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谦逊之心,守平和之态

说情道感是左行 2025-02-19 10:30:40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这是诸葛亮在《将诫》中留下的千古训诫,寥寥数语,却蕴含着为人处世的深刻智慧。

才华,是上天的馈赠,是努力的结晶,更是前行的助力。然而,恃才傲物之人却将才华当作炫耀的资本,用以凌驾他人之上。古往今来,此类例子数不胜数。三国时期的杨修,聪慧过人,能解曹操的“一盒酥”之趣、“梦中杀人”之伪,却恃才放旷,屡次在众人面前点破曹操心思,丝毫不顾主公颜面。从揣测曹操修改园门设计,到解读“鸡肋”口令擅自收拾行装,他的种种行为终惹来曹操的杀身之祸。杨修本有出众之才,若能谦逊内敛,凭借其智慧定能在乱世中大展宏图,可惜他被才华蒙蔽双眼,以才骄人,落得个悲惨结局。与之相反,苏轼一生才华横溢,诗词、书画、散文无一不精,却始终保持谦逊。他虚心向学,与友人互相切磋,在文学创作上不断精进,留下诸多传世佳作,深受后人敬仰。真正有才华的人,懂得才华是用来充实自己、造福社会的,而非彰显个人优越感的工具。

当荣耀与宠爱降临,人往往容易迷失自我,滋生出傲慢与威风。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初期,任用贤能,虚心纳谏,开创了“开元盛世”,将大唐推向巅峰,彼时的他备受尊崇与爱戴。可后期,他沉醉于杨贵妃的温柔乡,在众人的阿谀奉承中,逐渐忘却了曾经的勤勉与谨慎,滥用皇权,宠信杨国忠、安禄山等奸佞之臣,致使朝政腐败,最终引发“安史之乱”,大唐盛世急转直下,他自己也陷入无尽的悔恨与凄凉之中。反观“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虽手握重权,备受朝廷倚重,却始终克己奉公,不滥用权力。他深知权力是责任,而非作威作福的资本,在高位上兢兢业业,为国家和百姓尽心尽力。

保持谦逊,能让我们在成功时不沾沾自喜,不断进步;坚守平和,能让我们在顺境中不忘初心,踏实前行。

人生之路,道阻且长,唯有秉持谦逊与平和,才能在风云变幻中,行稳致远。

0 阅读:6
说情道感是左行

说情道感是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