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之战:以五千步卒硬撼金国十万大军,成就悍将刘锜的不世威名

逗逗娱 2025-04-02 15:21:44
前言

南宋1139年的那个一月,也就是绍兴九年的时候,南宋的京城临安,

宋高宗赵构正要上床睡觉,猛然间收到一个让人心里发毛的消息:北方的劲敌金国,他们内部闹起了大变天。那个超爱打仗的完颜宗弼,也就是兀术,把主张和谈的那个完颜昌给挤兑下去了,自己一把抓起了女真人的军政大权。

赵构对金国那边的内斗和高层的乱七八糟事儿一点也不上心,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前阵子费了好大劲才签下的“绍兴和议”,不知道完颜宗弼那家伙会不会好好遵守。

这位皇帝命途多舛,在还很年轻的时候,短短十几年里,就碰到了国家被毁、家人失去、被金兵追杀、到处逃命、手下将军反叛,还有唯一的孩子早早离世这些大难。

现在人到中年,我就住在江南的一个小地方,赵构这家伙,三十岁了,早就没了那些宏大的理想。什么国家的祭祀大事、民族的仇恨,对他来说,都不如安安稳稳过日子来得实在。

赵构为了能让宋朝勉强维持下去,硬着头皮扛下了朝廷内外的重重骂声。他硬是把岳飞、韩世忠这些将领一次次要求打仗的声音给压了下去。他变得特别低调,连当皇帝的那份骄傲都不要了,直接跟仇家金国低头,给他们当臣子,还送东西给他们。就这样,在1138年十月,他才换来了宋金之间那短暂的安宁。

可世事总是不如人意,咱们心里七上八下地盼着,但坏消息还是来了。绍兴十年的五月,完颜宗弼不顾之前的和约,硬着头皮带着十万大军,分成了三路就往南边冲,又要跟宋朝开打。

还没怎么过上安稳日子,北边又打起来了。金人那边不讲信用,突然翻脸,赵构也只能叹口气说:“那些蛮夷之人,根本不懂什么是信义,出尔反尔也不足为奇。”算是发发牢骚,自己劝劝自己。

就在宋高宗那一声声叹气,还有金兵往南猛冲的尘土飞扬里,一支毫无准备的宋军,慢悠悠地朝着北边的汴梁走去……

【意外的相遇】

靖康之变后,中原这块地儿被金国搞了个“伪齐”政权占着,就像是他们手里的提线木偶。到了1137年,金国人觉得这个政权没啥用了,就给废除了。然后,按照绍兴和议的规矩,这地方又得归还给南宋。

到了1139年以后,宋朝政府开始着手让官员们去那个地方办理交接手续。不过,为了不让金国起疑心,高宗没有一下子派好多军队过去一起守卫。

赵构心里头总想着和平能轻易到来,却没料到战争会突然打响,也没啥准备。结果完颜宗弼大军往南一冲,中原那边儿压根儿没防备,乱成了一锅粥。好多宋朝的官员一看这架势,干脆就直接投降金人了。

另外,完颜宗弼选择攻打的时间真的挺让人吃惊。按说,那些游牧民族一般都是在夏天水草茂盛的时候,把牛羊马匹养得壮壮的,然后才会在秋天快结束或者冬天最冷的时候,往南打过来。

五月份出兵,对习惯了北方寒冷天气的女真人来说,意味着得硬着头皮去扛中原那炎热的夏日。不过,完颜宗弼这招出其不意,倒是把南宋的整个作战计划给搅乱了。为了准备这场大战,宋朝廷是急急忙忙、临时抱佛脚,上下一片慌乱。

大家好像都忽略了,有一支两万人的大军,已经悄悄过了长江,溜进了敌人的地盘。

新上任的东京副留守刘锜,带着他的八字军还有好多家属,按原定的计划,五月初从临安动身了。他们走的是水路,一路逆流而上,目标就是开封,去那儿上任。

在金兵战马如潮水般往南冲,已经拿下汴梁的时候,那支还蒙在鼓里的队伍,正按老规矩往淮河流域开拔,五月十八号那天,他们到了离开封东南大概六百多地里远的小城顺昌,就是现在的安徽阜阳。

刘锜刚到城里,还没来得及体验大家为他准备的热烈欢迎,顺昌的知府陈规就急匆匆地告诉他一个糟糕的事儿:金兵已经打下了东京汴梁,现在那些女真族的骑兵正疯狂往南冲,目标直指顺昌。

说起刘锜带着军队进城这事儿,《宋史》里还写了个挺神奇的故事。他们大军还没到顺昌,就在野外扎营做饭时,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把主帅的大帐都给吹跑了。刘锜一看这阵势,心里就琢磨,这肯定不是啥好事,估计要打仗了。所以,他赶紧带着部队往北赶,到了顺昌城,没想到真的就接到了金国人背信弃义、往南打的消息。

这种好像上天给的直觉,还有对战争那种好像能提前知道的敏锐感觉,从一开始就让顺昌之战充满了传奇意味,后来这场战役也果然名垂青史。

一回到顺昌城里,刘锜还没站稳脚跟,就得琢磨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到底是打还是撤,对他来说,这可真是个难做的选择。

【艰难的抉择】

直接跑路确实最轻松,军营里的头头们也劝刘锜,赶紧带上精兵断后,保护家人老婆孩子坐船顺流回到江南去。

再说,要是弃城逃跑,那不就等于给金人敞开南下的大门嘛。后面两淮战场也一点防备都没有,肯定会遭到敌人猛烈攻击,结果想想都可怕。

但死守这座城也是难题一堆,顺昌可不是开封、洛阳那种大城市,它的城墙又矮又弱,再加上之前被战火糟蹋过,早就破得不成样子了。

重点在于刘锜手头仅有两万兵马,而金兵却有十万之众,双方力量差距巨大。要是稍微出个差错,很可能他的军队就会被打得片甲不留。

乱世如潮,才能看出真英雄,刘锜在难关面前,下了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关键的一招:坚守顺昌!

决心一下,头等大事就是让全军上下想法一致。刘锜直接放话:“我主意已定,谁说撤退就砍头!”说完,他就把船都砸了,意思是退路没了,只能拼死一战。接着,他把家人都安顿在城里的寺庙,跟守卫的士兵说:“要是城守不住,你们就把我家烧了,别让敌人侮辱咱们。”

主帅的这一招豁出去了,真的给士兵们打气不少。顺昌城里,男人们都忙着准备打仗,女人们也磨起了刀剑,大家都抢着喊:“今天咱们得为国家干掉敌人,立下大功!”

刘锜自个儿上了城墙,安排守城的士兵,还派了好多侦察兵出去,时刻盯着金兵的动静。

顺昌的知府陈规带来了一条让人稍感安慰的消息:城里还囤着好几万斛的粮食。这对守城的宋军来说,就算是被敌军围住了,粮食供应也足够他们撑上好几个月,后勤方面暂时不用发愁。

就在大家全力准备打仗的时候,5月25号这天,刘锜收到了侦察兵的消息,说金国的先头部队已经快到顺昌西北大约三十公里的白沙涡那地儿了。

领导这支军队的指挥官,金国的大将韩常,他跟刘锜还有点儿交情。记得那是建炎四年,也就是1130年,宋金两军的主力在陕西的富平打了个大仗。那场战斗,南宋最厉害的五路西边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之后就再也没缓过来。

在富平之战那场惨败里,南宋军队要是真有啥值得一提的,那就是刘锜带着的泾原军,在跟敌人干架时,狠狠收拾了完颜宗弼的左路部队。

打仗那会儿,韩常不小心被飞箭射中了一只眼睛,但他勇猛得很,中箭以后,二话不说抓把沙子往伤口里一按止血。就算身受重伤,他也拼死保护着主将完颜宗弼,愣是从敌人的包围圈里闯了出来。

十年光阴一晃而过,没想到这俩老对手竟然又在顺昌的战场上碰面了。

【密林设伏、深夜袭营】

当天中午时分,韩常下令千户阿赫带着三千名骑兵作为先锋部队,慢慢靠近顺昌城的郊外。而刘锜,他老早就从情报里知道了敌人的行动,所以就赶紧让大将曹成带着他手下一千名最厉害的八字军步兵,提前出了城,躲到了金军一定会经过的一片密林里,准备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从南边一路打过来,金国军队那是战无不胜,几乎没碰上啥正经抵抗,这让女真人骄傲得不行,压根儿没想过会被偷袭。他们也没侦察、没防备,就这么大大咧咧地走进了密林里。

猛然间,丛林里头传来一声尖锐又吓人的口哨,吓得鸟儿们四处乱飞。与此同时,地上猛地冒出好多绊马绳,尘土和杂草也跟着飞扬起来。金军骑兵被绊得东倒西歪,整个队伍立马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草丛、灌木,还有高高的树枝上,宋军早就藏好了,跟天降神兵似的。他们拿起弓箭、投枪、飞镖,对着乱糟糟的金人就一顿猛攻。

曹成拿着一把长把的大刀,亲自带着一群勇猛无比的敢死队员,直冲进了敌人的队伍里。

事情来得太快,金人压根没准备,有的骑兵连盔甲都没来得及穿,刀枪弓箭还都挂在马背上。这么一搞,只有少数人能慌忙中拔出刀来应战,剩下的大部分女真人,早就吓得四处乱跑了。

战斗没多久,就从两边对打变成了宋军单方面收拾金军。这次偷袭来得出其不意,结束得也特别快,那三千金军骑兵一眨眼的功夫就全没了,连千户阿赫都被打败抓住了。

审问阿赫后,刘锜了解到,韩常的先锋部队还留在白沙涡,人数大概六千多人。他们的前哨被全歼了,所以战败的消息还没传回他们的大本营。刘锜一看机会来了,马上下令,让曹成带着一千骑兵,火速往北冲,去偷袭敌人的营地。

曹成他们一行人快马加鞭,一口气跑了三十里路,终于在那天晚上深更半夜的时候赶到了白沙涡。金兵连着赶路好几天,累得不行,这时候早就呼呼大睡了。再加上他们的头儿韩常自视甚高,小看了宋军,压根儿没想到咱们会摸黑来偷袭,所以防守上有点松懈,连营地外面连个巡逻的骑兵和放哨的探子都没安排。

黑夜中,宋军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接近金军营地,接着突然从好几个地方一块儿冲了出来,开始在营地里到处放火。

金兵压根儿没防备,迷迷糊糊地从帐篷里跑出来,一看四周,火光冲天。等着他们的,不光是亮晃晃的兵器,还有宋军那些要命的身影,一个接一个冲上前来。

火光冲天,烟雾弥漫,战马大声叫着,到处都是哭喊声。韩常被喧闹声吵醒,一看营地乱糟糟的,士兵们到处乱跑。他不清楚宋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就算他平时再勇猛,这时候也吓得顾不上穿好衣服,立马跳上马背,拼命逃跑。这样一来,金国的先锋部队全都乱了套,曹成带着人杀了两千多个敌人后,高高兴兴地回了顺昌。

【顺昌城里的“空城计”】

韩常的先锋部队吃了败仗,他带着一群残兵败将逃回了陈州。那时候,金朝的前军统帅完颜雍正坐镇在那儿。他一听到消息,立马就把龙虎大王突合速叫来,又集合了韩常的部队,凑足了三万人马。他们渡过颍水后,直接杀到了顺昌城的门口。

当敌军逼近的时候,刘锜又一次展现了他作为指挥官的超强心理素质和出色的随机应变。他毫不犹豫地命令放下吊桥,同时让士兵把城门都敞开。

之前两场交锋,宋军行动诡秘,刘锜也是计谋连连,把金兵吓得不行。再加上他们的主帅完颜雍性格特别多疑,根本不敢轻易往前冲。这样一来,三万大军站在那儿,眼瞅着城门大开,顺昌城里静悄悄的,一时间全懵了,不知道该咋办才好。

没办法,只能硬让汉人壮丁当先锋,进城去看看情况。一连派了三队人进去,可都像消失了一样,没任何消息。再看那顺昌城黑洞洞的门,感觉越来越不对劲。完颜雍心里直打鼓,不敢再冒险,赶紧让大家远远地射箭攻击。

三万把弓箭,几十万的箭矢,一下子就像下雨一样布满了顺昌城头上空,这都是金兵干的。虽然看起来势头很猛,但实际上一点威力都没有。过了一个小时,远程射箭停了,城里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完颜昌没办法,只好带着大军,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往城墙那边靠近。

突然间,顺昌城里头传来一声响亮的炮声,根本没一点预兆。随后,一面大大的“刘”字帅旗就被高高地扯了起来。躲了好久的宋军一下全冒了出来,站在城墙上。紧接着,近百台重型床弩、单兵神臂弓,还有好多弓箭手,一起放箭,箭矢密得像网一样,铺天盖地朝金军飞去。那攻势,就像山洪暴发一样凶猛,直接朝着金军冲了过去。

箭矢嗖嗖飞过,女真人毫无防备,惨叫声连连,成片栽倒。刘锜马上又招呼手下放火箭,密密麻麻的箭像火流星一样从天上猛砸下来。风一吹,火势更旺,把城下的干草枯树都点着了,顺昌城下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金军被火烧,被箭射,人马乱撞,没一会儿就乱了套,彻底垮了。

但金人的苦难还长着。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刘锜毫不犹豫地带着八百骑兵从城里冲了出去。同时,之前藏在城外的好几千步兵也一起冲了出来,朝着乱成一团的敌人发起了最后的猛攻。

宋兵养足精神,斗志昂扬,刀光剑影之间,金兵阵营立马乱了套,伤亡大片。

完颜雍心里头早就没了斗志,一看形势不妙,只好咬牙下了撤退的命令。金兵们丢下快四千人的尸体在战场上,慌慌张张地逃到了顺昌城外头,离城二十里的颍水边,东李村那里躲了起来。

没想到晚上刘锜又用了老办法,带着五百名精兵偷偷攻打金军营地。那晚正好打雷下雨,雨下得特别大,风雨给宋兵打了掩护,他们就像天上掉下来的军队一样,冲进金军营地,又杀了三千多人。完颜雍吓得不行,赶紧带着兵往北跑了十五里,才敢停下来重新整理队伍。

【决战顺昌城下】

顺昌之战刚开始那会儿,南宋军队就打了一场大胜仗,把完颜雍吓得逃回了开封。完颜宗弼一听到这事儿,立马火冒三丈,气得不行。

好几万人马,跑到顺昌这个小地方,不光打了败仗还折了不少兵马,更别提连城墙的边都没挨着。完颜雍因此被叔父狠狠骂了一顿,火冒三丈。从完颜雍开始,一直到韩常那些将领,每个人都挨了鞭子。

后来,满心想要报仇的完颜宗弼亲自带着十万精兵,没日没夜地往南赶路,为了快点到达,连那些大型攻城工具都没带。就这样,他们在六月七日又一次来到了顺昌城下,大战眼看就要开始了。

跟那些打了败仗就怕得不行的手下不同,完颜宗弼带着十万大军,压根没把顺昌城放在眼里。他给刘锜下的战书里,傲气冲天地说:“刘锜,你哪儿来的胆子跟我打?我一用力,就能踏破你的城,简直就像用靴尖轻轻一踢就倒了一样。”

刘锜这家伙可狡猾着,他不仅“好心”地催着金国主帅赶紧来攻城,还直接回信挑明说:金人水上功夫不行,肯定不敢过河,所以我们打算先在颍河上搭五座浮桥,做好准备。

完颜宗弼这人,一辈子骄傲得不行,哪受过这样的气,他咬牙切齿地说,明天一定要从颍水过河,直接攻打顺昌。等攻进城去,非得把刘锜一家老小都给杀了不可!

第二天早上,战鼓咚咚响个不停,完颜宗弼亲自带着大军往战场赶。走到河边,一看,嘿,那儿真有五座浮桥摆着。六月的天热得要命,过了河就是顺昌地界了。完颜宗弼立马让大军就在河边安营扎寨,先让人马喝水、吃草,养足精神,然后一股脑儿攻下顺昌!

金兵整顿好队伍,刚打算出发,没想到顺昌城里的刘锜,突然带着几千兵马从西面和南面两个城门冲了出来。

完颜宗弼心里正偷着乐,想着刘锜这回可是自己送上门来了。可他一扭头,却看到自己这边士兵倒了一片,疼得直哼哼,战马也没精打采的。转眼间,宋军就拿着长枪大斧冲了过来,一顿猛打,金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死了上万人,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拔营逃跑,往北去了。

完颜宗弼这时候总算是搞懂了,昨天那封战书其实是个“激将计”,就是想让他从浮桥那边过河。而那个“狡猾”的刘锜,不光搭好了浮桥,竟然还早早地就在河的上游还有周围的水草里放了毒!

一开始跟刘锜交手,完颜宗弼就吃了大亏,这让他非常生气。于是,他再次发起攻击,这次更不含糊,直接派出了金国最厉害的重装骑兵部队——“铁浮屠”上战场,这些骑兵和人马都披着厚厚的铠甲。

没想到刘锜这时候并不急着跟金兵开战,反而缩在城里不出来,金兵一靠近,他就用床弩射击,金兵一撤退,他又派小队的骑兵出城捣乱。就这样来来回回,把金兵折腾得够呛。

六月份那会儿,天气热得要命,挂甲三重的“铁浮屠”战士们,从一大早就开始硬扛,一直撑到中午头。他们身上穿着近百斤重的铁甲,那玩意儿沉得要命,再加上大太阳晒着,骑兵们简直就像被关在火炉里一样,热得受不了,苦不堪言。

长年在寒冷边疆生活的女真人,实在受不了南方那种又湿又热的夏天。天气和时间一点点磨掉了他们的斗志。金军看起来累得不行,就在这时,顺昌城里突然传出几声大炮响。刘锜大喊:“是时候打败敌人了!”等了好久的五千步兵,拿着长矛和大盾牌,在弓箭手的保护下,冲出城去跟敌人拼命。

不过完颜宗弼到底是个军事大佬,看到宋军突然出击,他一点不慌。他觉得就凭那五千步兵,怎么可能撼动得了自己的十万铁骑。金军的战鼓一敲起来,三千铁浮屠就像洪水一样往前冲,后面还跟着数不清的金国轻骑兵。

但骑兵要想提速可不是一下子的事,就在金兵猛往前冲的时候,刘锜的步兵冷不丁从背后掏出一堆竹筒,里头竟然塞满了用盐水煮得香喷喷的豆子。

两军眼看就要碰上头,南宋的战士们赶紧把豆子、竹筒啥的都往路上撒了个遍。

金兵的战马一上午都没吃东西,饿急了眼,一看见食物就猛地低头去吃。结果马蹄不小心踩到了竹筒,整个队伍一下子就乱了套,马儿们你踩我踏,乱成了一锅粥。

关键时刻,宋军步兵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猛地插进了敌人的队伍。他们先拿长枪去刺铁浮屠防御最差的马肚子,再用长柄大刀砍向马腿。接着,士兵们挥起巨斧,朝着金人骑兵的脑袋和胸口就砍。

金兵在又渴又热的情况下,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铁浮屠的阵型变得七零八落。宋军这边,刀斧挥舞得越来越猛,士气高涨;而金兵那边,人马乱成一团,地上血流满地。

历史书上写着,那次顺昌城下的战斗,金兵们丢下的尸体和马匹到处都是,血和肉混在一起,堆得满地都是。他们的车子、旗帜、武器和盔甲,也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从早上打到晚上,金兵死了一万三千多人,但顺昌城还是稳稳当当的。完颜宗弼没办法,只好慌慌张张地往北逃跑。顺昌这一仗,南宋算是彻底赢了!

1 阅读:236
逗逗娱

逗逗娱

逗逗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