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夕,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的陈家祠堂迎来了历史性时刻。
9月27日晚上,“古祠留芳——陈家祠光影秀”启动,标志着陈家祠正式进入了全新的光影时代。光影下,这座百年古建筑在夜间也“活”了起来。
生动呈现陈家祠的艺术精华
从陈家祠建筑屋檐上飞来两道光影,光影不断追逐、游动,最终在建筑正面中心碰撞出一个巨大的漩涡。两位威武的门神从漩涡中出现,身后的旋涡中透射出道道光芒,流光勾勒的祠堂大门徐徐开启……
当晚举行的陈家祠光影秀启动仪式上,精心设计的光影将陈家祠堂装点得如梦如幻,精美石雕、砖雕、陶塑、灰塑等装饰在光影的映照下更加生动立体,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整个光影秀持续15分钟,分为“开场”“上篇:瑞兽呈祥”“中篇:流光溢彩”“下篇:祠趣盎然”,展现陈家祠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正立面所体现的岭南建筑艺术的特色和内涵,建筑装饰工艺等元素。
其中,在“下篇:祠趣盎然”中,一幅幅精彩绝伦、工艺精湛的灰塑作品逐次显现。陈家祠正面变化为一座五彩流转的古戏楼,出现一文一武两位状元。画面中漫天桃花飞舞,正是刘、关、张“桃园结义”的三国故事。画面转换,城墙之下,战马奔腾,关羽飞马回刀斩敌将,上演“古城会”……
据介绍,陈家祠光影秀项目分为“日常节能模式”和“节日模式”。其中,“日常节能模式”以朴素的投光描绘文物建筑物的形态和细节;“节日模式”则利用光影、虚实结合展示建筑装饰的文化艺术形象,通过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打造不同效果。此外,该项目还复原了陈家祠历史上原有的前院水塘。
为建筑瑰宝注入新的生命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是广州的文化名片,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陈家祠堂落成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距今已有130年历史。它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华丽的祠堂式建筑,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集岭南传统建筑装饰之大成,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门神彩绘、铜铁铸是这座建筑的艺术精髓,建筑装饰中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吉祥图案、诗词楹联等,诉说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与悠久历史。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陈家祠光影秀以光影技术为载体,通过数字化手段,将陈家祠的精美装饰、深厚历史和独特文化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呈现出来。
光影秀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瑰宝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将为陈家祠带来新的吸引力,让市民和游客在夜晚也能欣赏到陈家祠堂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文|记者黄宙辉通讯员袁文婷
图|记者贺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