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又现“搓衣板式”减速带?网友称“可震碎结石”,官方回应

橙水巷闻 2025-04-16 14:07:37

深圳龙岗区大运AI小镇的绿道最近成了网红打卡地,不过火的不是风景,而是密密麻麻的减速带。短短263米的山路上,防滑条铺得比老式搓衣板还密,网友戏称"骑一趟能治肾结石"。政府本意是防雨天路滑,可这波操作却让市民直呼"防滑防成了防骑车"。都说"要想富,先修路",可当便民绿道变成"震骨神器",这路修的到底是方便还是添堵?

这事儿得从半山腰那条3.37公里的支线绿道说起。原本设计给徒步爱好者的山路,因27%的超标坡度暗藏危机——比深圳规定的自行车道坡度足足高出十倍。施工队一拍脑袋,咔咔给263米陡坡钉上97条防滑条,远看活像给山路套了件条纹毛衣。结果徒步的没见几个,倒是引来一群不信邪的骑友,结果车轱辘震得比手机振动模式还欢实。有小伙录视频吐槽:"骑完这路,手机计步器狂跳两千步,不知道的以为我扛车跑马拉松呢!"

街道办赶紧出来灭火,承认防滑条装得太"热情",连夜在入口拉警戒线、树警示牌,保安举着喇叭循环播放"此处禁止骑车,震出毛病自负"。可网友不买账:"早干嘛去了?设计图纸是闭着眼画的?"更有人扒出数据——15度的坡度连山羊都得打滑,设计师怕不是把徒步道当攀岩墙整了。

这场"防滑条闹剧",像极了现代城市管理的缩影:本要治坡陡,反成造路障;本想保安全,倒闹出笑话。当27%的坡度撞上97条防滑带,暴露的不是技术失误,而是某些部门"头痛医脚"的懒政思维。下次规划民生工程时,不如先把设计图晒给大妈们瞧瞧——毕竟她们买菜走过的路,比会议室里画过的线更懂什么叫"人间烟火"。

0 阅读:8
橙水巷闻

橙水巷闻

「橙水」谐音“诚心”,寓意以澄澈之心关注民生百态