶媳妇的年龄,人家姑娘一听我是个劁猪的都纷纷摇头不嫁。

虽说张玉厚是干爹,可是他待我比亲儿子还亲,因为娶不上媳妇,他整日里也是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

每次看到别人家小伙子娶媳妇,他回来家看我单身一个人就自责地说道:

“都怪爹,当初就应该让你断了劁猪这个念想,如今娶不上个老婆。”

我那时候年少气盛安慰着他说道:

“爹,没事的,说不定那天我就娶上媳妇了,再让你抱上大孙子。”

说归说,干爹不断求媒婆帮我说媒,最终也没说成,后来随着年龄大了,娶媳妇这个念想也就断了,一心想着踏实干,给干爹养老送终也算尽了这份恩情了。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十年,1984年这是一个值得中国老百姓记住的一年,这一年,人们往往会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春潮涌动”。

1984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退出大集体,农村经济活了,各家各户开始搞养殖了,养鸡,养鸭,尤其是谁家不养头猪呢?

而随着农村家庭养殖的活跃,我这个劁猪匠又有了出路了。那时候干爹已经年老体弱了,再也干不动走街串巷的这手艺了。

干爹张玉厚老一辈人干劁猪的手艺人下乡串村时,原先挑担,后来到了我这个年代时,那就该骑二八大杠的凤凰牌自行车了。

车把上竖根铁丝,铁丝上栓个红缨穗,劁猪的工具很精致,有一个皮套。

这些工具都有自己的独特叫法。劁母猪的刀子叫苗子;劁公猪的工具像个心形叫小清子……也有叫荷叶刀的,还有一套针线。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独特的吆喝声,一般的吆喝声尾音都特别长,童年的记忆里一定对这些记忆深刻。

一么豆腐哦……

有鸡子儿的卖……

磨剪子来戗菜刀……

那么劁猪匠怎么吆喝呢?

劁猪嚎喽……

为什么要带个“嚎”字呢?这其中还是有说法的。

有句老话讲“猪草包,羊好汉”,啥意思啊?,劁猪时猪会剧烈的挣扎,发出刺耳的“嚎”叫,而骟羊时,羊面显得异常淡定,显得很是从容,只是“咩咩”叫两声。所以都觉得猪是怕疼是草包。

那么羊真的不怕疼吗?只不过羊比较胆小,而且天生有基因缺陷,羊受到惊吓会进入强直静止状态。

1984年下半年,干爹就劝我走街串巷干劁猪匠去,那时候劁一头猪也就一元钱,手艺好的也就几分钟的事,当然也有极个别人手艺不行的,也就是个“柳生匠”(北方方言指:没有经过师傅指点和系统学习,凭胆大揽活儿之人)。

那时候各家各户都养猪,干到年底,我因为手艺熟练,也有了稳定的收入。

1985年的春天,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黄土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春天也是万物复苏,春心荡漾的季节。

那天,我骑着二八大杠到了邻乡的桃花村去劁猪,一进村就开始张嘴吆喝起来:

“劁猪嚎喽……”

“劁猪嚎喽……”

正当我转到村东头时,对面正好也来一位劁猪匠,此人是一位年龄较大的人。

我们俩一碰面,一看是同行,但是不认识,只能相视一笑。

劁猪这个行当也有许多规矩,同行之间是不能竞争的,假如两个不认识的劁猪匠相遇到了同一个地方干活,其中一个一定会主动离开。因为同行不能互相抢生意。而他们互相确认身份的方法叫“盘道”。

“盘道”也就是暗语,碰到这样情况,我们俩就只好各自转身,去往别处。

正当我推着二八大杠准备转身时,旁边一户人家大门开了。

“劁猪的等等,我家有猪要劁”

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传来,她的声音宛如清泉流过山谷,纯净而动听,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或许是同行年龄大了,有点耳背,也或许是女人声音有点轻,那同行早已骑着车子远去了。

再一看这女人,约摸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只见她如花般绚烂,又似柳般温柔,眼眸深处,秋水流转,那里是一潭无尽的情愫,令人心动不已。

看着看着我竟然痴了,女人脸色绯红幽怨地说道:

“大哥,看啥呢?我脸上长花了?”

“咳。。咳。。咳。。”

我瞬间脸也红了,此女便是柳云芊。

未完待续——

0 阅读:6
浩瑞阅览趣事

浩瑞阅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