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在东莞一场盛大的春茗联谊会上,徐建华作为老领导发表了最后一次公开演讲。
那时没人想到,这位已经退休8年的东莞市委原书记,会在几个月后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11月底,广东省纪委监委宣布,徐建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
在此之前,已有多名与他关系密切的商人和亲属处于失联状态。
而在2024年,东莞官场更是掀起反腐高潮,包括71岁的老市长李毓全在内的10名厅级官员先后落马。
若要讲述徐建华的故事,得从1975年说起。
那年秋天,17岁的徐建华来到韶关翁源县铁龙林场插队。在这片红土地上,他与农民同吃同住,体察民情。
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他考入华南工学院,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生。
毕业后回到韶关工作,徐建华展现出过人的能力。他不仅气质儒雅,讲话有条理,还喜欢摄影,是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从1982年到1997年的15年间,他在韶关市计委工作期间,推动了韶关钢铁、水泥等传统工业转型,参与制定了韶关旅游发展规划。
他的仕途一路开挂:34岁出任正处级的韶关市计委主任,39岁升任韶关市副市长,43岁担任韶关市市长,48岁坐上韶关市委书记的位置。
家族经商与仕途发展在徐建华仕途顺遂的同时,关于他家族成员经商的传闻就已经开始在当地流传。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一个叫M的人物,有说是他的哥哥,也有说是族兄,但两人长得很像,外人一看就知道有亲属关系。
就在徐建华升任韶关市副市长的同一年,M向单位递交辞呈,开始创业。
据当地商界人士透露,M经商很有一套,有人调侃他"什么赚钱做什么,做什么什么就赚钱"。
当徐建华升任韶关市市长后,M的生意版图进一步扩大,投资了当地水电站,还成立园林公司承接工程。
一位知情人士说,徐氏家族"一人当官、一人经商"是当时的公开秘密。
徐建华也曾向相关领导抱怨过这事,说自己一大家子人在韶关住了几十年,不能因为他当官就让亲戚们背井离乡。
东莞扫黄风波2011年底,徐建华调任东莞市委书记。这本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岗位,因为在他之前,凡是主政东莞的"一把手"都能晋升副省。
但是好景不长,2014年2月9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曝光东莞多家娱乐场所涉黄,这个新闻犹如平地惊雷。
面对舆论质疑,徐建华坦言:"不知情是不可能的,但不知道问题这么严重。这确实反映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
第二天,他就担任市扫黄专项行动工作小组组长,调动6000余名警力,对全市1948间娱乐场所进行清查。
但是,这次风波还是影响了他的仕途。有媒体人认为,此次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徐建华晋升。
加上他当时已经56岁,不具备年龄优势,之后的工作激情明显减弱,反而将更多精力用在与商人的交往中。
2016年4月,徐建华卸任东莞市委书记,成为东莞升格为地级市后,首个未能晋升副省的"一把手"。但他并未选择归隐,反而在退休后依然活跃在东莞政商圈。
退休后的徐建华经常召集饭局,让商界朋友与在职的老部下坐到一起"联络感情"。
他的家族成员也继续在东莞从事经营活动,多名商人与徐建华亲属保持着密切的商业合作关系。
2024年以来,东莞反腐掀起高潮,多名厅级官员落马,包括71岁的老市长李毓全。
到了11月底,靴子终于落地,徐建华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结语不得不说,在经济发达地区,权力与资本的互动总是充满诱惑。
一些官员打着"升官发财两不误"的如意算盘,最终却落得身败名裂。
这让笔者想起一句古话:福自磨炼中来,祸从冒险处至"。
对于手握权力的人来说,守住本分,管住家人,恪守底线,才是最稳妥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