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气象专家发出警告:2070年地球气温升至59度,该如何应对?

科技社学 2025-01-02 15:33:05

文| 科技社

编辑 | 科技社

——【引言】——

每年到了8、9月份,我们似乎都在和热浪打一场看不到尽头的仗,然而,过去几年的高温却明显不一样了。

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让人望而生畏的数字,像印度逼近50℃的极端高温,美国内华达州48.3℃的破纪录天气,以及我国河北局部超过42℃的历史极值。

这些数字不是普通的气象数据,而是气候危机正在敲响的警钟,气象早在2020年就发出过警告,到2070年,地球某些地区的气温可能会攀升至59℃。

59℃到底是个什么概念,难道说留给人类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我们能做点什么去阻止它吗?

即将到来的全球“沸腾时代”

过去我们常听到“百年一遇的高温”,但在未来,这种说法可能会变成“20年一遇”甚至“每年都会遇”。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全球变暖在不断加剧的现实写照,根据气象数据,过去12个月,全球气温连续刷新同期最高纪录。

科学家指出,近年来的气温上升不仅显而易见,而且正在加速,拿印度来说,过去几年的高温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常客”。

45℃以上的日子越来越多,农作物减产,电网崩溃,中暑死亡人数攀升。

而在美国西南部,夏季温度持续突破历史纪录,甚至让著名的死亡谷名字更贴切了。

而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今年夏天多地的高温更是让人汗流浃背之余感到后背发凉。

天气不再是无害的谈资,而变成了一种生存挑战,高温的普遍化,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曾经人们可以安慰自己,这些极端天气只会在撒哈拉沙漠或其他干旱地区出现。

但如今,从南亚到中东,从非洲到南美洲,再到东南亚和澳大利亚。

高温已经跨越了地理和气候的界限,变成了一个全球性问题。

联合国早就警告过,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是“全球沸腾”的时代。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住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不必担心高温的问题。

但气候危机的普遍化意味着,没有哪个地方是完全安全的。

即使是目前相对温和的地区,未来也会因为不断上升的全球平均气温而受到严重影响。

高温不再只是热的问题,它背后还隐藏着资源短缺、社会动荡和生态崩溃等深层危机。

医学研究已经表明,极端高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显著上升。

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中,中暑甚至死亡的案例越来越多,如果59℃真的成为未来某些地区的现实,人体将完全无法承受这样的环境。

高温不仅伤害健康,还会让人无家可归,科学家估计,到2070年,全球可能有多达35亿人生活在“不适合居住”的高温地区。

这些人要么被迫迁移,要么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原地,人口大规模迁移可能会带来经济崩溃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想象一下,在气温40℃的环境下,我们的空调几乎整天开着,这对电网的负荷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而在一些基础设施老旧或电力供应不足的地区,这种需求将是毁灭性的。

以南亚为例,他们的电网系统早已不堪重负,频繁的停电让酷热难以忍受,甚至成为致命的因素。

不仅如此,高温还会引发水资源危机,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很多地方会陷入长期干旱。

供水短缺不仅影响农业,还直接威胁人们的日常生活,饮用水不足会导致疾病传播,进一步加剧公共卫生危机。

农业生产也深受其害,粮食减产让本就贫困的地区雪上加霜,甚至可能引发粮食战争。

冰川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融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地区的城市和乡村都面临被海水淹没的风险。

对许多岛屿国家来说,这甚至是生死存亡的问题,除此之外,珊瑚礁也在经历大规模的白化,永久冻土的融化更是释放出大量被封存的温室气体和古老病毒。

这些变化不仅会影响野生动植物,还会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活,可能引发新的公共卫生危机。

为何无法逆转全球变暖

近年来,气候变化的讨论中,“拉尼娜”这个词总会不时冒出来。

它似乎成了一种短暂的安慰剂——某些气象模式显示,拉尼娜现象能够为地球带来一定的冷却效应。

可问题是,这种“冷一下”的效应真的有用吗?答案可能会让人失望。

拉尼娜的确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比如让部分地区的气温短期下降。

然而,这种影响仅仅是“短期”的。

根据科学家们的观察,即使是在上一次“三重拉尼娜”现象(连续三年拉尼娜)的背景下,全球的气温仍然稳步上升。

这说明,拉尼娜只是为热浪按下了一个短暂的暂停键,但并没有真正改变全球变暖的大趋势。

更重要的是,即便拉尼娜带来些许冷却,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在拉尼娜主导的年份,全球气候极端事件同样频发,比如北半球的冬季会变得更寒冷,而南半球可能面临强降雨和洪涝灾害。

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波动性进一步证明,拉尼娜并非救星,甚至可能加剧局部的极端天气。

所谓的“双向性”,就是热的时候更热,冷的时候更冷,拉尼娜可能会带来局部降温,但它并不能阻止温度在其他地方狂飙。

同样,冷空气在某些地区堆积,也可能引发暴雪和寒潮。

这种“两极化”的发展趋势,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全球变暖不只是单一的“变热”问题。

它是一种复杂的气候失控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不可预测,也更加难以防范。

如果我们继续走在气候危机的这条路上,2070年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不得而知。

这是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问题,因为科学家已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可能的场景,而这幅画面并不美好。

未来几十年,全球气候临界点可能接连崩塌,格陵兰冰盖的消亡将导致海平面大幅上升,淹没沿海地区。

北大西洋大气环流的崩溃可能让欧洲陷入极寒,而其他地区则面临更严重的干旱。

这些临界点的失控是不可逆的,就像推倒了一排多米诺骨牌,接下来的每一张都会依次倒下。

但如何大规模推广仍然是一个挑战,此外,“人造太阳”这样的核聚变技术,虽然还在研发阶段,但也许是未来解决能源问题的一大希望。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如果每个人都能少开一天空调,或者用更环保的方式出行,那么积少成多的效应将是巨大的。

除了减少碳排放,我们还需要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避免它们继续退化。

森林、红树林、珊瑚礁,这些都是地球的“自然空调”和“碳汇”,它们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缓解全球变暖。

与此同时,城市基础设施也需要适应新的气候条件,例如,建设能够抵御洪水的城市排水系统,或是推广能抗高温的建筑材料。

这些措施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它们可以在气候灾难来临时,挽救无数生命。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单靠一个国家的努力是不够的,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落实《巴黎协定》的承诺,并制定更加严格的减排目标。

各国还需要分享技术、资金和经验,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危机,在个人层面,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贡献一份力量。

无论是减少一次不必要的汽车出行,还是支持环保政策,这些小小的努力都在累积改变的力量。

寻找“第二个地球”与珍惜“第一个地球”

这几年,甚至有很多科学家和科技公司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宇宙。

我们都希望有一天能找到一个“第二个地球”,但现实是,这项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从火星的地表到太阳系外的宜居带,每一个潜在的目标都面临技术、经济和时间的巨大挑战。

换句话说,在找到替代家园之前,地球仍然是我们唯一的生存之地。

在电影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人类带着希望的目光离开地球,向宇宙进发。

但现实是,科学家们的警告表明,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无论是59℃的未来,还是冰川消失的世界,最重要的仍然是我们如何在当下采取行动,珍惜我们唯一的家园。

只有行动才能改变未来,未来的气候挑战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不是不可改变的。

人类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后代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或许最坏的情况永远不会发生,但这一切取决于我们现在的努力。

参考资料:《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0 阅读:0
科技社学

科技社学

影如人生,人生如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